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2016-07-11邬晓

市场观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管理财务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管理会计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制定科学的决策,同时还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不过我国的管理会计在实际的运用或操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核算方法的不健全、理论脱离实际、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相脱节等。文章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管理会计问题;管理会计对策

一、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是指通过将企业财务会计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形成一系列的较为精确涵盖企业经济活动和投、融资活动等的经济数据,并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制定科学的会计决策。

管理会计产生于1922年,在西方国家的应用过程中,经过几次蜕变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研究体系,更新了传统的管理会计实务方法。同时,管理会计引入零库存和零成本的管理观念,突破固有的管理界限,建立相对完善的成本分摊计算方式,引入战略成本管理等。不过我国的管理会计应用还停滞在传统的单一成本核算阶段,我们通过研究试图找到一种方式来促进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缩小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在管理会计研究方面的差距,通过管理会计促进企业进行科学的决策。

国外的管理会计目前已经开始应用于零库存管理和企业的准时生产制管理,强调的是作业管理和成本控制。我国的管理会计引入较晚,研究尚不深入。1982年我国开始进行探索性的研究,研究初期,我国大量引入国外的研究成果,包括准时生产值、作业成本核算和战略管理会计等,不过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没能够从根本上建立我国的系统管理体系,同时还影响了我国管理体系的创新。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国外相比有一定差距,理论上尚未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管理会计体系,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应用是进行企业的成本核算以及为决策者提供一定的数据信息。国外的研究理论不适合我国的发展,长期形成的理论体系和企业的管理相脱节,管理会计同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成本会计交叉混乱。

二、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管理会计的危机,主要体现在企业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管理会计应用于企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缺乏相对严密的联系实际的理论体系;其次是缺少相对科学的计算方法,会计信息计算不准确;再次是会计计算方法跟企业不相符,满足不了现代企业的需求,同时时限性太强,不适合企业的长期发展;最后是很多企业缺乏职业化的管理队伍。

(一)管理会计理论脱离实际

1971年,管理会计飞速发展,很多研究学科被引入到管理会计中,包括人的行为学、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学等,这就大大地拓宽了管理会计所涉及的领域,通过结合多种学科实现了管理会计的全面发展。但是,管理会计也由于结合其他领域的知识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引入的过程中不能够与管理会计很好的融合,这些知识不够系统,使得管理会计领域的信息混乱没有条理。同时由于很多的理论没有进行实际的分析论证,经济数据缺乏可靠的适用条件,使管理会计理论不适合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没有相应较为准确可观的理论模型,同时现代企业已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已经不能够在使用原来管理会计的统计学和经济学理论模型进行简单的计算,适用于单一产品的回归分析和边际成本满足不了企业的要求。

(二)管理会计缺乏科学的计算方法

管理会计缺乏科学的计算方法主要体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转型升级的越来越快,同时企业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内容也变得越来越庞大。很多企业开始重视成本核算,为降低企业成本打好基础。成本核算也从之前的原材料成本升级为企业研发费用的核算以及技术成本的核算。传统的管理会计在这一方面不免显现出计算方法的落后,很难计算出较为精确地企业成本。比如说在计算加工行业的产品成本时往往会漏掉计算水电费用和人工成本。这些成本在大型的加工企业中对收益的影响是很大的。在机械生产行业还有技术成本,这部分成本占有的比重也不小,前期的研发费用和技术成本都是核算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计算时没能准确核算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收益。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脱节

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企业的现金流量以及企业的财务关系,管理会计的一部分是进行成本核算,两者交叉部分较多,所以管理会计应配合整體的财务管理模式。现在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已经不仅仅采用通过采购来降低成本的方式,企业还会进行个性化生产和加工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就要求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管理会计要根据按需定制来进行成本核算。不过传统的管理会计计算方式仍旧是进行批量采购和批量生产,用库存来降低成本。这种采购或者说是存货方式在采购方面就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同时由于占用库存又增加了企业的库存成本,在整体的财务管理中暴露出不协调的问题。企业的批量生产易形成产品积压,经验表明这些已经不适合现代企业的发展,造成企业的收益下降。现代企业主张进行按需生产,可是管理会计以现代企业的要求脱节,满足不了企业的要求,虽然也有部分成功的例子,不过进行企业内部结算和实行成本否决制度的企业毕竟还在少数,管理会计的研究不够深入加之企业的管理与管理会计不够协调,还有管理会计多应用于大企业,小企业缺少实践经验,更加剧了管理会计与企业财务管理的脱节现象。

(四)管理会计具有时限性

企业使用管理会计进行核算的眼光不够长远,往往注重企业的短期利益,这就使得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研究具有一定的时限性。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一味的想要将这次生产的成本降到最低或者是某个工程的成本降到最低,只注重短期利润,而忽略了企业的长远发展。现今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次获利,更重要的是长远的眼光进行生产核算,企业应多进行产品前期研发和技术研究等工作,增加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收益,而不是增加管理会计的时限性。

