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青岛市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对策研究

2016-07-11范向伟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青岛市背景

摘要:研究“大数据”背景下青岛市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对策的目的在于了解大数据背景下跨境电商的特点,找到适合青岛发展跨境电商的更好策略。本文介绍了大数据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重要影响,分析了青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特点,提出“大数据”背景下青岛市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对策如下:叠加优势功能,提供平台服务;加强监管,提升电商信用级别与服务品质;多部联动共享数据,改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青岛市;跨境电子商务;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全球普及让当下的地球人已经习惯了通过网络开展日常工作与生活,每点击一下屏幕,网络上就自动生成一条数据。无论是否有意,今天的网民已经成为了“大数据”时代的推手,而海量的互联网数据也日益成为了信息时代商业企业网络掘金的基础和平台。国内互联网企业的龙头老大阿里巴巴仅在2014就已经达到了日成交跨境商贸订单一万笔的记录,成交金额愈三千万美元,而这仅仅是阿里在国际采购直达市场上的交易数额。与此同时,阿里旗下的买家的增长额度已经连续两年维持在七至十倍的幅度。2014年,当西湖的“品学大数据峰会”在杭州召开时,阿里的“掌门”马云就已经断言“中国正在从曾经的IT时代走向DT(Data technology数据技术)时代”。

一、大数据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重要影响

传统做法中,企业了解自身产品销售或消费者对产品的意见态度时使用的数据通常只是来自于生产或销售过程产生的诸多报表类数据。而在网络信息时代中,企业获取数据的渠道扩大到了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途径,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它们的数据来源既有线下又有线上,且涵盖了最前端的生产单位、中间的分销环节以及终端的消费者客户群体。归纳起来,大数据对当下的跨境电商发挥影响的层面主要有外部销售、内部经营等部分。

外部销售层面上,大数据领先于传统企业模式之处在于精确和主动。与传统外销经常采用的“撒芝麻”或坐等上门客的营销手段不同,大数据的应用实现了根本意义上的细分客户群。线下与线上的数据共同构建了消费者最真实、客观,甚至是潜在的心理消费路径,让消费者最实际的购买需求直接呈现在网络上和企业面前。运用大数据,跨境电商能够以最短距离、最快速度对准目标客户开展营销;也能够选择客源数量最大、购买数额最多以及稳定性最好的目标客户;其次,有了网络浏览或购买记录等数据信息,电商在开展广告宣传时能够尽量做到目的明确的精准投放。比如消费者在年龄段、收入层次、购买习惯、消费兴趣、购物频率等各不相同,有了大数据的具体展示,电商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消费维度的差异有选择性地开展广告投入,而不必将有限的宣传资金平均分配到每个消费维度上,由此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广告投放的无效性。

在内部经营层面,大数据的应用能够提升和优化电商的经营、服务、管理水平。比如电商网站在页面构建与内容设置等环节可以充分参考大数据提供的信息,将消费者缺乏兴趣、点击量达不到规定数值的页面进行调整。而消费者在网站上留下的评论等反馈信息更能帮助电商改进经营形式、提高服务质量。而当消费者在网站在产生交易记录后,电商根据大数据详细分析消费者购买与停留的时长、频率等信息,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优惠促销手段将普通客户升级为VIP,或将短暂停留的客户发展成为相对稳定的长期客户,也可对流失的客户开展形式更加多样的促销活动,进而让客户对商家改观等。有了消费者购物与浏览的大数据,电商可以据此开展未来的商品销售预测,例如根据消费者在网络上的关键词搜索频率和数量,电商可以预测是否需要引入特定品牌商品开展销售等。同时,有了大数据在物流环节的资讯,电商可以即时掌握各商品配送点周边道路交通级别、收费情况、天气对商品运输的影响、配送区域半径、市场售价的区域性差异、不同级别销售途径产生的成本与费用、物流环节的人力成本等信息,由此安排区域商品配送额度、选择最佳物流道路,进而实现物流成本低少化和物流效率最大化等。

二、青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特点

作为中国东部最重要的海港城市之一,青岛在历史上的对外贸易发展上就一定维持着相当的繁荣和活跃程度。据2013年数据显示,青岛拥有进出口企业过万家,其中进出口金额超亿美元的企业达110家。在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中,青岛2013年度GDP居第4位,当年度外贸进出口总额为第3位。而青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对韩、日外贸上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

青岛当地政府在跨境电商业务发展上始终对企业持支持态度,早在2005年,当地政府就已经反复发文强调电商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就电商的发展趋势、主要任务等进行了政策性规划,并不断地完善着政府的电商规划体系。

青岛作为国家级的电商示范城市,其在电商与相关领域内的试点包含了电子政务、金卡工程、RFID试点、企业信息交换、工业与信息化融合试点、三网融合试点等内容。2013年度内,当地电商交易额度突破1500亿(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加25%。当地的网络通信、公用信息平台建设持续加速,已经实现了网络融通并信息共享。同时,在遥感、定位、遥测、地理、地质等信息的综合应用下,青岛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已建成,有力支撑了电商运营系统与城市管理系统的运作。当地正在加快网络CA认证系统、网络信用系统等的建设。同时,东北亚通联信息中心和中国电信在北部最大型的数据中心也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与此同时,青岛当地的电商正在越来越深入影响到重点制造业体系中,包括海尔、海信等知名制造企业在内都完成了B2B、B2C、M2M的电商平台建设,其海内外市场快速拓展。而在联动效应之下,服装、家电、橡胶、食品等行业也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电商体系,超百万家中小企业实现了电商平台建设和电子商务应用。

