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虎斗 俄罗斯T—90AM与乌克兰T—84M主战坦克比较谈

2016-07-11Blitzkrieg

现代兵器 2016年7期
关键词:炮塔坦克导弹

Blitzkrieg

众所周知,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苏联解体之前,二者均为红色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相比前者,后者的领土面积、人口、资源丰富程度都处于绝对劣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乌克兰高度发达的军事工业在某些领域不逊于甚至超过了俄罗斯。由于东部与俄罗斯接壤,因此乌克兰东部地区的主要民族构成为俄罗斯族,主要语言为俄语。自2014年2月以来,由于复杂的国际关系,乌克兰全国陷入了长期的严重动乱之中,其东、西部地区的幕后分别受俄罗斯和西方的大力支持。毫无疑问,冲突造成了双方严重的人员和物质损失,并持续到了今天。作为两个举足轻重的军事强国,俄罗斯和乌克兰武装力量的先进装备已经在烽火弥漫的战场上狭路相逢,于激烈对抗中一较高下。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俄、乌陆军坦克装甲车辆之间的角力和厮杀。目前,俄罗斯最彪悍的主战坦克为经过重大改进的T-90AM(最新式的T-14“舰队”刚刚在2015年5月的红场阅兵上正式亮相,尚未正式装备),乌方则为T-84M“堡垒”。两强相争,必有一伤。下面,笔者从技术层面出发,比较两款经典战车的各项性能,以饕读者。

火力 T-90AM傲视群雄

T-90AM 坦克目前仍然采用双向稳定的2A46M-5型125毫米滑膛炮,为2A46型坦克炮中的最新改进版。与2A46M滑膛炮相比,2A46M-5滑膛炮的射击精度提高了15%~20%,射弹散布率下降 41%。发射穿甲弹时,其身管寿命高达1000发。在自动装弹机的配合下,其最高射速为10发/分。

俄军现役坦克配备的穿甲弹有贫铀和钨合金两种。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军装备的是3BM46穿甲弹(它的装备导致之前的3BM42型被批准随同 T-90S出口,不然出口型则是 3BM32型)。3BM46型是在苏联时期开发的,基本上与同期的美制M829A1穿甲弹类似,其穿甲厚度从3BM42型的600毫米提高到650毫米以上(射程在2000米时),并开发出了贫铀和钨合金两个系列,但俄军配备的穿甲弹还是以钨合金为主。相比之下,这两种穿甲弹的威力都优于美制M829A1。1999 年前后出现了3BM42M,2001年出现了3BM42DU,这两种穿甲弹都是3BM42的改进型。在2000米射程上,前者穿甲厚度为700毫米,略微低于M829A2。而后者的穿甲厚度已接近800毫米,略次于美国现役最好的M829A3穿甲弹。由于生产线等都无需大的改进,俄军得以在较低的成本下大量装备部队,使得俄军坦克作战能力与西方最先进的水准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好转,一些重要军工项目也重新注入充足的资金。2002年前后,更先进的3BM48穿甲弹被开发出来,它可以同美制最先进的M829A3穿甲弹相媲美。2006年年初开发的3BM50穿甲弹是在3BM48基础上改进的。据俄军方测试后称,射程在2000米时,穿甲厚度可达900毫米左右,可以击穿世界上大部分现役主战坦克的前装甲。2008 年年底开发出来的3BM52 被俄罗斯称为新型穿甲弹,但西方专家认为应该是3BM50的改进型。其穿甲威力目前没有公布,但西方认为应该有950毫米左右。目前西方还没有类似的穿甲弹,可以说俄罗斯把2A46系列坦克炮的威力已开发到极致。

俄罗斯破甲弹方面的开发进度明显不如穿甲弹,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3BK25破甲弹,在2000米射程上的破甲厚度接近800毫米,可以轻易摧毁安装有附加反应装甲的新一代主战坦克。目前,3BK28破甲弹研制进展仍没有消息,据称还在测试中,在2000米射程上的破甲厚度接近900毫米。

