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地勘内部审计 促可持续发展

2016-07-11孙本兰

市场观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人员素质内审审计工作

【摘要】内部审计是地勘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强化地勘自身“机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当前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机构不完善、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内审机构设置,提高内审人员素质等对策,对及时解决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可持续发展;审计监督职能;审计环境

当前地勘经济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处于蓄势的“瓶颈期”,也是进入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地勘经济的发展对内部审计要求越来越高,要强化地勘自身“机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内部审计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应该认清地勘单位内部审计面临的困境,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明确内部审计定位,不断创新审计方式,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一、当前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不完善

受八九十年代地勘经济发展不景气,职工下岗现象普遍等因素的影响,地勘单位大多撤销了内审机构或设独立性缺失的审计室,后期随着经济发展,考虑到内部审计监督的重要作用,各单位又陆续设立了审计部门,配备了兼职审计人员。一般地勘单位都只在财务部门设置兼职的审计岗位,并由财务科长或者主管会计兼任,形成了“自己检查自己的工作”的局面,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地勘单位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且多数来自财务部门,缺乏系统的审计专业培训及经济、法律、工程、计算机等技能培训。同时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审计对象多为单位的业务部门,从而怕得罪人,当好好先生;工作不到位,审计报告交上去,是否落实到位就不管了。自2000年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已有十多年,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进行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开发,呈现出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新问题,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内部审计范围太过狭窄,信息化水平不高

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大多局限于内部财务收支审计和簡单离任审计,停留在查找财务差错或舞弊阶段,未渗透到地勘经济全程管理。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也简单地通过传统的手工查账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审计软件的作用,导致审计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误差,严重影响审计作用的发挥。

二、明确内部审计的定位,不断创新审计方式

(一)完善内审机构设置,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已于2014年初起施行,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应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实施。内审部门在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提出改进建议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地勘单位要建立具有独立性的审计机构和监督机制。通过招聘专业审计人员或内外培训等方式,快速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素质。

地勘单位管理层应重视和支持审计工作,慎重任免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授予适当的权利并赋予追查异常情况和提出处理建议的权利,确保内审部门独立履行监督职能。

(二)转变思路,强化审计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要从传统的差错防弊转向促进地勘单位经营管理水平上来,不断扩大内部审计的范围,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审计。地勘单位内部控制是由治理层、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监督有力、动态推进的管理过程,关键是对不相容职务分离和关键岗位轮换的控制。内部审计时着重检查地勘单位“内部牵制”制度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

内部审计要做到加强事前审计、注重事中审计、搞好事后审计。在地勘单位经营管理中要搞好订立合同前的审计,充分考虑风险成本,防止因合同条款不明确或存在欺诈性而造成损失;注重项目的事中审计,对项目变更工作量的鉴证和成本控制工作作出准确评价,充分发挥内审作用;搞好项目的事后审计,对经济效益、管理水平等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意见。以离任审计和效益审计为主线,加大对生产经营过程的审计监督力度。

(三)提高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

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网络、通讯和数据库技术为网络办公系统的构建提供了便利。内部审计工作应该充分利用通讯网络,以内部审计管理软件为支撑,搭建与财务软件、合同和资产管理软件等对接的平台,提高审计时效性,并及时反馈审计结果,促进被审部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纠正措施。

(四)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首先、审计人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审计纪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其次,通过同被审对象的沟通交流,了解被审项目的运作情况,树立宏观意识,掌握全局,制定合理有效的审计方案,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还可借助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审计成果,发挥审计监察职能,取得被审对象的认知、理解、支持,自觉接受审计监督,使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三、依托内控管理,加强内审力度

改变以往内部审计的片面性,以内部控制体系为审计范围,对地勘单位层面控制和经济业务层面控制的重大、关键业务和事项进行内部审计。重点关注经营单位预决算、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情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等关键点,对于授权审批、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财产保护及会计控制等进行审计,尽可能降低各类风险。

为确保内部审计成果得到有效落实,应健全审计整改跟踪机制,通过跟踪检查,使审计发现问题得到全面整改。深入研究问题源头,对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查找制度和机制上存在的缺陷或漏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将审计整改情况列入各部门年度考核中,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屡查屡犯的部门,按照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内部审计是地勘单位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地勘单位健全管理制度、业务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内部审计其实就是企业经营管理“木桶理论”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地勘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孙本兰(1975-),女,山东威海人,财务副主任,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管理。

猜你喜欢

人员素质内审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科技出版高质量发展对校对人员素质提升的要求探析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浅谈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对保证带电作业安全的重要性
加快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素质的思考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浅析文献资源建设与文献采访人员素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