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决断的人生,有才也白搭

2016-07-12许云辉

百家讲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小王

许云辉

王融是东晋名相王导的六世孙,从小机警聪慧,人见人爱。小王的父亲去世很早,导致家道中落。幸亏其母亲出身名门,满腹才学,亲自承担起教育王融的重任。小王很懂事,自觉承担起重振王氏家声的重任。少年时,小王以“博涉有文才”闻名一方,被举秀才进入官场,投到竞陵王萧子良幕府中。

萧子良是齐武帝的次子,还是个举世闻名的文艺青年,身边汇聚了文坛精英“竟陵八友”。小王作为八友之一,才名远播,深受萧子良赏识,但他总觉得幕府这个政治舞台不够自己大显身手,难以实现光宗耀祖的理想。于是,小王仗着年少气盛,直接给齐武帝写了一封自荐信,齐武帝被他的才气和勇气深深打动,将他破格提拔到朝廷工作。

正巧,北魏派使臣到南齐求取典籍、礼乐教化,高干们一致劝说齐武帝应该严词拒绝。齐武帝迟迟不表态,小王抓住机会力排众议,建议齐武帝接受北魏的请求,认为这样便可不战而胜,并请求只身北上,去收缴部分散落在北方的典籍。齐武帝认为小王说得有理,立即答应了。这件事虽然最终不了了之,但小王的高瞻远瞩和过人胆识给齐武帝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更是任命小王为外交部礼宾司司长。

但小王首次接待外宾,就啃到了硬骨头——北魏使者以驽马充当良马来交易,还狡辩说这些马都是精挑细选的良马,只是因为来到南方后水土不服才变赢弱的。小王反唇相讥说:“周穆王骏马的足迹踏遍天下,如果骐骥的特性会随地理环境改变,那么周穆王的马为什么没有受影响呢?”北魏使者理屈词穷。小王的外交首秀大获成功,被破格提拔成最年轻的高干。

有了这次外交经历,小王自恃才能出众,言谈举止开始骄傲狂放起来。一次,他应邀到上司家赴宴,席间高谈阔论、引人侧目。有位名士一直低头吃蛤蜊,不仅对小王的言论不屑一顾,还故意问主人:“这个目中无人的年轻人是谁啊?”小王很生气,不等主人介绍,就冲着名士说:“我犹如一轮红日,每天从东方扶桑升起,在西方肠谷落下,照耀天下,谁不认识我?”名士淡然答道:“我还真没听说过您这轮红日。您刚才说半天话也该累了吧,要不坐下一块儿吃蛤蜊?”小王气愤地扬长而去。

当时东海(今属江苏连云港)有位名士,小王很想结识他,多次托人请他到京城见面。对方每次都婉言拒绝,原因是:小王名望很高,但过于轻浮狂躁,很难和他坦诚相处。小王的骄狂由此可见一斑。

小王特别崇拜东汉名臣邓禹,把他当作偶像崇拜。一天晚上值夜班时,小王仰望满天星斗,感慨万千:“邓老前辈在我这个年龄时早已功成名就,我却在这儿值夜班。邓老前辈如果知道我把自己与他相比,一定会笑话我吧!”一次下班路上,正赶上交通阻塞,小王恼怒地捶打车厢,并叹息道:“我车前如果有八个仆役开道,谁还敢挡我的路?看来还是因为我的官不够大啊!”

因为“躁于名利”,所以小王随时睁大眼睛寻找实现梦想的机会。他的一个堂叔在雍州发动叛乱,遭到镇压。小王趁机上疏,大义灭亲地支持朝廷平叛,并称自己“少重名节,早习军旅”,伸手向朝廷要权,要求朝廷授权自己组建训练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对外可以抗击北魏,对内可以镇压叛乱,平日则能守备京城。这个非分要求被朝廷明确拒绝后,小王非常郁闷,只好蛰伏期待,静候良机。

机会不期而至。由于齐武帝久病不起,北魏趁机蠢蠢欲动,企图入侵。齐武帝授权萧子良招兵买马,组建一支军队以防不测。小王闻讯,心花怒放,再次投到老领导门下效力。萧子良非常信任他,全权委托他负责新军招募工作。小王使尽浑身解数,招募到几百个精壮汉子,将他们全部任命为中下级军官,又命令他们把部队牢牢掌握在手中,把新兵训练成一支绝对服从萧子良的敢死队。

此时的形势的确对萧子良有利:皇太子病逝多年,齐武帝虽准备立皇太孙为接班人,但皇太孙耽于享乐,所以萧子良同样有接班希望。小王打的如意算盘是力助萧子良夺取帝位,以实现自己一步登天的理想。所以,他一面加紧训练部队,一面制造舆论为萧子良造势,弄得京城盛传皇帝一旦驾崩,国家“将有非常之举”。

小王终于等到了天赐良机。这天,齐武帝突然不省人事,小王决定抓住这个良机,发动宫廷政变。他换上绛红色军官制服,一边命令敢死队将闻讯赶来的皇太孙挡在宫外,一边模仿齐武帝的口气假造遗诏,宣布由萧子良即位称帝。就在此时,小王忽然听到武陵昭王在外面大喊: “大家别被忽悠了,按辈分算,我是皇上的五弟,应该我即位;按照嫡长子顺序,应该让皇太孙即位。横算竖算都轮不到萧子良!”萧子良如闻当头棒喝,顿时熄灭了政变野心。正巧,齐武帝回光返照醒来,问太孙何在?萧子良顺水推舟,把皇太孙带进了皇宫。齐武帝立下遗诏,让皇太孙即位,令萧子良辅政。

小王见萧子良没有即成位,只得悄悄撕毁假遗诏,接受政变失败的现实。其实,小王如果此时孤注一掷,依然有翻盘机会。他完全可以命令敢死队将东宫卫队缴械,软禁皇太孙,力推萧子良上位,造成既成事实。但是,小王谋略有余,定力不足,刚得知皇上苏醒,就被吓得乱了方寸。他先听任萧子良放皇太孙入官即位,又幼稚地派敢死队堵住皇宫正殿门,阻止皇太孙即位称帝,以致前来辅助皇太孙即位的人马很快便冲破封锁进入皇宫,将皇太孙扶上了帝位,小王企图发动宫廷政变的希望就此破灭。

结果可想而知,新皇帝即位后对小王恨之入骨,登基才十多天,就下令把小王打入死牢。小王入狱后,很多老朋友和部下都对他满怀同情,可谁也帮不了他。不久,小王被新皇上赐死,时年27岁。

小王虽然心有不甘,但明眼人早已看出他必然失败的结局。当他还在为萧子良登基造势时,有两个太学生就私下讨论:“竟陵王萧子良才能低弱,中书令王融不能决断,他们的失败是可以预见到的。”同为竟陵八友之一的萧衍(即后来的梁武帝)对小王的了解更透彻,当小王发动宫廷政变时,萧衍就断言:“小王不是济世之才,我们就静观其败吧!”不承想,这些人居然一语成谶。

小王虽然有理想、有抱负,并为之一往直前,但是,他为了满足私欲,剑走偏锋,却又在关键时刻缺乏决断,因此不但辜负了自己“博涉有文才”的名声,还导致自己身败名裂,实在令人惋惜。

编辑/夏涵

猜你喜欢

小王
减肥
用 心 良 苦
晨跑
麻辣烫
借钱
再忍几十年
马屁精
一样
攀比
快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