APP下载

高师民族室内乐教学的意义与实践

2016-07-12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音乐学院51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7期
关键词:室内乐器乐声部

张 磊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510000)

高师民族室内乐教学的意义与实践

张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音乐学院510000)

我国自古就有形式丰富的民间小型器乐合奏形式。建国以来,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在继承传统器乐组合的基础上,通过借鉴西方作曲技法、融入当代人的审美,探索我国民族器乐重奏形式,并逐渐形成了一股“民族室内乐”热潮。但这股热潮更多集中于专业院团、音乐院校中,而笔者认为民族室内乐教学对于高师专业音乐教育而言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中,笔者通过“演奏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培养”“未来职业发展帮助”三个方面阐述民族室内乐教学对高师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并探讨在实践中的一些思考,望能起抛砖引玉之用。

民族室内乐;器乐重奏;中国高师;音乐教育

“中国民族室内乐”这个概念,是一个相对较年轻的概念,是我国在经历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后逐渐形成的。“室内乐”是个外来词,其源于西方古典音乐中极为常见的一种音乐体裁。《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室内乐通常指少数演奏者演出的重奏曲。1一般来说,室内乐有着人数较少(相对于交响乐)、重奏形式、乐器配置较为灵活等特点。不过,虽然名称是舶来品,但我国类似小型民族器乐合奏,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作为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我国自古就拥有非常丰富的民族乐器,这些民族乐器不仅形制特别,音色更是个性鲜明。不仅如此,各地器乐合奏的编制也各不相同,极富特色。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都有着独特的发展历史。特别是一直延续至今的民间小型器乐合奏形式,更是因其深受百姓喜爱而广为流传。从近现代开始,随着中西方文化的碰撞、逐渐交融,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刘天华先生勇敢地开创了“中西结合”的道路,把二胡、琵琶推上现代音乐舞台,到彭修文先生仿照欧洲交响乐队创建大型民族管弦乐队和各种独奏乐器的迅速发展,都为中国民乐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对于新型民族室内乐的最初尝试,始于50年代胡登跳先生创办的上海音乐学院丝弦五重奏团,而真正引起社会上对这一品种的广泛重视是80年代中央音乐学院推出的一大批现代作品和为演奏这些作品而临时组建的室内乐组合。2而后,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在继承传统器乐组合的基础上,通过借鉴西方作曲技法、融入当代人的审美,探索我国民族器乐重奏形式,并逐渐形成了一股“民族室内乐”热潮。不过,这股热潮目前更多集中于各大专业表演艺术院团、音乐院校,而师范类院校在这方面的尝试并不多见。笔者认为,民族室内乐教学对于师范院校而言,在培养学生演奏能力、音乐鉴赏力、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而且,由于民族室内乐团规模较小、乐器配置相对灵活,可以根据各院校学生具体情况而进行建设,有较高的实用性。因此,笔者对此进行了实践探索,并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提出一些思考,以在该领域起抛砖引玉之用。

一、高师民族室内乐教学的意义

1.演奏能力的提升

师范院校因其专业特点及招生标准,民族器乐演奏的学生相对于钢琴、声乐学生人数较少,且整体演奏水平相较于音乐院校学生较低,甚至其中部分学生入校前所受演奏训练并不专业,音准、节奏控制能力较弱。同时,大部分学生在音乐演奏学习的道路上,基本是“埋头苦练”,眼界很窄,极少关注到其他乐器与其他风格的音乐作品。而民族室内乐训练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重奏训练,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音乐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训练演奏基本功与演奏技巧,从而在整体上有效提升学生演奏水平。

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每一个声部都是相对独立而又与其他声部有着密切联系,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对自己演奏声部有着很强的控制力。在独奏中,音准、节奏偶尔的偏差,对于在演奏中的学生来说有时并不明显,但是在重奏中,这些偏差就会影响整体音响效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非常专注,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不断的练习尽量达到“精准”,这种练习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和演奏能力。

同时,民族室内乐涉及不同乐器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在训练中,学生为了更好地与他人配合,必须主动去了解各个乐器的音色、演奏技法等,理解不同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独特的音乐风格,从而开阔了眼界,并逐渐提高音乐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而眼界的开阔、音乐理解能力的提升,也能进一步促进自身演奏能力的提高,使其以更宽广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演奏,进而提升演奏水平。

