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素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6-07-12长江师范学院648800

大众文艺 2016年14期
关键词:素描个性化创新能力

熊 林 (长江师范学院 648800)

浅析素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熊林(长江师范学院648800)

素描教学在美术教学中一直扮演着基础教学的角色,对于培养学生的造型意识、技法基本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现有素描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如何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描教学;创新能力;教学模式

对于整个美术教育而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核心目标。新颖的创作形式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于激发艺术创作的活力,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地意义。作为基础教学的素描教学在解决学生造型能力的基础之上也应该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为我国培养过一大批造型功底扎实的写实艺术家,具有其训练的合理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素描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欠缺的问题日益突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生的个性化表达需求是其创新的原动力,鼓励学生对于素描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诱发其创新性思考。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整个教学环节都由教师进行设计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是被动的,这就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惰性。例如在素描教学环节中画什么、怎么画、画多久等问题都被教师做出了一定的安排,学生的个性化追求就失去了客观环境。学生在面对写生对象时被头脑中教师示范的效果所占据而忽略自身的观察和判断。第二,统一的评判标准容易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受挫。在素描教学实践中,具有创新精神的画面必然会对现实主义写实体系进行一些个性化的改变,这些个性化的尝试能否在统一的价值评判体系下得到合理的认同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仅以自己的作画习惯和风格追求对学生的创新画面进行判断,就有可能让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得不到肯定,从而让学生失去对创新表达的信心。第三,对于素描功用的局限认知限制了创新探索。长期以来素描在我国都被当做是创作前的基础训练,技法练习成为其训练的全部,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被独立于技法训练之外。素描这一单色的作画方式既是基础训练的手段也是一门独立的画种,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及外延。随着时代的发展,素描的功能也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素描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之外,其本身也可以成为独立的作品;它既与各个画种之间联系紧密,又以其朴素的表达而具有强烈的表现性。

面对以上素描基础课程教学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摆摊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以下几点思路供大家探讨。

一、转变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安排学生进行素描课程的学习,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转变教学模式让教师成为整个课程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课前收集大量的优秀素描范例与学生分享,在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作品进行引导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加大与学生交流的力度,鼓励学生对优秀画面进行个性化的分析,增强其审美判断能力。创新的前提是对已有的成果有着比较全面认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课前的大量赏析能够让学生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这为其自身创作过程中的创新做好审美的铺垫。在资料的收集时,应该扩大审美范围。只要与素描体系相关联的经典造型范例都可以做一定程度的涉猎,这样学生见到的就不仅仅是传统样式的写实风格作品。例如在进行素描头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借鉴西方素描头像的金典案例,而且可以对中国传统水墨头像进行赏析。这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造型表达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对比分析,传统水墨的意境表达和人文情怀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进入学生的知识建构当中。另外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要求应该更具包容性,面对不同效果倾向的画面,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和探索,并给出具体的意见,以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手段就有利于学生想法得到实现,教学活力得到增强。

二、在教学框架下丰富教学素材

当作画对象与作者需求相契合时,有利于增强作者的表达欲望,诱发创新潜能。从国外引进的素描教学体系形成了大量的金典范例,这些金典范例中的形象也影响着教学。以素描静物教学为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教学素材延续到现在,罐子加水果几乎构成了整个静物写生课程的全部素材。面对同样的素材和之前的阅读,在写生时就容易走成与范画相同的路子。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素描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应该紧贴时代和生活,当下生活中事物的美更具有亲和力和创新性。所以,在素描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独特事物进行选择性的表达,而不仅仅是教师布置好静物让学生进行写生。学生不仅仅可以选择自己想表现的事物,而且可以选择独特的视角进行表现,这种寻找表现对象及角度的过程也是其创新能力锻炼的一部分。在同样的课程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每个学生进行不同对象的表达,不同对象的形体特点和表面肌理会刺激学生尝试新的表现形式。

三、回归素描造型元素以及材料认识

前面两点谈到了素描教学过程中如何给学生提供创新性学习的环境,当落实到具体的创新实践时还应该考虑到素描这一画种本身的特点以及技法的探索。素描这一单色的绘画形式具有单纯和朴素的特点,对其提炼后会发现点、线、面就是其基本的造型元素。在长期的写实绘画训练中,这些本质的元素往往是为了塑造形象的需要而隐藏在了形象当中,我们为了让客观形象写实地再现到画面上而充分地运用了这些元素在对象中的客观性。这种以形象再现的素描训练就掩盖了这些元素本身的美感研究,以至于忽略了其主观运用。例如对于线条的认识方面,中西方优秀的素描案例无不流露出对于线条美感的主动把握,让线条具有一种个性化的表达。米罗曾经提出了“让线条去漫步”的说法,中国传统绘画里面更是注重线条与情绪表达的吻合。而在当下素描教学的实践中,线条成为了形象塑造的手段,对其本身美感的探索实践较少。当对素描这些基本元素进行主动地、有倾向性地进行探索实践的时候,具有新意的素描表达就有可能出现。另一方面就是对于素描材料的选择问题。在当下的素描教学中,铅笔和炭笔的广泛使用使其成为素描工具的主要构成,对于能够进行素描训练的其他工具的实验性探索较少,这种以铅笔为主的单一训练手段会让画面走入一种长期的塑造和刻画,靠时间磨出来的画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作画的兴奋感。在面对不同材质的表现对象时,铅笔不一定是唯一的选择,我们应该在素描实践的过程中尝试不同材料的介入,找到材料的特性,尝试不同材料与画面追求的自然吻合。在材料实验的过程中,不同材料的痕迹美感会刺激寻找具有创新性素描语言的激情。所以,在对于素描本体化因素进行主动探索的基础之上对素描进行语言与表达的创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要的一个方面。

综上所述,在素描过程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应该从单一的教学模式走向丰富的教学体验,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鼓励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的实验性探索,使素描教学成为具有探索意义的教学过程。

猜你喜欢

素描个性化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武汉素描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素描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跟踪导练(一)4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