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跨文化外语教学与网络教学相融合教改模式的探究
2016-07-11刘宇红
刘宇红
摘要:课题旨在探索高职高专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融合的途径,积极开辟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新思路,努力探寻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框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系统的设计,选择文化内容丰富的语篇,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文化与语言互相渗透,使学生在文化的语境中,更好的掌握语言。并更新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探究适合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新模式。并采用实用性,可操性极强的网络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做以补充,尤其口语练习能更好的达到仿真练习的目的。通过此课题探寻切实可行的课堂与网络有机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有效的指导教学。
关键词:跨文化;网络教学;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INTRODUCTION
(一)课题研究背景
网络英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随着了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网络教学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优势正在走进大中院校以及职业院校,虽起步较晚,但网络教学所具有的实效性,共享性,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许多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教学系统,但网路教学所开课程的种类,内容,质量方面良莠不齐,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还有一些劣质的多媒体教学一哄而上,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了负面影响。
跨文化英语教学的现状:外语课堂传统教学,教学手段陈旧,只重视语言知识技能即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忽视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所起的积极地作用,即使注重文化渗透教学,也是过多地强调目的语文化的学习,忽视了母语文化对外语教学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过多地强调母语负面的迁移。
从两种教学现状不难看出,各自的弊端,一味的在课堂上大量使用教学课件或单一使用网络教学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减弱,难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鉴于在课堂教学中语言与文化处于脱离,语言教学应该突破语言系统和句子结构本身的局限,发掘语言所能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容,急待找出与网络教学的契合点,本课题旨在探索高职高专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融合的途径,积极开辟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新思路,努力探寻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框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系统的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文化与语言互相渗透,使学生在文化的语境中,更好的掌握语言。更新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探究适合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新模式。并采用实用性,可操性极强的网络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做以补充,能有效改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班容量大,程度参差不齐的现状,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网络教学,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的练习,进行反复的操练,尤其口语练习能更好的达到仿真练习。试图通过此课题探寻切实可行的课堂与网络有机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有效的指导教学。
(二)目标
1.修正目前学院外语教学大纲,使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融合,使学生对目的语文化以及母语文化都有基本的了解。为跨文化外语教学积累实践的经验,努力促使教学研究真正去指导教学。
2.通过分级网络教学,尽可能实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通过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化繁为简,使学生感到易学易练,从而能在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意义与创新点
一方面,一直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研究重在词汇和语法等的研究,外语教学都是以各种考试为重心,而没有意识到语言是一种主要的交际模式,文化构成交际环境,语言和文化应相互渗透,才能进行恰当有效的交际。另一方面,对于大班教学,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急需探究一种可行的教学模式指导教学。许多学者也意识到了目前这种状况。但大多数研究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真正落实到外语教学的一线去实现这一目标的可操作性研究很少,基于这一点,也就是本课题最大的特色就是尽力让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成为一句空话,而是重在探究通过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新型的教学模式具体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研究。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更新了外语教学理念,增强教学实践的可操作性。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搭建起外语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之桥,完善了高职高专公共外语的教学思路,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方法/METHODOLOGY
(一)研究对象
根据我院2014级新生的高考成绩随机选出了入学英语平均成绩较为接近的四个班(200人)为被试者。本实验运用统计学中的整组对比设计方法进行实验,即分1401班(50人),1402班(50人)为控制组,1103班(50人),1104班(50人)为实验组。同时由同一老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施教,即有同一教师对控制组(control group)和实验组(experimental)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及课堂+网络教学模式施教。
(二)使用材料
筛选了高教出版的《实用英语教程》和网络教材《朗文交互英语》作为本实验教材作为试验。同时也采用了归纳整理 、参阅典籍、参与观察、学生调查等方法。
(三)研究过程
1.2014年5月-9月,完成了对相关文献的收集、阅读、整理。根据我院2014级新生的高考成绩随机选出了入学英语平均成绩较为接近的机电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四个班(200人)为被试者。本实验运用统计学中的整组对比设计方法进行实验,即分1401班(50人),1402班(50人)为控制组,1103班(50人),1104班(50人)为实验组。同时由同一老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施教。控制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正常的语言教学中部分也采用图文,声像的多媒体立体教学,实验组采用面授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课上详尽的课堂讲解,课下通过网络教学的个性化自主训练,尽力达到分层教学的目标,突出培养学生听说应用能力。
2.科研组经过多方查阅文献,仔细研究选定实验组将采用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新编实用英语》以及网络教学所用的《朗文交互英语》数字化教材。
3.完善考评方法,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测评方法,评分标准,注重平时学生上机的演练时间,效果,查阅资料以及完成作业的质量等方面的考查。课题组最终结合实际设计出了适合本课题教学实验的期末试题以及检测问卷。既符合我院学生,还要充分考虑到后测试题与前测试题的相关性,本学期期末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后测试题。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比较科学的记录,最终圆满完成课题。
(四)数据采集
本课题的研究是由任课教师在课堂发放,并在学生回答完毕后当场回收,已保证问卷和数据的可靠性。对控制组和实验组学生以试题问卷的形式对跨文化英美文化知识以及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因素方面进行前测,后测,每次给两个组的学生分别各发200份,回收400份,经统计,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100%。经过对比数据的定量研究,并与课堂观察,学习日志与访谈等信息的收集,数据的比对进行多角度互证。
三、结束语/CONCLUSION
一直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研究重在词汇和语法等的研究,外语教学都是以各种考试为重心,而没有意识到语言是一种主要的交际模式,文化构成交际环境,语言和文化应相互渗透,才能进行恰当有效的交际。另一方面,对于大班教学,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急需探究一种可行的教学模式指导教学。许多学者也意识到了目前这种状况。但大多数研究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真正落实到外语教学的一线去实现这一目标的可操作性研究很少,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本课题尽力让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成为一句空话,而是重在探究通过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新型的教学模式,更新了外语教学理念,增强教学实践的可操作性,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搭建起外语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融合之桥,完善了高职高专公共外语教学思路,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建构了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胡文忠.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罗常陪.语言与文化[M].语文出版社,1989.
[3]鲁子问.试论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4]陈坤.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5]Byram M.Cultural studies in foreign Educaition[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89.
[6]Widdowson,H.1988 .Aspects of the ru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language, en Culture and language learning . Triangle,7,pp13-22.
[7]Valette,R.M.1986.(ed) The culture test. InJ.M.Valdes,pp179-197.
注:本课题来自于2014-2016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教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