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二)

2016-07-11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旧版商科暴雪

买本教材需要1 000多块钱

在美国,学费是不包括教材费用的。课一选下来,首要的事情就是买教材。

一般来说,教授会在课程设置里指定某本书的某个版本,而且通常要的都是最新版。教材的来源无外乎书店,或者网购。我们常上Amazon,因为书比较全,寄得也快。

但是有时教授要的书版本非常新,新到网上无处可寻时,就得想想别的办法了。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我们专业的必修课Marketing Management(市场营销管理),上课的Harrell教授正好是他要求的教材的作者。选好课以后,我在Amazon上找不到他要的2012版教材,正好又看到2010版的二手书只要5美元,就随手买下来,并发邮件问Harrell可否用旧版。他很和蔼地回信说不可以,新的教材里加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并告诉我2012版教材可以在学校的书店买到。

正好那两天是周末,学校书店不开门,2010版的书又很快到了,我就把第一章先看了看。Harrell教授非常有商科教授的气质,风度翩翩,每次都是穿着正装拿着咖啡来上课。在第一节课上,他再次强调了新版教材的重要性,要我们务必人手一册。

针对新版教材的价格问题,Harrell这样分析。“有的同学可能会说,150美元买一本教材有点贵。但是想想,你们平时喝一杯咖啡3美元,150也就是50天,两个月左右、每天一杯的咖啡钱,这样平均摊下来也就不算贵了。而且,这学期课上完以后,你们还可以把教材卖回书店。学校书店对于可用的二手书的回收价格是半价,也就是说,如果你们期末后卖书,你实际上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咖啡钱。”

不愧是商科教授,一分一厘都给我们算得非常仔细。尽管刚从国内过来,150美元的书对我们来说可谓天价,但是听了这一席话,很多同学课后还是去书店买了这本书。一方面是觉得反正可以退,另一方面是觉得不就是一个月的咖啡钱嘛。

我向一个同学借来新版书,仔细地看了看第一章。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本新版书和我的旧版书的第一章内容几乎无异,唯一的区别是,在某一个案例里,旧版书上的“iPod”,新版上换成了“iPad”,并且配有醒目的图片,乍一看真的非常与时俱进。再对比了一下章节目录,发现也是相同的章节内容改变了一下顺序放在了新版上。

本来有点想买新版书的念头就这样被扼杀了。我用这本5块钱的旧版书预习,上课,复习,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所有新版书上有的,旧版书上也有。

想想也是,2012版和2010版之间,相隔不过两年。虽然说商场上风云瞬变,但是老的市场概念不会大变(因为也没听说近几年商科又发现了新的规律或概念,如果有,肯定举国皆闻),会变的无非是举的一些案例。但事实证明,这两版之间,连案例都没有换过一个。

自此之后,买教材时,我们总会先找找有没有前一个版本的。在美国,新版一出来,旧版立马不值钱。这样以旧换新,省下的少则几十美元,多则上百。对于我们穷学生来说,确实是新版地狱,旧版天堂。

对故土最大的思恋源于味道

留学生都知道,国外寒假放的是圣诞节,春节向来是没假的。

圣诞节是美国人的大日子,在一阵沸反盈天的热闹之后,便迎来了冷清的春节,彼时,圣诞节的各种装饰都已经被拆得差不多了,走在街上也很少再有节日的气氛。相形之下,春节显得多么的弱势。

中国结,大红窗花,还好唐人街的中国超市里也能买到这样的“年货”,我们早早地把它们买回来挂在家里。临近春节,大家见面的问候语都是,春节怎么过。

春晚在国内一向是被鄙视的对象,但是在美国,能和春节沾上边的一大事物就是春晚了。用一个同学的话来说就是,不看春晚都不知道现在国内流行的是什么。早早地提前几天在网上搜好地址,准备好小零食,一到早上8点就赶紧开始看(密歇根所在的是美国东部时区,和国内相差12个小时)。我们笑言,平时上早课都没见过这么积极的。一年就这么一次啊,不积极能行吗?

很清楚地记得有一年春节前夕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雪,以至于学校不得不在春节当天停课一天。MSU上一次因为暴雪停课是在1953年,足以证明去年那场雪有多大。为此大家欢呼雀跃,相互道贺“暴雪兆丰年”,感谢老天爷的恩赐,并说好大家各自在家看完春晚、打电话回家拜完年,然后一起去学校那个号称排名全美前50的餐厅大吃一顿当作年“夜”饭。结果,57年一遇的雪不是浪得虚名的,直接把道路堵了公车停了连餐厅物资都供应不上,关了。

作为能和春节沾上边的另一大事物年夜饭

(准确地说应该是年“午”饭)泡汤了,大家都非常怨念。好吧,那我们就在晚上吃真正的年夜饭吧。

于是大家架起锅子准备好菜,三下五除二,一个火锅就出现了。暴雪天,围在桌边,热锅里扑腾扑腾地煮着美食。看着春晚重播,吃吃喝喝,有说有笑,恍然以为自己其实还在国内,和家人一起过着真正的年。

不过,也有勤劳的教授会来“骚扰”我们的年夜饭。有个同学正好在那天晚上有课,学校要求停课,那门课的教授想出的招就是大家来个网上讨论课。建好一个群,话题摆上,要求呈上,即使是暴雪天又奈我何?整个“上课阶段”,教授都在群里察颜观色,看到名册上哪个名字没有发言或发言不积极就问上两句。那个同学一边吃着火锅,一边还要不时用笔记本参与讨论,无语凝噎。当然,这样的小插曲是影响不了我们过新年的气氛和心情的。

其实不止是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什么节都是远离国内的过节气氛自己在这边过,都会应着景买上月饼,包上粽子,或准备好相应的食物,大家热热闹闹地吃喝上一场。

离家的游子,对故土最大最深的依恋,永远来自于熟悉的味道。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旧版商科暴雪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互联网+”商业模式变革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遗失声明
THE LOOMING STORM
《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中国留学生扎堆商科热度不减理性回归
“突降暴雪快出动,彻夜清除保畅通”等十二则
百年暴雪袭击美国东部
华盛顿进入暴雪紧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