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关问题探析

2016-07-11刘岩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会计核算事业单位现状

刘岩

摘要:事业单位是我国国家机构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经营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而不是纯粹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事业单位的发展受到其自身财务状况的影响,财务状况的改进需要从会计核算工作入手,因此事业单位了解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将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一点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问题;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一、事业单位相关内容介绍

事业单位与一般的企业法人不同,它是国家机构的分支,其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以政府职能和公益服务为宗旨的公益性单位,依法设立,一般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日常经费来源主要是通过财政支持获得,部分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准入的服务活动获取部分收入,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可知,事业单位通过准入的服务性活动获得的收入只能用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活动中,不得用于管理层或者是事业单位职员分红。

事业单位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独立的组织机构和办公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具有服务性、公益性和知识密集性等特征。由于事业单位没有获取经济利益的需求和驱动力,因此事业单位在开展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时对成本控制和效益管理缺乏动力,也没有重视资金管理和运营的重要性,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健康运行的作用,没有会计核算意识。事业单位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就要重视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了解自身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根据相应的问题采取及时的解决措施。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分期假设不合理

按照我国现阶段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情况可知,我国事业单位一般采用公历1月1日到该年的12月31日作为会计核算年度,除了会计核算年度,还有会计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时间段比较多。根据我国行政体制可知,事业单位的预算需要根据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结果开展,每年的人民代表大会于当年的三月份召开,因此事业单位往往是在三月份提交财务预算报人大会审议,审议通过之后再执行会计预算。各个事业单位需要执行审核通过的预算,但是按照会计核算年度的时间可知,事业单位将近有三个月的时间无法执行预算要求,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不够全面,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不够强,无法完整反映该年度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

(二)会计凭证的真实性较差

会计凭证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记账工作较粗,记账凭证填制没有根据规范要求开展,导致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不符。同时,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填写的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上重点内容不符,导致会计凭证的额填制违背真实性原则,降低了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其次,部分事业单位的记账凭证填写过于简单,无法全面反映该业务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内容,导致报账和记账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会计凭证无法清晰体现业务的真实内容。再者,部分事业单位没有严格执行会计报销制度,没有规范会计核算程序,没有核对报销单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会计人员工作受到主观情感因素的干扰较多,报销工作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

(三)三公经费和奖金发放等违背了准确性

部分事业单位三公经费隐藏问题比较严重,比如业务招待费列支虚增,虽然政府出台了关于三公经费限额的规定和整治措施,但是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仍然将三公经费隐藏于“管理费用”或者是“其他费用支出”等会计科目中。同时,部分事业单位将业务招待费归入内部食堂费用成本之中,因此三公经费的实际数额难以被准确的反映出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降低。其次,部分事业单位的奖金发放比较随意,奖金发放的数额没有上限。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单位性质和业务实际开展情况来选择单位奖金的发放金额和发放方式,但是部分单位没有根据国家规定的奖金计提方式和发放方法的要求出发,各个事业单位的奖金发放金额差距较大,不仅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还金地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同类事业单位无法根据会计信息进行类比,进而同类事业单位的优化效应降低。

(四)忽视了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和无形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事业单位发展的稳定性和潜力。但是部门事业单位忽视了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存在着固定资产购置和管理不当等问题。比如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经费开支较大,没有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购置相关固定资产,资产购置比较随意,没有完善的资产上报审核机制。同时,部分事业单位没有严格控制资产购置经费支出,经费开支虚增等现象严重,资产购置流程不透明,滋生了腐败问题。其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资产闲置和资产加速折旧速度较快,资产使用效率降低,而且部分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和折旧计提制度不完善。再者,部分事业单位没有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会计核算工作缺位。目前较多的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核算的摊销方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无法形成合理的摊销方式,因此各个单位的无形资产摊销科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无形资产的实际摊销情况难以被准确反映,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

三、事业单位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合理调整会计核算分期

事业单位要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就要重视会计预算计划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会计预算制度和计划为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对规范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事业单位可以合理调整会计核算分期,可以适当调整会计核算年度,实现与预算核算相衔接,保证会计核算分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全国人大会议时间将会计分期进行划分,实现整个会计分期,以便可以更加全面完整的反映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为后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其次,事业单位应该完善会计制度,根据国家改革和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要求对会计账务处理进行细分,可以根据事业单位实际业务情况调正会计科目分类,使得事业单位经济行为更加有效。

(二)规范账务处理流程,提高记账凭证的真实性

由于事业单位具有的行政特殊性,因此其账务处理工作比较复杂,账务处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因此事业单位要想提高记账凭证的真实性,可以适时规范账务处理流程,要明确账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了解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根据实际工作内容的要求出发,提高账务处理工作的严谨性,完善账务处理核查机制,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账务处理流程的合理性和透明性进行定期稽查。其次,事业单位应该重视记账凭证的真实性,要求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重要信息和内容的统一,以便记账凭证可以全面反映业务内容。事业单位要做好会计核算,同时要保证记账凭证的完整性,防止出现记账凭证信息随意填制、随意更改等现象,以便提高记账凭证的真实性。

(三)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外部监督

针对三公经费虚增和奖金发放随意等问题,事业单位首先应该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设置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要做好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工作,加强岗位之间的监督作用。同时,事业的单位应该实现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职能的分离,加强内部控制。其次,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外部监督的作用,社会公共和投资人作为外部监督的主要力量,应当认清其身负的责任,要加大对事业单位的关注度。再者,事业单位要重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增强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可以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再教育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同时,事业单位的管理应该强化集体财务管理意识,对各个部门的职能和分工工作进行协调,以便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绩效。

(四)重视资产管理,完善资产审批制度

事业单位应该在购置固定资产之前对资产的成本、使用价值和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在日常资产管理中,应该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和维护,建立健全的折旧制度。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保证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根据各个部门的业务特点和性质购置固定资产,同时在会计科目设置上可以设置 “累计折旧” ,对固定资产实行折旧。事业单位还应该重视无形资产的特殊性,应该根据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来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同时可以根据无形资产的投入成本将其在有效期间进行摊销。

参考文献:

[1]潘宗玲.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与计量浅析.财会通讯(综合·上),2010(2).

[2]刘美艳,邵亚男,王昕,刘浼华.行政事业单位涉税业务的会计处理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18).

[3]郭玉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4)

[4]薄云霓.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探讨[J].商业经济,2010,(14).

猜你喜欢

会计核算事业单位现状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