2000年初,俄罗斯为主战坦克研制了全新的9M119M 制导武器系统及与之配套的3UBK20M 炮射导弹。这种经过重大改进的炮射导弹拥有串联式战斗部,可以击穿拥有爆炸反应装甲的主战坦克。导弹全重达到了30千克(3UBK20为 24千克),最大射程为5500米(3UBK2为5000米),最大射程飞行时间不超过15秒(3UBK20为17秒)。战斗部采用了二级串联式空心装药结构,长度几乎占导弹全长的一半,这种设计大大增加了战斗部的装药量。导弹战斗部的重量超过9千克,其中炸药的重量就超过3千克。俄罗斯测试结果表明,该型炮射导弹的破甲厚度为850~950毫米,完全可以在超远距离上对主战坦克构成严重的威胁。2005年,9M119M 制导武器系统和3UBK20M 炮射导弹都已装备在T-90A上。

T-90AM安装了T系列坦克中最先进的现代化火控系统,采用了新一代数字式弹道计算机,使火控系统拥有更强的解算能力,可更加快速、准确地处理各种信息。车上安装的热成像瞄准镜属于光电热成像系统,它与火控系统协同工作时,能够实现视场双向稳定,并利用热成像通道观察地形和操控武器。昼夜间在开阔地形上对坦克目标(侧投影)的识别距离为3000米,可在-50℃~+50℃的气温条件下工作,能够在任何气候条件下正常工作,准备时间不超过3分钟。配备自动跟踪系统后,T-90AM在行进间对运动目标的命中精度大幅度提高。研究表明,目标电视自动跟踪系统的采用,使得T-90AM的命中精度比T-90系列其他型号提高了1倍左右。

辅助武器方面,T-90SM采用的是新一代T05BV1遥控机枪,高低射界为-10°~+45°,方向射界360°,射速700~800发/分,拥有两个弹箱,各800发弹药。俄罗斯还为该机枪设计了专用的车长周视瞄准仪。另外,10.5千克重的PKT型7.62毫米同轴机枪装在炮塔内,一次可装弹250发,车内另有备弹2000发。

T-84M主战坦克沿用了T-84坦克的125毫米KBA-3型滑膛坦克炮,该炮是前苏联2A46M-1型滑膛炮的乌克兰改进版,性能比后者提高了20%~30%。该火炮身管装有热护套,中间位置装有圆柱形抽气装置,炮口装有初速度测速装置,膛内采用了铬镀层,因而提高了其射击精度及炮管寿命,该炮的寿命为可发射750发穿甲弹或1000发破甲弹。用自动装填机装弹时,火炮最大射速达到了9发/分,当然也可以用人工装填。

T-84M主炮发射的常规炮弹采用分装式,弹药基数为43 发。与T-72、T-80采用水平放置不同的是,T-84M坦克的炮弹为竖直放置,炮弹弹丸在上,药筒在下位。其中的28 发为待发弹,位于炮塔底板上的转盘式旋转弹仓中。剩下的17发则存放在车内驾驶员身旁。药筒为半可燃药筒,炮弹发射后,金属底由自动装填机抽出,并被放回转盘式旋转弹仓。常规炮弹种类主要有尾翼稳定贫铀脱壳穿甲弹、尾翼稳定空心装药破甲弹、碎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现在T-84M 主战坦克也可以发射乌克兰研制的新一代炮弹,其中一种是新型尾翼稳定贫铀脱壳穿甲弹。该弹可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650毫米厚的垂直钢装甲板,和俄罗斯T-90主战坦克使用的早期3BM42穿甲弹威力基本相同,但是不及后续的升级弹药。另一种是带有贫铀药型罩的三级串联破甲弹,其对均质装甲的破甲厚度约在700毫米左右,和上面提到的新型尾翼稳定贫铀脱壳穿甲弹一样,也能够轻易击毁安装了附加反应装甲的主战坦克。

和T-90AM坦克一样,T-84M主战坦克的125毫米滑膛坦克炮能继续发射由乌克兰生产的炮射反坦克导弹。该型导弹也是分装式的,存放在圆盘式旋转弹仓内,配弹8枚,均由自动装弹机装填(也可手动装填,当然配备炮导弹将减少相同数量的常规炮弹)。该导弹主要攻击远距离的敌方装甲目标及低空飞行的直升机。和发射常规炮弹一样,在战斗中,车辆也可在高速行进中发射导弹。由于采用了新的设计和工艺,导弹采用双重串列战斗部,可有效攻击安装有爆炸式反应装甲和间隔装甲的目标,炮射导弹最大破甲厚度提高到了800毫米。在射程方面则超过5 千米,足以把武装直升机逼出其有效射程,大大减少了T-84M坦克被攻击的危险。

