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扛大炮 Ⅰ号坦克的自行火炮变型车
2016-07-11木叶君山
木叶君山
I号坦克变型车的种类颇多,除了前面述及的指挥坦克、工兵用车、新闻影片拍摄平台等等之外,还有几种重要的型号,那就是基于I号坦克底盘改制而成的自行火炮。二战期间,装备样式多样的自行火炮是德军装甲部队的一大特色,而这种做法正是始于I号坦克。
西班牙内战中的“德意联姻”
I号坦克的第一种自行火炮变型车并非德军的制式装备,而是来自西班牙内战期间的一段插曲。作为支持佛朗哥国民军一方的德国,向西班牙派进了一批I号坦克,然而它们在面对共和军阵营中的苏制坦克和重型装甲车时却力不从心,2挺机枪的薄弱火力成为其明显的短板。正因为如此,便有了以下令人好奇的故事。
1937年8月8日,国民军阵营中的炮兵司令加西亚·帕拉萨将军请示统帅部:请立即询问德国军事代表团,他们是否有兴趣让在毕尔巴鄂的I号坦克尝试改装20毫米火炮。三天后,这样的询问被转交到了一位名为“桑德尔将军”的德国人手中,这其实是一个假名,其真名就是赴西班牙的德军司令官雨果·斯佩勒将军。
帕拉萨的具体建议是要在I号坦克上改装一种20毫米口径的意大利火炮以提高其作战能力。斯佩勒对此的回应是,鉴于要改装的是意大利火炮,德国方面无能为力。于是,帕拉萨又找到在西班牙作战的意军,后者同意调拨几门火炮用于试制。
那时,国民军已经在尝试为1辆意大利CV.35型袖珍坦克加装这种20毫米炮,改装在8月10日完成。帕拉萨将军提出了进一步改装40辆的请求,这获得了国民军领袖佛朗哥将军的同意。然而在意大利人同意调拨火炮、德国方面对此默许后,帕拉萨立即上呈报告,称把这种火炮装到I号坦克上的前景更好,“虽然目前还没有着手,但已经有1辆坦克即将用于改装测试。”佛朗哥将军立即叫停了CV.35的改装案,转而等待I号坦克的改装结果。
改装于同年9月在塞维利亚的军工厂里进行。机械人员拆除了I号坦克的2挺机枪,打开炮塔的顶盖,在那里罩上一个尺寸加大的顶棚,然后将意大利制造的20毫米布雷达1935型高平两用炮安装进去。这种火炮的炮座设计得紧凑精当,倒是比较适合在改动后塞入体积较小的I号炮塔内。该炮配套使用重140克、初速850米/秒的穿甲弹,在250米距离上可以穿透40毫米的钢板,配合行动灵活的I号坦克底盘,俨然成为一种颇为有效的反装甲武器。
国民军欣然认为这样的武器可以有效对付共和军的坦克和装甲车,便称之为“布雷达”20毫米自行火炮。帕拉萨原本打算第一批至少要改装9辆“布雷达”,结果只完成了4辆,而且再也不会有更多的了。
原因很简单,德国人对这种战地改装极不看好。在西班牙战场上统领着德国坦克的里特尔·冯·托马中校对“布雷达”甚至持厌恶的态度。在发回德国的报告中,他指出这种变型车为了让炮手能够瞄准而不得不让炮塔顶部处于半敞开的状态,而“这意味着让车组成员以一种毫无意义的方式去送死”。受其影响,德国的坦克车组们也纷纷把这种自行火炮称作“致命坦克”或者“死亡坦克”,甚至有人提议,“应该把提议这样改装的人干掉。”
帕拉萨倒是不依不饶,他在1938年1月6日进一步申请改装另外6辆“布雷达”。得悉消息的托马立即上呈一封亲笔签名的信件,要求撤销帕拉萨的动议,因为I号坦克的数量已经严重不足,佛朗哥权衡后赞同德国人的意见。
最后,帕拉萨转而要求获得一批钢化玻璃,用来安装在半敞开的炮塔顶部。西班牙人花费了数额颇大的一笔钱从德国进口了这种特种玻璃。不过,这种“布雷达”20毫米自行火炮已经注定是昙花一现了。
机动对空火力
虽然德军在一战期间就装备了使用卡车底盘的自行高炮,但是二战中以坦克底盘为基础打造履带式自行高炮的做法却直到1941年才开始,或许这是因为德国人在之前的战争中都尽享空中优势的便利吧。
当研制自行高炮的工作开始后,有关方面立即选中了体型最小、自重最轻的I号A型坦克,作为坦克固然早已过时,但它用来搭载包括高射炮在内的其他武器应该还是一个不错的平台。这一次,在自行火炮领域研究颇深的柏林阿尔凯特公司和戴姆勒-奔驰联手,将I号坦克与德军主力轻型对空武器Flak 38型20毫米高炮相结合,制成了二战德军的第一种自行高炮,即I号自行高炮。