2.综合素质培养

民族室内乐的训练,对于高师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实践能力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民族室内乐是同时注重“独立”与“合作”的艺术,既需要每一位演奏者能够独立演奏,在演奏中呈现自己的演奏特点,但又需要所有演奏者默契的配合,此起彼伏,将每个声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室内乐不像管弦乐队,每个声部都只有1-2个演奏者,而且每个声部都不是伴奏,都有相对独立的走向,这就使得每一个演奏者必须非常独立,不能也无法“人云亦云”。但同时,每个声部又需要与其他声部有密切的交流与合作,相互配合,需要仔细聆听彼此来感受音乐的整体走向,来决定自己演奏的轻重缓急,甚至连心里律动、音乐呼吸都需要统一。因此,民族室内乐在演奏上非常强调团队的合作,每个参与者对自己的演奏都需要很严格,音准节奏要准确清晰,且不能只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处理音乐。这种训练,对于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的训练有重要帮助。自小受独奏训练的学生,往往容易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演奏,对于音乐的处理也比较自由,而在民族室内乐的训练中,学生需要仔细聆听其他声部,关注他人,并且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学习融入集体,提高协作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其在演奏上有积极影响,更会影响其生活。在生活中,学生会开始关注身边人,开始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同时,民族室内乐的训练,对学生的主动性与心理素质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民族室内乐团一般在演奏中是不用指挥的,所以学生要学会主动聆听,并在聆听中随时控制、调整自己的演奏。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主动聆听、主动思考、主动配合的能力,使学生渐渐将主动变成一种做事习惯。另一方面,民族室内乐的训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也有益处。大部分学生在独奏时,容易紧张导致无法正常发挥,但室内乐的形式使学生在团队中能够更加放松,更好地投入到音乐中,即便在舞台上也能尽情享受音乐。随着演奏次数的增加,学生对自己的演奏会越来越有信心,心理素质也随之提高。

由此可见,民族室内乐的训练,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演奏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提高学生主动性,提升心理素质,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建立信任、相互理解,尊重他人,从而提升个人综合修养,更好地融入社会。

3.未来职业发展的帮助

在师范院校中,民族器乐专业的学生在演奏水平上相较于音乐学院学生往往偏低,这些学生日后成为独奏家的可能性是很小的,除了创业或从事其他职业,在音乐领域中,他们其中部分毕业后将成为中小学教师,从事音乐普及教育,部分会进入艺术机构担任行政工作,还有很小一部分进入乐团担任乐手。面对当今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提升就业优势,才能够有较好的发展。从高师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来看,拥有单一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会更青睐拥有综合实力的音乐人才。然而,学生们入校后,依然只接受独奏训练,只有很少的老师会在专业课上增加重奏的训练。仅有独奏能力的培养,难以适应社会需求。民族室内乐有着音响丰富、形式较为灵活的特点,有较强的可行性,组织者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利用现有资源组建起来。学生经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学以致用,在日后的工作中,可以有效整合身边资源,联合不同乐器的演奏者,组建民族室内乐团。对于日后从事音乐教育的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在室内乐团的参与和学习,学会如何组建学校学生乐团并指导学生排练,不仅传播和普及民族室内乐艺术,更可以此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在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为祖国培养更多具有团队意识、协作能力、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健康人才。

二、高师民族室内乐教学的实践探索

1.学生招募

由于民族室内乐规模一般较小,无法所有学生参与进来,因此学生招募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环节。一种方法是通过与课程结合的方式,在校内建立选修课,让有兴趣的学生选修学习。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够吸引到真正感兴趣的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会较高,而且有稳定的训练时间,能够保证训练进度,但由于高师学校不像音乐院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种方法无法控制选修学生的乐器掌握程度,会出现不同乐器演奏水平相差甚远的情况,对曲目选择和排练都是很大的挑战。另一种方法是以专业教师推荐、学员自愿报名、面试入团的方式进行乐团学员的甄选。由专业教师推荐,有助于乐团导师了解学生演奏情况,能够将程度相似的学生组到一起,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和训练。同时,采用学生自愿报名与面试入团的“双选”法,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甄选原则,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与主动性。如果能够以这种方法建团,然后通过选修课方式稳定教学时间,会是一种可行的尝试。

