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016-07-11许桂花

考试周刊 2016年51期

许桂花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很多中学生都怕写作文,习作时常感到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即使勉强凑合成篇,也干瘪无味、空洞无物, 对写作没有兴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作文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让作文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 目标确立 写作过程 写作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先生的话精辟地道出习作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让作文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据此,我们认为,中学写作教学从目标的表述、写作过程、写作评价等方面着手,让写作回归生活的本来状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所倡导的写作过程是生活-思考-写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作为知识(写作的技巧技法)的权威参与,而是作为生活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拥有生活,拥抱生活。

一、目标确立走进生活

因为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归,我们提出目标表述体现生活,引导师生共同与生活展开对话。

下面是我们为中学写作教学设计的一组目标,在大目标下分列每次写作教学的具体目标。

1.开启你的爱心:体察万物——用爱心抒写生命。

2.品味家庭生活:一笑一颦总关情——父母亲人。

3.感受校园生活:走近教师,走近同学,观察学习环境,观察学习活动。

4.体验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现状,参与社会活动,评说社会热点。

5.课本阅读:文海拾贝,言语品味,整体感悟。

6.名著阅读:了解和亲近大师,阅读名著,揣摩体悟。

7.亲近自然:人与植物,人与动物,人与环境。

8.认识自我:自我的烦恼,自我的肯定,自我的挑战,自我的展望。

9.丰富自我:学会关心他人,感受自然节律,触摸身边的文化,天下事,事事关心。目标的确立要保证写作指导能够顺着生活写作的方向。

二、写作过程走进生活

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思考、腾挪的自由,这是写作生活的真实状态。打破那种在时间上一个小时左右、在空间上固定在教室完成一篇文章的做法。几乎每一次写作都是一个活动系列,使每一次写作都成为学生生活的强烈的印记,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前面所说的“品味家庭生活”中的“一笑一颦总关情——父母亲人”的写作,按照传统的做法,出一个类似“父亲”“父辈”之类的题目,在教师稍作指导后,学生通过回忆当堂完成作文。

学生写作的做法是:1.找一张父母亲的老照片,询问父母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境下照的,让他们讲讲那个时候发生的与父母亲有关的故事;2.询问父母亲的长辈和兄弟姊妹,了解在他们心目中父母亲的情况;3.给父母亲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为某种原因而使父母亲造成伤害的愧疚;4.写作。对象是父母亲;可以记述事件,可以表达情怀,可以议论观点;题目根据自己的体验确定。这一系列的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删调整。这样的一次写作,不仅仅是完成一篇作文,更是通过写作让学生与父母展开心灵的对话,写作水平随着生活内容的加深、学生人格的成长而不断提高,写作兴趣大大提高。

叶圣陶先生一再强调学生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曹文轩先生在《我的作文观》中,针对当前中学生作文中大量背离生活实际的现象,疾呼学生作文要“回归自我”。走进生活作文的目的就在于此。

三、写作评价走进生活

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让学生的作文拥有真正的读者,拥有更多的读者。如何实现写作评价走进生活?我们总结如下几条:

1.张贴。打破狭隘的交流空间。具体做法:在作文后,教师把学生的作文张贴于教室,学生(教师也在一定情况下参与)可以任意取看,自由评说,互相交流意见。通过张贴学生作文,让学生表现自我和对作品的反馈期待得到对应的满足,如果这种心理在交流中得到满足,就会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创作欲望,成为学生写作的一种重要的动力。尊重每个学生的每一篇文章,让每篇文章都有更多的人参与交流,这是以张贴方式进行作文评价的目的。张贴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生活。

2.互改。学生以读者身份介入作文评价。让学生以自己的眼光评判别人的作文,在评价别人的作文时,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从而培养写作的读者意识。在互改过程中强调两方面的合作,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教师引导下可以通过同座改、分小组改、班级张贴共同改等方式相互启发、共同进步。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对学生而言,老师在批改作文时作为一位读者并在需要的时候给予合作比处处找语病的审阅者更有帮助,因为写作的真正目的在于交流。

3.学生作文结集。生活真实情况是,写作往往是为了竞赛获奖或发表,发表文章使自己的心灵释放有了归宿。如何体现这种生活的真实,最好的办法是在刊物上发表学生的文章,但这是有限的,一种简便的做法是给学生作文结集,可以一学期一集;可以个人结集,也可以集体结集。这样,学生写作便有了投稿的体验,这是每一位作者拥有的生活体验,这种生活体验应当让学生拥有。

写作评价走进生活的做法还可以直接渗透于写作过程中。比如在节日时,寄给老师、父母、好友的贺卡,自己制作,并写上富有创意的、具有真情实感的贺词,等等。

让作文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离不开生活。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充满情趣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