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舞弊的特征与审计方法研究

2016-07-11李新军

市场观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审计方法财务舞弊基本特征

李新军

【摘要】当前证券市场上常常会出现财务舞弊现象,这样会严重危害到各国证券市场,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新的财务舞弊手段,这为企业反舞弊工作带来了更多挑战。文章主要介绍了企业财务舞弊特征,并且研究分析了企业财务舞弊的审计方法。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财务舞弊;基本特征;审计方法

近年来企业财务舞弊行为越来越频繁,这不仅使国内外相关企业承受了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也会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此,一定要正确认识企业财务舞弊的基本特征,进而采取针对性的监督、治理财务舞弊行为,不断完善审计方法。

一、企业财务舞弊的基本特征

(一)虚构销售业务,增加企业利润

目前企业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会计报表舞弊方法就是虚构销售业务,这种行为可直接提高企业业务收入,增加企业利润。比如,在真实客户前提下进行虚拟销售,这样公司对某些客户就会产生相应的销售业务,为了对销售业绩进行粉饰,就会人为地在之前的销售业务基础上虚构销售业务而使销售数量扩大,这样这个客户名下确认的公司收入相对于实际销售收入远远偏高。企业在销售的过程中为了将每个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进行调节,通常都会不恰当地划分销售收入,进而使确认收入往往会提前或者延后。当前,部分企业虚构销售业务有系统性、连续性的特点,甚至在整个会计年度中会出现持续造假现象。

(二)将销售核算范围虚增收入扩大

所谓虚构客户、虚拟销售主要指的是企业虚拟销售交易及销售对象,根据正常的销售程序来模拟运转不存在的销售业务,包括订单伪造、发放运凭证以及签订合同等,而且还开具税务部门程序上肯定的销售发票等等。通过和其他企业存在某种特殊关系的便利性来制造虚拟的销售收入,然后把公司产品销售给没有什么关系的第三方,之后子公司会在第三方手上购回产品,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同时也可有效防止内部交易抵销。

(三)成本费用虚增,利润少计,故意偷逃税金

有的企业为了占有税款,将缴纳税款的日期延长或者故意偷逃税收,不仅可以隐瞒收入,同时会虚报发票或者虚开领料单。甚至有的企业采用购买假发票的方式来减少利润,进而减少税金缴纳额。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情况:(1)通过往来账户来调节利润。有的企业并没有把外单位还款用来冲销往来账,反而将其截留、转移到其他的地方,然后再纳入到坏账损失管理费用中。部分企业也可能把失败投资或者某些费用性开支纳入到“其他应收款”账户中,从而隐藏账户亏损,对企业业绩进行粉饰;(2)并没有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很多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会滥用相关的会计政策随意划分企业的“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把应该记入到“收益性支出”的项目记入到“资本性支出”中,从而增加企业利润;也可能将应该记入到“资本性支出”的项目记入到了“收益性支出”中,从而减少企业利润。

二、审计企业财务舞弊的方法分析

(一)通过分析性复核程序发现舞弊行为

近年来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也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为此,审计人员一定要结合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内容、法律环境、所处行业情况、内部控制有效性、经营风险以及可能出现的重大错报风险等多方面情况,严格根据审计准则中相关规定要求识别重大的会计报表错报风险的一些审计程序,进而找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错报,将审计风险排除。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每项财务指标之间都会有一定的关系,虽然财务指标会有一定改变,但往往都不会超出正常范围。只要打破某种常用的均衡、勾稽关系,极易出现某种差错或者舞弊行为。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分析性复核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趋势或者比率,一般主要是调查研究分析这些趋势或者比率出现异常变动以及和预期数额之间的区别。这种分析性复核基本上是站在一个全局思考的角度分析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结果以及实际财务状况,进而立足于全局发展角度研究分析审计结果的科学、合理性,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意外的效果,同时也便于在会计报表中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一些差错或者舞弊行为。刚开始都是在分析性复核程序中发现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由此可见这种分析性复核程序是一种有效的舞弊审计方法,在整个审计阶段都可以采用这种分析性复核程序。

(二)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进行正确的评审

根据审计角度进行分析,出现财务舞弊行为表示被审计主体的组织管理出现缺陷、漏洞,提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相对比较薄弱,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仔细审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健全性,同时应该仔细检查、客观评价参与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各部门可能出现的问题或风险,进而寻找舞弊行为。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确定以下五方面情况:(1)被审组织有没有制定现实组织目标;(2)有没有出具书面政策来详细说明相关的禁止原则;(3)有没有建立合理的授权政策;(4)有没有制定相关的活动控制机制、资产保护政策及程序;(5)有没有为管理层提供完整、全面、真实可靠的通讯渠道,需不需要提出关于预防舞弊的协助建议等。

(三)审计核查企业资产变动情况

企业资产变动往往都需要严格遵守某项原则,审计人员一定要时刻关注变动较大的情况,进而对该项资产变动的必要性、合理性进行判断。假如在审计期间,被审计单位把固定资产用来抵押、贷款或者投资的话,审计人员一定要收集相关的资产资料,客观、准确地判断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而且一定要对比企业账面记录金额,判断两者之间的差异是不是科学、合理的。

(四)对企业异常利润来源进行审计

一旦发现交易存在舞弊嫌疑,审计人员一定要认真进行审查,而且一定要详细核查交易签订合同的每个条款,站在自己的专业角度判断条款中有没有没有明示的约定,而且一定要对企业其他零散收入来源的真实性进行核查。如果企业有关联交易,审计人员一定要时刻注意这个交易的详细情况,并且判断交易双方发生关联交易的分摊政策、定价以及目的的合理性、公平性,进而判断企业有没有发生非常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

综上所述,如果被审计单位出现财务舞弊行为,其审计风险也会大大提高,企业一定要针对财务舞弊的基本特征采取有效的审计方法,有效控制财务舞弊行为,进而最大限度地控制、规避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白文春.审计方法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2012,11(26).

[2]赵勇佳.浅析财务舞弊和审计监管[J].商场现代化,2012,9(11).

[3]陈美娟.企业财务舞弊特征与审计方法研究[J].经济视野,2014,(5).

猜你喜欢

审计方法财务舞弊基本特征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通讯企业财税风险及审计方法刍议
长株潭水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保护修复
审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方法的运用
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分析及启示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
中国古代军队系统管理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