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2016-07-11周博
周博
摘要:我国现阶段混合所有制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改革中也出现了传统产业和制造业出现产能过剩,国有企业出现运营效率低和回报水平低,非公经济的发展遭遇瓶颈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确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丰富国企改革的混合模式,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混合所有制的模式,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等措施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对混合所有制的认识更加深化,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正确选择。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发展的现状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凸显。为方便研究,现将我国2012年底和2014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对比。
1.混合所有制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规模以上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从2012年底的90566个增长到2014年底的110162个,增长率为21.6%;资产总额从 2012年底的338404亿元增长到2014年底的462913亿元,增长率为36.8%;主营业务收入从2012年的36054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458678亿元,增长率为27.2%;利润总额2012年的25885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9551亿元,增长率为14,16%。而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述四个指标增长率分别为9.9%、24.5%、19.1%和10.1%,远远低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速度。
2.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12年,规模以上混合所有制工业企业数量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26.4%;资产总额占到44%;主营业务收入占到38.8%;利润总额占到41.8%。到2014年,上述四个指标分别上升为29.2%、48.4%、41.4%和43.4%。
3.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逐渐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从2012年到2014年,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数量、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12年两种组织形式企业数量占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的82.3%,到2014年上升到87.5%;资产总额从2012年的80.1%上升到2014年的84.8%;主营业务收入从2012年的78%上升到2014年的81%;利润总额从2012年的80.1%上升到2014年的84.8%,利润总额占的比重基本不变。其数量和金额的增长速度都高于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整体水平。
二、我国现阶段混合所有制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传统产业和制造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约束性因素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传统产业和制造业部门出现了普遍性产能过剩,在新兴产业领域,还没有出现重大技术突破,产业组织模式的系统性变革仍在酝酿过程中。这种步入“新常态”的经济形势给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压力,构成了一种系统性风险。
2.国有企业出现运营效率低和回报水平低的“双低现象”。我国国有企业经过十年发展呈现出国有资产规模庞大但运营效率、回报水平低下和流动性差的状态。当前,我国既面临国有垄断大企业的改革问题,又面临竞争性领域小企业的改革问题;既有实力强的国有企业加快“走出去”、参与国际化竞争和应对国际商业规范的挑战,也有为数不少的困难企业包袱重、效益差和难以为继的“脱困”压力;既有企业层面的管理与制度创新问题,更有国资管理体制机制层面的制度创新问题。
3.非公经济的发展遇到了“天花板”。民营大企业的市场空间受限,企业组织管理和公司治理体制跟不上企业规模扩张步伐,导致了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措施
1.确定可供混合的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是要把国有企业全部民营化、私有化,而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产权结构调整,来促进国有企业体制机制的转换,增强国企的活力与竞争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制定出统一的、相对清晰的负面清单。
2.丰富国企改革的混合模式
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形式主要为并购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等几种方式。随着本轮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力度推进,未来改革的方式应该会更加多样化,改革将向纵深发展。除了继续推动并购重组和引入战略投资者外,国企集团的整体上市将会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而管理层和员工持股也可以逐步推广,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种方式。
3.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混合所有制的模式
非公经济主体进入国有企业,实现混合所有制可以有多种模式。一是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融资租赁、收购闲置资产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重组上市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发股票。二是非公经济主体可以与国有资本共同出资设立股权投资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上市、重组整合、企业并购,共同投资战略新兴产业、创新性和孵化期等高收益、高风险业务。三是非公经济还可以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如非公经济参与国有企业重大改制重组、重大改革创新、重要产业提升及重点关闭退出等项目。
4.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
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是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首先要深化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推进董事会改革。其次,在企业中建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尤其是要取消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行政级别,使其转化为“职业经理人”。再次,完善管理和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防止和纠正内部人控制。
参考文献:
[1]新华北京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1/15/c_118164235.htm。2013年11月15日.
[2]汤建军.从经营国有企业到管理国有资产——国企改革 30年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创新[J].新疆农垦经济,08.
[3]陈伯庚 张永岳新公有制形式的新探索——再论混合所有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2004.
[4]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M].中信出版社,2014.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5/indexch.htm.
作者简介:周 博(1982-),男,汉族,西安航空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