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2016-07-11喻洁卿

市场观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常态人民币

【摘要】近些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过去的一年内,我国已经实现各方面的重大突破,但是从人民币国际化总体水平来看,我国仍然处于发展不成熟阶段。在新常态初期,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文章立足于新常态下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新常态

一、多方面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改革开放至今,出现了国内新常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而人民币国际化在中国历经多年讨论,面向国际迈出实质性步伐则是最近一年的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到过度依赖美元的弊端,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本着更务实的态度在新常态下多方面地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其中包括:

(一)人民币与多种币种进行直接交易

截止到2014年,人民币与林吉特、卢布、日元、澳元等货币实现了直接交易。据统计,人民币在全球与10多个币种进行了直接交易,这是新常态下人民币国际化的一项重大突破。

(二)加速落地海外清算行

2014年内,多个境外人民币清算中心在我国建立,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多家商业银行和少数外资银行(以中资为主)为境外人民币清算行,负责经营境外人民币清算。初具基本功能的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清算体系和离岸市场体系处于蓬勃发展之中。

(三)人民币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水平处于不断上升中

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3年7月20日开始,放宽对贷款利率在金融机构中的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将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基本步骤,取得明显进展。

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对人民币充分乐观之际,我们也该看到,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必须将人民币国际化。然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资本的不断积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就难免产生少数不确定性因素对我国金融稳定性进行干扰。以下三方面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一)来自国际社会的政治方面施加的压力

当前,美元和欧元是流通货币的主流,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大部分交易都以它们来计价。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开始进入国际化轨道,铸币收益自然增多,该国的国际社会影响力也会上升。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占据的主流货币地位使它在金融体系中成为说一是一的“老大哥”。然而,人民币国际化的浪潮可能会引发美国的主流货币国的关注,侵犯他们的既得利益,他们可能会施加一定的政治压力。再纵观亚洲区,人民币国际化和日元国际化两股浪潮则可能会互相冲击引发中日两国争端。继欧元成功后,日本也大力发展日元亚洲化试图成为亚元,让日元早日成为亚洲区域化货币。那么人民币的国际化势必要在亚洲起步,实现“亚洲化”到“国际化”。如此一来,人民币和日元之争不可避免。

(二)加大我国宏观调控难度。

1.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机构体系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对当前我国的利率造成一定冲击是必然趋势。当前中国人民银行还没完善人民币境内外流动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限制拿捏不准。如果流通中的货币量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人民币需求,我国利率就需要呈现上升趋势。并且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会不断增加境外对人民币的需求。如果增加了货币需求,那需大于供则会提高我国的利率水平。利率水平的提高将减少投资量,甚至拉低全民收入水平,进而影响中国的经济。

2.对我国货币政策造成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强将会使我国在货币政策的执行上遇到困难。主要表现为: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存量的监测难度系数加大和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独立性遭到削弱。在此过程中,境外投资者持有我国的货币量不断上升。假使更多人民币在境外进行交易,人民币的流动性增强,离岸人民币业务在跨境银行中出现,于是人民币的需求开始出现波动,中国人民银行在人民币存量统计和监测方面难度加大。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独立性造成威胁。人民币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境外人民币不断增多。这意味着中央政府要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说,我国利率水平会下降,即资产的收益率下降,人民币持有者会将人民币资产变卖,物色更高收益率的资产,进而导致资本流出,扩张性货币政策受限。

三、人民幣国际化风险的防范措施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国际上的政治压力、国内人民币发展所呈现的经济不稳定性要求我们应对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性措施:

(一)深入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

虽然人民币的国际化会带来来自全球的政治压力,但是在推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中央政府要尽可能与各国加强交流合作,建立平等互信的合作关系。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是从周边化到区域化,如果我们先取得亚洲多数经济体的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就成功了一半。所以我们要在货币金融方面,加强与亚洲各金融实体的合作。

(二)建立和完善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体系运行机制

推动利率市场化,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从我国当前形势来看,没有完全市场化的经济主体、匮乏的市场化金融产品和产品结构。对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产品种类以及层次进行丰富,不断鼓励金融创新,让更多的经济主体走到市场化进程中来,让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让利率市场化早日成为可能。

(三)加强货币政策调控

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我国货币政策主导下的经济金融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不能单一地一味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现在存款准备金率为主的货币政策工具占主导地位,它主要是借助收缩银行信贷资金,从而调控经济。有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路程将带动我国金融市场也走向国际化,所以中国人民银行应该更加关注公开市场手段。

以上所述,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表明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但也会对我国政治经济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从解释新常态和提出人民币的基本路径,从政治压力和经济方面剖析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风险,并提出对策。希望能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提出改良意见,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让人民币国际化走的更加稳健。

参考文献

[1]王信,彭松.人民币怎样国际化?[J].银行家,2002,(9).

[2]郭恩才,薛强.人民币国际化的几个问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作者简介:喻洁卿(1995-),女,江西宜春人,江西师范大学学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猜你喜欢

新常态人民币
为什么人民币里没有3
怎样认识人民币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人民币中的小发现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