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学的“学序”问题研究
2016-07-12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210013
荀 海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 210013)
书法教学的“学序”问题研究
荀海(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210013)
书法教学是个系统工作,有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后批改等诸多环节,其中课程设置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设置的特点决定了书法教学的特色,也是统领整个书法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在书法课程内容安排上有先后次序问题,简言之为“学序”,从教学角度也可称之为“教序”。“学序”安排得当,符合书法发展史观和教学法规律,往往能事半功倍,反之亦然。本文拟从书法学习以何种书体入门及范帖选择等诸问题入手,从学理的角度来剖析和厘清几种不同的选择类型,以期寻找出书法学习的正途和捷径。
书法;教学;课程;学序;研究
项目来源: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公务员书法素养提升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760015
所谓书法教学中的“学序”问题,简言之,就是书法学习内容的次序问题,从教学实施者的角度来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安排的次序问题,也可称其为“教序”。书法学习应从哪种书体入手,先学哪种书体,后学哪种书体,这是学书者经常碰到的问题,也是书法教学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学序”安排合理得当,往往能事半功倍,反之亦然。
好的“学序”安排能体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理应建立在宏观的书法史观之上,应符合各种书体的发展脉络和趋势,更需符合书法教学的一般规律。康有为在其《广艺舟双楫•学叙第二十二》中曾明确提出过“教序”的重要性,其论曰“今天下人士,学之难成者,非独其人之惰学,亦教之无其序也。……”1以此反观时下社会上书法培训机构和院校的专业书法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在“学序”的安排问题上,还存有这样那样的分歧和误区,需要逐一进行学理上的剖析,以厘清一些观念和做法,找出符合书法教学规律的教学正途和捷径。
目前,有关书法学习的“学序”问题,其中所涉的入门途径问题,大致存有这样几种类型:即从楷书入门、从隶书入门,从篆书入门等,我们不妨结合书法教学的实践,分别从这几种类型逐一入手来分析。
一、楷书颜柳体的选择障碍
以楷书作为书法学习的入门书体,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楷书中的颜真卿和柳公权,可见颜、柳二体的影响之大,影响之深,尤其社会上的一些少儿培训机构更是把颜、柳体作为少儿书法练习的必修功课。
客观而论,颜体和柳体本是楷书体中的经典,不少后学者从中汲取了相当多的养料,而能自成面目。颜体的笔画端庄、结构丰腴,柳体的笔画瘦劲、结构谨严,在当时书法中堪为楷模,尤其在唐代几乎达到了相当的高峰。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一旦达至顶峰,随之相伴的则往往是走下坡路,甚至衰败,这是基本的常识。颜、柳二体自然也不例外,加之在颜、柳二家的诸种碑帖中,由于刻手的二次加工和施教者的技法误读等原因,造成了颜、柳体的呈现面目多有“华饰”之嫌,米芾在其《海岳名言》中有论:“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如颜真卿,每使家僮刻字。故会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2其中,“故会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可谓一语中的,道出了后学者学习颜体何以会刻意强化捺脚“鹅头”状的原由。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有过颜、柳二体练习经验的人都知道,在颜体的转折笔画中,转折处往往多有顿挫之笔,常呈现出明显高耸的“肩膀”状,如此长期反复的训练,且在手头形成了一定的书写惯性后,就会给我们的隶书学习带来很大的障碍,如隶书的横折笔画写法,常是分为横和竖两笔衔接而成的,且衔接处常呈现出古木结构建筑中横梁间连接的“隼头”无缝对接之状,先前如果强化过颜、柳楷书的练习,在肌肉记忆中已储备有方折棱角的转折用笔之法,就很难顺利从笔法上转入隶书的简单分笔衔接笔法,成了笔法转换上的障碍,也更不利于后面行书阶段的学习。
既然楷书体中的颜柳二体会有如此的选择局限,为何社会上的少儿培训机构还会大行其道地实施这样的教学,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几点因素:
其一,书法教学者本身接受的书法教育存有很大的局限性,
尤其是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学者,自己在书法学习过程中,由于当时印刷水平的局限、书法传播的不够普及等原因,除了颜、柳的碑帖之外,没有更好的学习选择,自己只会颜、柳二体,所以在教学中也只能以此作为教学内容。
其二,颜柳二体是唐楷中较为典范的代表,其用笔和结构已很成熟定型,由于笔画结构变化不大,模式化的东西较多,在教学过程也便于操作上手,更容易按部就班的强化练习。
其三,早期的中小学毛笔书法教材,基本上以颜、柳二体作
为字范,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随着,国家对中小学书法教学和教材编写等工作的重视,以及编写者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吸收了更多更好的楷书范本作为中小学学习的范本,如对褚遂良、赵孟頫、欧阳询等楷书字帖的吸纳等,也大大改观了以前“颜柳一统天下”的教材现状。