(五)企业缺乏专业的管理会计师

企业会计核算的核心是有能力较强的会计职员执行会计工作。在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中,没有专门管理會计核算的人员,往往是企业的财务人员身兼数职进行管理会计工作,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规范的。管理会计的职责和普通的会计人员不同,管理会计主要是进行数据和计算和整理,为企业的领导者提供科学决策的数据,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数据统计和整理,主要目的是通过清晰的数据供企业管理者进行分析决策;而企业的财会人员主要是将企业的各种信息进行计算和统计,是一个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统计,而且能够用来给企业做决策。企业现今的困境就是缺少专业的管理会计师,人员的不足是管理会计不完善的重要因素。

三、管理会计存在问题的对策

企业管理会计存在的这些问题,就是管理会计的危机所在。要解决这些危机,发展企业管理会计,就要立足于现代企业的管理现状,通过增强企业的管理会计的实用性,促进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决策;还要进行现代化的科学会计核算,增强企业的管理;要发展信息化会计,促进管理会计的适用性,改善会计观念,更新企业管理会计;最后进行现代化成本管理。

(一)增强管理会计理论化的实用性

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所以我们要增强管理会计的实用性。首先在信息化时代我们要进行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这样不仅有利于会计人员掌握较多的会计信息,还能够促进管理会计的全面性管理,并且可以使得管理会计核算不再单一,核算更加精确。同时我们要转变对管理会计的观念,我们不能再使用传统的管理会计,我们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管理会计经验,引进较为实用的管理手段,进行科学的管理实践,通过先进的管理会计实现企业的科学决策。此外,要增加企业管理会计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关联性,要引入较为实用的复杂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模型,利用多种假设进行经济推断。

(二)立足于企业管理,设立科学计算方法

改进管理会计的计算方法,可以增强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性。目前我们主要应用以下方法进行会计核算的改进。首先,可以选择引进国外的较为实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应用于企业的成本核算,通过成本核算满足现代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要求。在引入的成本核算中,要着重计算现代企业的人力成本和产品研发成本,这两项成本对企业而言比重都比较大,现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所以在实际核算成本时要仔细核算研发成本、人力成本和知识成本等;其次,企业也可以选择引进专业的会计人才,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人员和管理会计人员不进行严格的区分,导致实际管理的一团乱。引入专业的会计人才,不仅仅能够提高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水平,还能更好的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好的使企业了解的现今发展的局势和发展的前景以及发展的机会和挑战,准确地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最后,企业还可以通过拓宽管理范围来强化企业的管理会计水平,通过改善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为管理会计创造一个良性的发展平台。

(三)改变管理会计体系

改变企业的管理会计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对管理会计的内容进行整合。首先我们要在数据整理时注重数据的重要性和对企业决策的影响,要保证数据的实用性和准确性,结合企业的财务管理,加强同企业资金流和财务活动的配合,综合考虑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同时管理会计的数据要强化对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将管理会计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主要重视企业的风险管理,管理会计既然是用来进行决策分析,就要综合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和面临的风险,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的决策,注重长远的发展在投资管理和经营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就是要对管理会计进行战略化发展,要综合考虑市场经济环境和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管理会计的发展目标,使用多元化的信息数据处理方式进行成本核算和环境预测以及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企业的管理会计核算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相脱节主要是,会计核算的内容不健全,目标不具体。在进行实际的会计核算时,要增加成本核算的核算内容,不仅要计算生产材料的成本还要增加企业前期研发成本、技术成本、人力成本、水电成本等。管理会计在数据整理时要进行合理的分类,要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围绕企业的管理目标进行管理。同时,管理会计还要将成本管理作为重点内容,管理会计就是管理企业的成本,要将成本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总结,要吸收成本控制和成本预测以及标准成本和责任成本等的知识,拓宽成本管理的领域。

(四)改善管理会计时限性的观念

改善企业管理会计管理观念是指,企业要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不能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追求,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大在研发和技术上面的投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管理会计在核算时要立足于企业的后续发展,建立企业长期利益最大化的观念,树立和企业管理相一致的发展方向,增强管理会计的实践性。企业要在观念上面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从而改善企业管理会计的现状,实现企业的突破和发展。

(五)提高管理会计人员技术水平

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通过企业实践、企业内部导师制进行管理会计人员能力培养。企业增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人员进行培训,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知识讲解,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注重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来改善管理会计的现状。培养企业管理会计人员形成一种管理意识,要以服务于企业的管理者为最终目标,加强对企业管理会计的标准要求,促进企业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

四、结论

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只有将管理会计现今面临的问题解决,才能够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加快企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建设,帮助企业实现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化发展。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企业要想在新时期更好的进行管理,就要结合现代管理技术,进行科学的会计核算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在管理会计的实际运用中总结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企业可以通过整合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引入网络技术,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胡锦明.企业开展战略管理会计的条件与对策[J].财会研究,2013,(45).

[2]施进.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期望[J].商业文化,2012,(12).

[3]孙立新.试论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期望[J].财会管理,2012,(23).

[4]孙明锐.管理会计的历史沿革[J].中国科技信息经济管理论坛,2015,(10).

[5]于慧芹.我国管理会计陷入危机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师,2012,(11).

[6]韩云.管理会计的理性思考[J].经济师,2012,(11).

作者简介:邬晓(1993-),女,重庆人,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管理会计。

猜你喜欢

管理会计企业管理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