T-84M 坦克安装了比基本型更先进的火控系统,全系统由以下子系统组成:1具炮长1G46M昼间瞄准镜、Buran-Catherine-E 热成像仪、PNK-6车长观测瞄准系统、PZU-7对空瞄准镜、1ETs29M高射机枪控制系统、LIO-V 弹道计算机(带各种传感器)、2E42M武器稳定系统等。火控系统具备动态开火控制能力,在炮长按下开火按钮后,火炮只有在目标和火炮轴向之间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时才会开火。火炮命中精度依赖于目标距离和其他一些因素。由于炮管在战斗中通常都会因为受热不均匀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比如开火后炮管内外表面散热不均匀,阳光照射甚至一侧的横风。这些因素的影响将在很大程度上被炮管热护套降低。弹道计算机在解算射击诸元时还会自动补偿剩余热量对炮管造成的变形,坦克安装了炮口基准装置,它将向弹道计算机输入炮管变形的具体数据。T-84M 坦克与基本型号相比,其火控系统引入了猎-歼机制,车长和炮长都可以控制火炮瞄准和开火,而且无论是哪种攻击模式都具有很高的首发命中率。

T-84M 主战坦克的辅助武器为2 挺机枪:1 挺是安装在主炮右侧的7.62毫米并列机枪,弹药基数1250发。另1挺是安装在车长舱门上的12.7毫米NSVT 高射机枪,弹药基数500发。12.7毫米高射机枪由车长在车内遥控射击,也可以手动射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相比T-84M,T-90AM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的威力明显更强,不过二者的主炮、火控系统和炮射导弹性能基本处于同一档次。因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火力方面,T-90AM主战坦克更胜一筹,具有傲视群雄的资本。

防护 双方难分伯仲

T-90AM 炮塔基体装甲为多层间隙式复合结构(炮塔顶部除外),装甲层(按钢装甲层数计算)一般为3~7层不等。其结构为:钢装甲+特种油脂+陶瓷球+钢装甲+防护内衬。最厚的炮塔前部约为900毫米,炮塔后部也为复合结构,只是厚度较薄。炮塔顶装甲厚度为20~50毫米,这一厚度与T-90系列其他坦克基本相同,为均质钢装甲板。令人瞩目的是,T-90AM的炮塔后部采用了隔舱化设计,该型炮塔尾舱与西方坦克炮塔尾舱在结构上有所区别,除配有爆炸波排放板外,可实现快速拆换。因此即使它被摧毁时,坦克和乘员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还实现了输送装弹模块的后续更换,这些优势是世界各国坦克暂时无法实现的。此外,此种结构型式还能通过模块的更换实现弹药的快速补给。

该型炮塔两侧及后部可防反坦克火箭筒(破甲厚度在200毫米以内)的攻击。据下塔吉尔的乌拉尔车辆厂试验人员介绍,经过大量的实弹射击试验表明,该炮塔的前部复合装甲可有效应对现役120毫米及 125毫米火炮所发射的弹种。

为提高防护性能,T-90AM 车体和炮塔前装甲上安装了新一代,也就是第三代附加装甲模块;整个车体和炮塔都被爆炸反应装甲覆盖;车体前部两侧裙板也安装了爆炸反应装甲。同样的爆炸反应装甲已经安装在T-90、T-90A、T-80U/UM/UM1等坦克上。

镶嵌式“化石”爆炸反应装甲可确保坦克前部装甲抵抗新一代反坦克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弹、反坦克导弹、125毫米坦克炮发射的高爆破甲弹以及从1000米距离外发射的125毫米或120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爆炸反应装甲的钢制外壳可以防7.62毫米轻武器子弹、12.7毫米机枪子弹或炮弹破片引爆。根据俄方公布的数据,爆炸反应装甲块即使被30毫米机关炮弹直接命中也不会引爆,凝固汽油弹的直接燃烧也同样如此。

全套爆炸装甲的重量为3.15吨(包括装甲块焊接点、搭扣和反应装甲块),无需特殊设备和专门技术人员就可安装。乘员需要5.5~6小时更换1 辆坦克上的所有爆炸式反应装甲块(包括拆卸、清洗和安装)。爆炸反应装甲块安装到坦克上后无需特别维护。爆炸反应装甲可有效防御串列式反坦克导弹或串列式穿甲弹的攻击,对类似“海尔法”这样的重型反坦克导弹也有着近100%的防御能力。对动能穿甲弹也拥有良好的防御效果,在测试中甚至能防御俄罗斯3BM48贫铀穿甲弹的攻击,这也意味着西方最新一代穿甲弹在2000米距离上对拥有“化石”爆炸反应装甲的坦克无能为力。