其实,以颜、柳作为楷书入门的范本,只要能“活化用笔”
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学习上的误区,只要不机械拘泥于具体点画的细微末节,不局限于结构的谨严之态,而在书写的笔势连贯上下功夫,不纠结具体结构的角度和方向等,就能扬颜柳二体书写之长,不至于深陷误区之中。
以楷书作为书法学习入门的途径,既然其“学序”中对颜、
柳二体的选择容易走入学习的误区,那么我们如何来选择楷书范本?一般有如下的两条基本原则:
1.选择对笔法易于理解,便于把握的范本,尤其避免装饰
意味较强的碑帖。
2.选择的范本要利于向行书转换。其中唐楷中较为理想者为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魏碑中宜作范帖者如《张玄墓志》《张猛龙碑》《石门铭》等。
遵循这两条基本的原则,我们在楷书范帖的选择上就有的放矢了,更容易在“学序”上达到最佳的组合安排。
二、以隶书入门的承下启下之功
隶书是介于古体(篆书)与今体(楷书)之间的书体,有承上启下之作用。其横画用笔的典型特征为“蚕头雁尾”,隶书的种类和风格面目很多,隶书可通古今之变。隶书兼篆意为篆书“隶变”之体,楷书兼隶笔为具古意之楷书,历来都享誉很高。学习了隶书,便可上溯篆书,而下接楷书,且起步高古,所作楷书面目也更具审美高度。选择以隶书作为入门范帖,可以选取两种典型的笔法作为笔法基础训练,一种是以圆笔为主的用笔方法,其中以《石门颂》《曹全碑》为代表,《石门颂》属于摩崖刻石作品,其横画用笔更接近于篆书,没有明显的“蚕头燕尾”的显著用笔,更易于上接篆书,而《曹全碑》横画用笔忠实于“蚕头雁尾”,用笔特征明显,整体风格面目趋于隽秀齐整。而另外一种以方笔为主的用笔方法,其中以《张迁碑》《乙瑛碑》为代表,强调起收笔的方切形态,整体风格面目趋于古拙朴茂。
以隶书作为入门范帖,可以上追篆书,如《石门颂》可上追篆书,又可下启楷书,如《张迁碑》可下接《张玄墓志》等等,书法学习的“学序”截取书法史书体发展中隶书这一段,且可以做到上下贯通,也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课程设置安排和学习方法。
三、以篆书入门的专业训练之路
以篆书作为入门的范帖,以书法史发展和书体演变的历程为序,从画线、甲骨文作为入门起步,继而进行金文、大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训练,这种“学序”的安排训练的周期很长,适合于专业的书法课程训练。
在篆书书体学习之前,“学序”上可安排直线和曲线的“画线”辅助练习,这种“起笔逆入藏锋、收笔顺势轻提、线条匀称整齐”的画线,为篆书学习做了必要的准备。在“画线”练习结束后,可直接以甲骨文作为学习的范本,因为甲骨文系镌刻文字,且因甲骨质地坚硬,所以甲骨文的用笔线条多呈直来直去的线条为主,甲骨文的字形可以看成这些横线和竖线的若干组合。继而可转入金文书法的学习,以《墙盘》《散氏盘》为主要师法对象,训练曲线的组合写法,随后自然进入《石鼓文》练习,进行直线和曲线的综合组合练习。《石鼓文》练习结束后可加上一节“汉篆”的练习,以《上林铜监》为师法对象,再次回归到直线用笔的练习,但在字型结构上变长型为扁型,为了向隶书练习做好必要的准备。篆书阶段结束,可下接隶书、楷书阶段学习,因前两节已经对以楷书和隶书为入门途径的“学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而进入行书学习阶段,可以《怀仁集圣教序》、智永《千字文》行书作为训练范帖,以横向和纵向的“画圈”练习作为行书抓势的辅助练习,既而向米芾、苏东坡、张瑞图、王铎过渡,在草书学习阶段,可先以章草范帖入手,正如丰坊在《童学书程》中所言“学草书者,先习章草,知偏旁来历,然后变化草圣。”3学习章草可以皇象《急就章》、索靖《月仪帖》等为范,还可结合当代高二适先生的章草手稿《新定急就章及考证》进行“活化”学习,继而向孙过庭《书谱》、怀素《小草千字文》过渡,最后进入明清调大草书的学习转换,这种“学序”的安排既符合书法史和书体的发展规律,更易于学习者全面了解五体书法的各自用笔特点和字体间相互的关联关系。
四、大小字先后“学序”及其它问题
在这些“学序”的安排上,除了涉及以何种书体入手的问题,同一种书体的学习中还会涉及先学小字后学大字,还是先学大字后学小字等问题。其顺序先后也自有讲究,其道理有如我们生活中驾驶汽车一样,写大字如同开大卡车,转向启动都需大动作,而写小字则如开小型汽车,动作幅度较小,调头较为方便,对应到具体的笔法上,写大字和写小字有着本质不同的用笔方法。开惯了大型车,再开小型车,能驾轻就熟,而反之则不然,于书法也一理也。
明代丰坊在其《童学书程》中也有论及楷书“先大后小”、行书“先小后大”,章草“先小后大”,草书“先小后大”,篆书“先大后小、先今后古”、八分“先大后小”等有关“学序”上大小字学习的安排环节,自然都是能自圆其说的,有其一定的道理,在此不作具体展开。
结语
书法学习作为一项系统活动,如果属于纯的业余爱好,无论从哪种书体入手,只要自己写得开心,本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是作为专业的书法学习和培训的话,就不能没有自己的学习和教学体系了,以何种书体作为入门,先学哪体后学哪体,一体之中还需分有先写大字,还是先写小字等问题,都十分讲究,这从学习的角度,我们称之为“学序”,从教学的角度称之为“教序”,“教序”需建立在对整个书法史观的关照和遵循书法教学法规律的基础之上。选择从楷书入门,选取颜、柳二体容易产生一定的局限性,但如能“化活、以势取形”则可走出颜柳的选择尴尬。从隶书入手也不失为一种科学的训练方法,而从篆书入手,沿着书法史的脉络,一步步往后递进,这是一条专业的训练之路,但其“学序”周期较长,诸体相互关联性强,各体之间相互作用,能从根本上解决书法书写的内理问题,这也是目前专业院校书法科班教学“教序”的浓缩版本,值得我们的借鉴和学习。
注释:
1.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学叙第二十二》.《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7:848.
2.米芾.《海岳名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361.
3.丰坊.《童学书程》.《中国书画全书》第三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