当前,青岛港已经完成了国内最大的EDI中心建设,其物流信息平台也已成型。青岛海关完成了整个山东省“口岸大通关”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成为全国首个率先完成了关区数字化管理的海关。而青岛的“易巴特”B2B电商在全国范围内也是规模第一、会员最多的平台。

2013年度,青岛的跨境电商持续突破历史极值。当地年度进出口邮政快件与非邮递快件数量分别为126.2万件和345.9万件,同比增幅分别为16.5%、20.1%,而其中超过八成是跨境电商交易。当地注册资金在二百万元以上的中小企业中有超六成从事着跨境电商业务,个体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也在万人以上。同时,青岛建成了国内首家中韩跨境电商平台“HTmall”,同时建成的还有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这是目前国内唯一采用美元挂牌、保税交易的平台,也是国内唯一以多币种报价、履约定金结算的交易所。

三、“大数据”背景下青岛市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对策

(一)叠加优势功能,提供平台服务

“大数据”背景下,青岛市发展跨境电商应努力叠加“大数据”及其关联业务共有的优势功能,为大、中、小电商企业提供更为广泛的平台服务。比如与大数据息息相关的“云计算”功能就可以建成海量的网络商品信息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于网络商品的智能化检索,以及更加快捷、方便的电子付款形式。

同时,大数据支撑下的物联网能够帮助电商根据不同区域电商贸易情况有针对性地优化物流模式。比如可以建立“海外仓”。即根据大数据提供的业务额度,视情况在海外建设仓储设施,实现商品的批量跨境运输。“海外仓”模式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物流成本,更有助于拓展海外市场。“边境仓”是另一种可选物联模式。也就是在距电商目的国最近距离的国内城市建设仓储设施以降低物流成本。这种模式对于大数据的依赖更为直接,必须事先精心衡量大数据提供的成本与费用信息,再确立是否需要采取此种方法。

此外,有了大数据的信息共享机制,不仅是既有的大型企业能够从跨境电商行为中获取遍及世界二百多个国家广阔市场的经济利益,而且为中小电商企业甚至微商企业提供了更多面对海外客户的机会。这样的机遇能够极大地促进青岛当地及其周边乃至国内其他区域电商经济的活跃度,对于实现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二)加强监管,提升电商信用级别与服务品质

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网络事务当下正在越来越快速地激发着国内跨境电商的发展潜力,但是,这些新生事物的快速生长与监管体系的建立和管理力度的相对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电子商务犹如一柄“双刃剑”,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假冒伪劣甚至欺诈的行为。加强监管,提升电商信用级别与服务品质不仅是当下惩处不法商贩、整顿市场秩序的必须,更是实现跨境电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青岛作为跨境电商发展速度位居国内前列的城市,应当充分运用大数据提供的海量信息,结合相关的网络知识与技术,强化对跨境电商的信用与安全监管。比如建立跨境商品的标准化识别码制度,在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大数据和云计算基础上,建立健全电商信用级别与政府监管共有的平台,并可视情况在其上叠加B2B、B2C、C2C、M2C电商平台,以及投融资平台、物流服务平台等等组合了大数据与云计算的“云”平台,实现既有电商云服务,又同时具备政府监管能力的综合性统一服务平台系统。当交易和监管得以同步进行,就能够实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内的跨境电商信用等级评定与信息安全共享机制,这不仅能够促使跨境电商行为更加规范,而且同时具备了为跨境电商提供更广泛服务的功能。

(三)多部联动共享数据,改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

包括海关、税务、商检、外汇等多个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加强对跨境电商的监督管理工作,在包括注册、许可、应急、稽查、执法等各环节实现联动和数据与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大数据结合云计算等网络技术,对不同时间段内的跨境电商活动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潜在的风险隐患,例如建立假冒伪劣追踪、溯源系统;协助进行搜索与专项治理行动;通过大数据调查跨境电商的交易、支付、物流等数据项目,发现其中违反市场竞争规则的行为等。有了大数据提供的信息支撑,监管机构得以有机会改变传统以事后处理为主要监管手段常见的弊端,而不断加强事前预防、预警,将隐患排除在萌芽状态。这不仅是完善政府监管行为的重要方式,更能够大力促进跨境电商行为的规范,使其生存与发展道路更加顺畅。

四、结束语

“大数据”是互联网与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的融合结果,以“大数据”为背景的跨境电商是当下中国最为活跃的商品交易模式之一。青岛作为国内极其重要的海港城市,其在跨境电商活动中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大数据”背景下,青岛发展跨境电商除了充分利用既有的优势资源外,还应在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技术的帮助下,不断加强跨境电商的监管管理。利用大数据实现对跨境电商的信息服务与监管的同步进行既是当下行业转型升级的良好助益,更是促进跨境电商自身提升品质、实现长期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孙蕾.王芳.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5(3):19

[2]孙艳艳.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15):8

[3]周嘉娣.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中国商贸,2013(34):22

[4]王清.eBay外贸电子商务逆势增长[J].进出口经理人,2012(12):60-61

作者简介:范向伟(1982-),男,汉族,山东招远人,所在院校:青岛黄海学院,职称:讲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与经济统计分析。

猜你喜欢

跨境电子商务青岛市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我国跨境电商贸易平台商业模式探析
青岛市关工委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