工程人员去除了I号坦克的炮塔,对车体适当改制以安装高射炮的炮座,同时在车体两侧安装了可以伸缩的平板,在高炮射击状态时成为供炮手们站立的操作平台。车内除了驾驶员和无线电操作员的座椅,还在车身后部发动机之上的位置设置了长椅专供炮手之用,而车内携带的炮弹放置于驾驶员身后的弹仓中。有研究者指出,I号自行高炮很可能是基于I号弹药输送车改制的,因为这种变型车本来就去掉了炮塔。如果确实如此,那么I号自行高炮就是“二次变身”了。
受制于I号坦克的车身尺寸,I号自行高炮自身的炮弹携带能力极其有限,因此每辆自行高炮都必须加配1辆Sd.Ah.51型弹药拖车,里面放置备用炮弹和备用炮管等。不过,在战场上拖着后面这个“油瓶”总会给行动带来一定的麻烦,因此军方指示将另外一批I号A型坦克改装成专门的保障和弹药补给车,伴随自行高炮行动,对其实施一对一服务。这样的补给车去除了车体的上部结构,代之以几块垂直的有如围墙一般的钢板,人称Laube,意思是“凉亭”。
I号自行高炮一共制造了24辆,相应的,配套的弹药补给车也改装了24辆。这些装备全部被送交到第610装甲弹药补给营,在波美拉尼亚地区完成换装训练后,这个营改变番号为第614(摩托化)高炮营,以下辖3个连(每连8辆自行高炮和8辆补给车)的配置,于1942初开赴东线作战。老实说,这些自行高炮在战场上打飞机的机会并不很多,更多时候还是改高射为平射,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1943年初,第614营在伏尔加河前线被斯大林格勒“大熔炉”整个吞没。
从性能而言,I号自行高炮由于改装后的自重显著加大而导致行驶性能下降,这也是首批24辆改造完成后不再增加订单的主要原因。而同样以防空为目的,还有一批I号坦克改装了三联装15毫米MG 151型重机枪用于对空射击,这样的一辆奇异车辆于1945年5月在德国被盟军缴获,从而留下了I号坦克家族在二战中的最后作战记录。
自行反坦克炮初登场
1939年的时光将尽时,阿尔凯特公司制造了德军的第一种自行反坦克武器,它在I号B型坦克底盘上加装1门47毫米火炮,从而成为I号自行反坦克炮。
在刚刚结束的波兰战役中,德国人发现其主力反坦克武器PaK 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的威力明显不足。如果德军要在不久的将来攻打西线,那么就必须装备更加拿得出手的东西。要知道,英军和法军的坦克可比波兰军队的轻型坦克要厚重难对付得多了。
那时,被德军看好的PaK 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还处在生产的瓶颈期,而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所获得的一种口径为47毫米的反坦克炮倒是库存充足。这种火炮是捷克著名的斯柯达公司的明星产品之一,身管长2040毫米,使用重1.65千克的Pz.Gr.36(t)穿甲弹时的初速为775米/秒,有效射程达1500米。该炮的穿甲能力为当时德军各种反坦克炮之冠,在12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呈90度角的60毫米钢板。相比之下,37毫米反坦克炮即便在600米的距离上也只能击穿46毫米钢板而已。也就是说,在正常的交战距离上,47毫米反坦克炮可以击穿德国坦克的主要对手——法国B1步兵坦克和英国“玛蒂尔达”式步兵坦克。
当然,牵引式反坦克炮具有与生俱来的速度慢、反应慢、无防护等弱点,而数量充足的I号B型坦克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两者正好合二为一。阿尔凯特公司移除了I号坦克的上部车体和炮塔,装上拆除了路轮和驻锄的47毫米反坦克炮,在战斗室正面加装以铆接方式固定的防盾,防盾的侧板略向后方延伸,算是构成战斗室侧面的部分防护,战斗室的顶部和后部则是完全敞开的。
实际上,这种看似坚固的防盾厚度为14.5毫米,和原来的I号坦克炮塔大体相当,也只能防御小口径武器的射击。有一种说法是,躲在炮身后面都比呆在防盾后面更安全些,这也是许多I号自行反坦克炮的历史照片里,其三人炮组都戴着钢盔的原因。
在安装防盾之后,47毫米炮仍可以达到左右各17.5度的水平射界,高低射界为-8~10度,都由炮手通过炮身左侧的手轮来操作。车内的5个弹仓共可携带86枚炮弹(76枚穿甲弹加10枚高爆弹),其中12发穿甲弹放在战斗室后部炮手和装填手的座位下,16发放在炮位附近,其余穿甲弹放在驾驶舱右侧、装填手位置之前,10发高爆弹则放在装填手右侧的位置上。车内还可携带192发MP38/40冲锋枪子弹,供炮组使用。