T-90AM车体首上装甲板采用多层复合装甲(钢装甲+特种油脂+陶瓷柱+复合材料层+钢装甲),倾角为22°。根据有关资料,在计算其上安装的镶嵌式反应装甲的情况下,车体首上装甲在水平方向对抗脱壳穿甲弹时不低于800毫米均质钢装甲,对抗空心装药破甲弹时不低于1300毫米均质钢装甲,比T-90 系列中其他型号提高30%左右。车体首下、两侧、底部、后部及上部全是均质钢装甲,厚度分别为70毫米、80毫米、25毫米、50 毫米和20毫米。

除了拥有坚固的被动装甲作为最后防线外,T-90AM还配备了主动防御系统,即著名的“窗帘”光电干扰系统和“竞技场”主动拦截系统。前者属于软杀伤系统。“窗帘”光电干扰系统由安装在炮塔上的激光告警装置、烟幕弹发射器和安装在主炮两侧的光电/红外眩目器组成。在敌激光测距仪照射坦克后1秒钟之内,坦克内的自动告警装置就能向乘员发出警报声,并向威胁方向发射3D17型烟幕弹,3秒钟后就会形成55~70米长的浓密气溶胶云将坦克完全笼罩起来,并能维持20秒左右,从而使敌激光测距仪丢失目标,导致反坦克导弹偏离航向。“窗帘”系统采取全自动或半自动方式工作,能连续运转6个小时。“窗帘”光电干扰系统使T-90AM能抵御各种反坦克弹药的打击,极大地提高了它的生存能力。至于“竞技场”,则属于硬杀伤系统。该系统的原理是通过安装在一个旋转装置中的雷达搜索、锁定、捕捉到正在逼近的炮弹,并确定目标的攻击位置,然后自动发射拦截弹药,在距离坦克三十米远的地方摧毁来袭目标。“竞技场”能覆盖炮塔左右各135°的正面区域,并且当炮塔转动时,防护区域也随之一起变化。“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属于全自动系统,反应时间极短,仅为0.07秒,可以防御现役大多数反坦克导弹和火箭弹的进攻。

T-90AM 坦克采用的其他防护措施包括:高效灭火抑爆系统、集体式三防系统、三色迷彩、热烟幕装置、车体首下安装的推土铲、车体首下装甲上的橡胶板、动力舱上的隔热板、斜向下的排气口、驾驶员后侧的防地雷支撑杆、防原子辐射衬层等。

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对T-84M主战坦克进一步采取了一系列加强防护的措施。首先,为T-84M主战坦克重新设计了更先进的焊接炮塔,这是因为焊接炮塔虽然制造起来比较麻烦,没有铸造炮塔方便,但便于采用复合装甲,故可大为提高抗弹能力,所以现今世界上大多数主战坦克大都采用焊接炮塔。由于采用了新的工艺和新型材料,T-84M坦克焊接炮塔的防护力比T-84 坦克基本型坦克的铸造炮塔总体防护能力提高了约23%左右。

T-84M坦克炮塔前部装甲厚700毫米,车体首上装甲厚度为200毫米,相当垂直装甲厚度约为700毫米。其防穿甲弹与破甲弹的能力比T-84 坦克的复合基体装甲提高约21%,分别相当于600毫米和850毫米厚均质钢板。

T-84M 坦克上安装有最新型“利刃”2附加爆炸反应装甲块,这是乌克兰版的“接触”5改进型。这种新型的附加反应装甲防御空心装药破甲弹和穿甲弹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T-84M 坦克车体前斜装甲板上并排安装有两排这种型号的反应式装甲块,每排有3块。在车首附加反应装甲外面加有一大块整体橡胶护板,使人们从外观上看不到反应装甲。为增强对攻顶式武器的防御,反应式装甲块从护盾上方向后一直延升到炮塔顶部后部边缘,覆盖了整个炮塔顶部。

