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安石历斥赵N代

2016-07-12刘诚龙

百家讲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宗室祖宗子弟

刘诚龙

北宋有个恶疾,积重难返,便是十羊九牧,冗员泛滥。宋真宗时,编制内的公务员是9785人,到宋仁宗时便激增为173000人,于是官位排得满满的,等着要位置的排成长队,一个位置最少十个人在抢。人多了,那些“恩荫之滥,杂流之猥”也就多了,急得王安石直挠头。

王安石是个牛人,为公家事能六亲不认。司马迁与苏东坡是他的哥们儿,为了变法大业,被他从朋友圈拉黑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就是他的原则。他认清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弊端,变法时专门有一项是裁撤冗官。

裁谁?谁都不愿意被裁。范仲淹也搞过一次改革,考核官员、裁撤滥官,改到后来就改不下去了,范仲淹自己是“以天下为己任……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然而“论者以为不可行”,改革只好搁浅。

王安石和别人不同,不是把冗员先提上半级,再补钱数倍,然后叫其挪位置,而是直接让人回去带孙子玩,待遇全取消。挨骂是自然的,司马光骂他拗相公,还有人直骂他是蠢猪。据说如今从开封到王安石家乡江西抚州,还有人把猪叫拗相公的。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王安石当之无愧。他裁撤冗员,对包括皇族宗室子弟在内的所有人一视同仁,一个文件发下去:撤。这下,宗室子弟不干了,也来闹访、缠访与群体上访,慷慨陈词: “我们都是宗庙子孙,您不看我们的面子,也要看我们祖宗的面子啊。”

赵宋江山是老赵家的,赵家子孙自然有权力分一杯羹。这份上访材料似乎理由十足,宰相办公室门外因此全是黑压压的上访赵N代。

面对皇家子弟的来势汹汹,王安石没有腿软,而是“厉声曰:‘祖宗亲尽,亦须祧(tiao)迁,何况贤辈?”祧迁是指把隔了几代的祖宗的神主迁入远祖之庙,也就是太远的祖宗就不供奉在家里了。祖宗如此,何况太远的后人?更不能搞特殊化了。

这道理对极了。清朝的各种皇亲国戚,清政府养了二百多年,血统稀疏得很,却因主事者没王安石见解深而切,宗室负担一直是大清不治之症。

王安石的高见值得点赞,更值得点赞的是“厉”这个字。古代官员对上访者有厉色的多,对跑官要官的亲戚有厉色的也不少,可这是什么群体?赵N代,皇家子弟啊,王安石敢对他们甩脸子,若没有坚定的信念,真做不到。

这群宗室子弟也值得点赞。无论什么改革都是会触动一些人利益的,这些人是否可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可以。然而,利,须服于理下,若这利益实在得来得不合理,是只准独乐乐,不予众福福?还是胡搅蛮缠?还是动用特殊群体的力量来阻挡大势,置改革于死地?这就是一个疑问了。而这些赵N代闹访后,被王安石疾言厉色地训了一顿,他们是什么反应?“于是皆散去”。

他们服了理,没有置改革大业、朝廷前途于不顾,自己让步了。除了王安石,这些赵N代也值得人肃然起敬。

编辑/葡萄

猜你喜欢

宗室祖宗子弟
江东子弟多才俊
宋代宗室经济状况与宗室政策探析
北宋宗室外出交游受限述论
被一只鸟喊祖宗
北宋宗室任官制度变迁考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教育老兵”李守义:为打工子弟打开一扇窗
试述北魏宗室担任洛阳京畿长官的情况
南海,我的祖宗海
八旬老人创建"农民子弟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