2.演奏训练

演奏训练是民族室内乐训练的核心环节。对于高师学生民族室内乐训练,应根据学生具体程度,先进行基本功训练,而后进行相互之间的配合训练,待学生建立整体声音的感觉后,再由浅入深选择合适的曲目,循序渐进进行训练。

高师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特点,在演奏方面大部分学生尚未拥有专业演奏的严谨度,所以在一开始的训练中,要先进行基本功练习,从齐奏音阶开始,并挑选适当的练习曲进行齐奏,让他们互相聆听,保持音准与节奏的一致。在练习一段时间后,可以开始进行重奏训练,从较为简单的练习曲和乐曲开始,引导学生聆听彼此声部关系,特别是引导学生主动感知声音的协和度、和声色彩、声部的主次、层次、交叠、进出等关系,逐步建立起重奏的概念和彼此配合的默契度。

在民族室内乐教学中,对作品的音乐理解和表达是对所有学生默契度的另一个重要考验。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受自身成长背景、个人阅历影响,要求大家对于作品有完全一致的理解是不现实的,而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共同感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有充分的交流,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的理解获得对音乐更深层次的感知,并且更好地理解同伴的想法,有助于大家之间的默契配合。“和而不同”是民族室内乐演奏中对每个演奏者音乐表达的最好诠释,通过交流、分享,使学生懂得在演奏时彼此之间既要亲密合作,同时又要一定程度彰显每个演奏者的个性。

3.曲目选择

曲目选择与积累是民族室内乐训练的重要环节,但也是目前高师民族室内乐教学的难点。由于高师学校招生配比不均,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结构问题, 需要根据学生所学器乐以及掌握情况进行组织,并以现有形式挑选曲目,无法根据曲目确定形式,而市面上已发表的曲目基本是根据一定形式进行的创作与编曲,且大部分乐谱对演奏者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并不适用高师学生的训练。所以,在曲目方面,笔者在实践中主要运用了以与乐团建制相近的作品为蓝本进行二度编创的方式,改编成适用于学生乐团演奏的作品。这种方式对教师的编创能力有较高要求,对于创作能力强的教师,可以原创或者直接选择曲目进行编曲,对于有一定和声基础的老师,可以用笔者前文所述的方式进行作品改编。但如果教师自身缺乏编曲能力,则可以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再积累曲目,如与校内作曲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或课题研究合作。如校内无相关资源,则可以与当地音乐院校作曲系或作曲专业教师进行合作,由教师发起,为作曲专业的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实验平台,积累曲目资源。教师应结合本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整合可用的资源,以教学、科研等方式开拓合作平台,积累资源、合作共赢。

此外,由于现今网络技术发达,学生学习自主性越来越强,一些学生虽演奏能力较弱,但却热爱音乐创作,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观察、发掘有创作天赋的学生,为其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培养民族室内乐曲目编配人才。

结语

虽然目前我国高师民族室内乐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可参考的资料与经验还非常少,但因其在学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培养以及未来职业发展上所显现的重要作用,可见其对于我国高师学校专业音乐教育有着更深刻的意义。在民族室内乐教学实践中,学校的重视与支持、教师自身角色定位、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学生专业基础等都是决定该教学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作为教师自身,我们应不断学习,在教学方法、内容上大胆探索,亲身参与创编、演奏,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积极性,同时应主动思考整合各方资源,集合更多力量为教学服务,并以教学成果服务社会。

注释:

1.姜椿芳.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595.

2.李西安.叩响现代之门——华夏室内乐团的艺术构想与实践[J].人民音乐,1999(07):101.

[1]李西安.叩响现代之门——华夏室内乐团的艺术构想与实践.人民音乐,1999(07).

[2]姜椿芳.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3]杨青.拓宽中国民族室内乐的表现空间.人民音乐,1998(08).

[4]陈窈.中国民族“室内乐”的发展方向——民族器乐小型合奏的源流与展望.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2013(01).

猜你喜欢

室内乐器乐声部
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研究的理论建构
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室内乐比赛初赛圆满结束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室内乐的发展
倾听·对话从室内乐开始
——天津音乐学院第四十期“天籁讲坛”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元交融 文明互鉴——天津音乐学院室内乐专场音乐会
媒介视角下中国民族器乐的传播和发展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