当该型反应式装甲与 T-84M 坦克的基体装甲结合使用时,其防御破甲弹和穿甲弹的能力分别达到了相当1200毫米与1000毫米厚的均质钢板。这样强的防护力,已令当今世界上大多数现役反坦克武器无能为力了。

为进一步增强T-84M 坦克的防护力,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在T-84M坦克上安装有主动防御系统,名为“卫兵”。“卫兵”主动防御系统由3个关键子系统组成:激光告警器(警告乘员坦克遭到激光制导武器的攻击或遭到激光照射)、红外干扰器和烟幕弹发射器。该系统全重230千克,包括2~4台激光告警接收器、1~2台宽频带红外/干扰发射器和特种烟幕弹发射器及中央计算机。据西方防务专家估计,安装有“卫兵”光电对抗系统的T-84M 主战坦克防护能力,将比不装“卫兵”主动防护系统的T-84 基本型坦克最少高出了3倍以上。如果再加上其本身先进的复合多层基体装甲和第二代附加反应装甲的话,那么拥有“三层”防护系统的T-84M 坦克,其防护能力将跻身当今世界上最先进行列。这也意味着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在大小、形状、重量均不超过T-84型坦克的前提下,已制造出防护水平不次于西方那些体积更大、重量更重的主战坦克。

综上所述,T-90AM和T-84M主战坦克均有着卓越的主/被动防护性能,处于当今坦克装甲车辆中的领先地位。因此,在此方面二者可谓难分伯仲。

机动 二者平分秋色

T-90主战坦克的最初版本搭载840马力V-84柴油机(和T-72相同),而本文的主角之一——T-90AM采用高端改进版的V-93柴油机,最大功率为1130马力,单位功率23.54马力/吨,最高公路时速70千米/时,最高越野时速45千米/时。为了提高动力性能,T-90AM的发动机使用了诸多高新技术,比如:发动机配备了新型燃料设备(喷油泵和喷油器);强化增压器;采用增强型连杆和连杆销耳;强化曲轴箱的结构设计,改善工艺以提高铸造件的质量;曲轴采用表面热处理工艺(渗氮);空气滤清器无需维护并减少了灰尘进入,从而延长了使用期限;发动机额外工作时的信号防护系统更加现代化。其发动机进气口安装有强有力的空气滤清器,可保证坦克在高温扬沙环境下行驶1000千米无需更换空气滤清器。动力舱良好的水密性使坦克可以在无准备情况下涉水深1.8米。

相比初始型号T-84,T-84M 坦克还是保持了良好的机动能力,这主要归功于莫洛佐夫设计局的设计人员为其保留了T-84基本型的6TD-2型6缸对置式柴油发动机。该发动机从T-80UD坦克使用的 6TD-1 型柴油发动机改进而来,前者的功率为735 千瓦(1000马力),而后者达到了882千瓦(1200马力),使得T-84M的单位功率达到了25马力/吨。

T-84 系列坦克之所以没有和T-80坦克其他型号一样,安装一台大功率燃气轮机,是因为燃轮机虽然有着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冷起动性好、体积小、重量轻、加速性好、可使用多种燃料等许多优点,但也有着一些不可克服的缺点如:燃料和空气的消耗远高于柴油发动机、空气滤清系统复杂、大修间隔时间短、造价高等。所以,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仍为T-84 坦克安装了一台传统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

T-84M 坦克的传动装置为液力机械式,该装置具有可靠性高的离合器、液力减速器及制动器,完全适应6TD-2 型柴油发动机特性,保证了T-84M 坦克在各种条件下有最好的机动性。其传动装置有7个前进档和1 个倒档。在无准备的情况下 T-84M 坦克可涉渡水深1.8米的河流,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能潜渡水深达5米。最高公路时速70千米/时,最高越野时速45千米/时,最大行程500 千米,如使用外组油箱,将达到600千米左右。

经过认真比较,世人能够盖棺定论:T-90AM和T-84M两款主战坦克的动力性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存在占绝对优势的一方。

(编辑/笔啸)

猜你喜欢

炮塔坦克导弹
阅读理解专练
神奇的纸飞机(四)
正在发射的岸舰导弹
基于Unity引擎制作塔防游戏
莱茵金属公司将扩展德国“美洲狮”步兵战车性能
超级坦克大乱斗
伊朗新型“克拉尔”KARRAR主战坦克在当地电视台出现
96B坦克的精彩瞬间
发射导弹
坦克新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