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2016-07-11邵娜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

邵娜

摘要:中国正在逐步深入利率市场化,继去年央行五次降准后,2016年的首次降准最终在2月份最后一天落地,由此可见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利率能起到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它能够将资金引导流向市场中最有效率的部门,所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市场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加快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竞争方式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1

一、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商业银行产生的风险

(一)存款与贷款之间利差变小

目前,商业银行的集中业务在中国依然是存贷款业务,银行利润的80%依然来自于利差收入。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银行之间的竞争非常剧烈,商业银行筹集资本的主要途径是增加存款利率,因此使得商业银行的资本成本增加;与此同时,由于利率市场化也使得市场未来的发展和融资的渠道变得多种多样,因此使得商业银行在大型优良信贷客户面前讨价还价能力有所降低,最终导致了狭窄的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利息差额。从国外的经验可以看出,美国、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在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以后,银行息差大幅减少。因此会严重影响银行的获利能力。

(二)利率风险加据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由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来决定市场利率,所以利率会随着市场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导致利率风险增加,利率风险是指使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这种损失既包括资产也包括收入的损失。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市场利率不仅由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来决定,还会因为外部环境而改变。我国商业银行所存在的利率风险包括: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基准息差风险。

(三)利率定价难度增加

商业银行的定价机制关键是指3个部分:央行基准利率的确定、公司与银行之间存款贷款利率的决定和内部资金相互确定价格。首先,利率市场化导致基准利率作用不完善,短期市场资金的需求与供应的平衡不能够由基础利率体现出来。其次,我国很长的一段时间对利率进行控制,商业银行没有权利关注利率定价的问题,商业银行只能够接受利率并执行此利率,在利率定价方面认知不高,不能正确合理的对利率进行定价。最终,商业银行不完备的内部资本转换定价机制,加大了资本在内部的损失。总而言之,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中屹立不倒,最重要的是合理的确定利率的价格。

二、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商业银行产生的机遇

(一)促进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型

在利率市场化的逐渐加深下,我国商业银行也会出现很多的风险,这里面最突出的是利率风险,所以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加剧了。因此商业银行着手对经营理念进行创新。增强内控建设和风险意识,培养更加专业化的技能,使银行能够成为自己主宰经营、自己负责亏损并能自己承担风险的市场经济主体。

(二)增加创新机会

稳定的利率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是不利的,因为会使其丧失实际的存在价值。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提供了环境,从国外等发达国家的借鉴经验来看,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产生了许多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与此同时,产品的完事和服务的创新也对利率的逐渐放开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有效打击“影子银行”

随着不断深化的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因此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制定资金价格可以依据客户的风险状况,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得到各大商业银行的关注。与地下银行相比,正规商业银行在资金实力、服务多样化和专业化上来讲,都具有优势。如果去除对利率的管制,中小企业则会更愿意选择正规的商业银行,而不会通过“影子银行”融资。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一)拓展中间业务,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主要利润来源是利差收入的这种经营模式是难以继续维持的,商业银行应重新定位客户市场,积极开展中间业务,完善客户分布结构。中间业务采取的收费方式主要是手续费,所花费的费用较低,额外的附加值较高,因此能够避免利率风险。储户的需求已不是传统的存款贷款等项目了,银行必须加紧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提供多种多样的理财产品,让储户享受多种多样的服务比如对资产进行管理、提供财务方面的顾问、代买保险等,增加除了利息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

(二)加强利率风险的管理

商业银行要详细的制定风险管理战略,完善利率风险的管理模式,加强预估和探究利率走势,通过正确的方法来测度利率风险,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挖掘统计数据以满足金融产品、服务定价、市场风险管理的需要。同时建立合理定价机制,由于对利率放开限制的影响,银行获得了对于存款贷款的定价权。但是,我国对利率实行了很长时间控制,因此中国银行对于利率控制制度下利率的定价方式早已习以为常了,因此银行要发展定价机制是困难重重。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建设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完善存贷款定价机制、授权定价机制和服务定价机制等。在监管制度方面,总行会给出适用于全行系统的基础利率,各银行分支机构在总行给出的基础利率上,在合理的范围内自由浮动。

(三)完善存款保险制度

相比于国外的利率改革,我国的利率改革起步较晚。外国关于存款保险制度的探索,发现商业银行要上缴特定比例的准备金,一旦银行的财务出现问题,存款保险机构就会来挽救银行的信用和声誉,使金融秩序得以稳定。另外,中央银行也会利用三大法宝如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再贴现率和再贷款率等来调整商业银行的利率,从而使市场能够继续稳健的增长下去。

参考文献:

[1]刘金山,何炜.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测度:观照发达国家[J].改革,2014,10:20-27.

[2]刘欢.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3]韩娟.利率市场化对A银行的影响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4.

[4]申君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基于SWOT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17:103-104.

[5]刘欢.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