I号自行反坦克炮安装有无线电,车体右侧设有一个可拆卸的天线基座。整车的自重达到6.4吨,在发动机延用I号B型的情况下行驶性能自然受到影响,不过在状况良好的公路上仍能达到40千米/时的最高速度。I号自行反坦克炮的一个显著缺点是通体车高达到2.25米,这让它成为战场上一个显著的目标轮廓。
在战斗室全封闭、火炮威力强大的多种驱逐坦克出现之前,装在坦克底盘上敞开式战斗室内的自行反坦克炮就是德军压制敌军坦克的主要手段之一,而I号自行反坦克炮就是始作俑者,它也是二战中第一种大规模量产的自行反坦克炮。第一批I号自行反坦克炮共制造132辆,完成于1940年3月到5月间,除阿尔凯特外,戴姆勒-奔驰和斯柯达也参与生产。西线战役结束后生产暂告中断,此后一度恢复到1941年2月结束量产,总产量为361辆。
I号自行反坦克炮正赶得及参加德军入侵西线的战役。132辆I号自行反坦克炮分别编入4个独立的自行反坦克营或者说是驱逐坦克营(Panzerjager Abteilung),作为集团军一级的预备队,承担起在1940年初夏阻击英法坦克的重任。它们分别是隶属于A集团军群第12集团军克莱斯特装甲集群的第521营、A集团军群第2集团军的第616营、A集团军群第12集团军的第643营、B集团军群第6集团军的第670营。
就编制来看,每个自行反坦克炮营编有营部、3个炮连、1个信号排。每个炮连编有连部、3个炮排、1个修理分队、1个补给分队;全连共4名军官、22名士官、78名士兵。连部装备有1辆I号坦克和1辆半履带车,下辖的3个排各有3辆I号自行反坦克炮、3辆SdKfz.10半履带车加拖车、3辆摩托车(其中1辆带边车的供排长使用)。
I号自行反坦克炮在德军入侵苏联时达到其装备的最高峰,当时德军共组建了11个独立的自行反坦克炮营,除了3个营装备另外车辆以外,其余的8个营全部装备I号自行反坦克炮,装备数量为216辆。这其中有6个营投入到“巴巴罗萨”行动中,在中央集团军群序列内有第2装甲集团军第24摩托化军的第521营和第543营、第4集团军第7军的第529营、第3装甲集团军第34摩托化军的第643营,在北方集团军群序列内有第4装甲集团军的第616营,在南方集团军群序列内有第1装甲集团军的第670营。另外,第605营随第5轻装师赴北非作战,第625营则在挪威活动。
苏联战场成为德军装备物资消耗的无底洞,战至1941年12月31日,东线各集团军群已报告损失了140辆I号自行反坦克炮,北非战场还损失了另外13辆。有意思的是,一份统计资料表明I号自行反坦克炮在东线所发射的高爆弹数量远远高于穿甲弹,这就表明这种号称自行反坦克炮的武器更多地是被当作步兵支援武器来使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它在面对性能优异的苏联坦克时已经完全力不从心了。
最大口径步兵炮
在利用I号坦克底盘所改造的各种变型车中,最具威力也最令人称奇的,自然非I号自行重步兵炮莫属。口径达到150毫米的sIG 33型重步兵炮是那时世界上口径最大的步兵炮,而由它和I号B型坦克底盘结合而成的自行重步兵炮也是那时德军履带式作战车辆中火炮口径最大的。
和其他欧洲国家不同,德军一直非常重视步兵炮的开发,这是他们从上次大战中得来的教训。1918年春天,西线德军发起孤注一掷的大反击,并且一度以其“突击群”的独特战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由步兵构成的突击群缺乏有效的火力支援,单兵配备的只有手榴弹,被称作“掷雷机”的轻型臼炮虽然威力不小,但却移动费力难以跟上步兵突进的节奏。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军工厂就有意识地打造了一系列专门伴随步兵作战、为其提供直接火力支援的步兵炮。这些火炮普遍口径较大、身管较短、配有路轮以便快速移动,作战定位是为步兵提供中近程直瞄火力支援。
就型号而言,轻型步兵炮的种类较多,而自重较大的重步兵炮就只有150毫米sIG 33型这一种。该炮由莱茵金属公司于1927年开发,经过反复改进后于1933年装备德军,在口径指标上令所有其他同类武器瞠乎其后。该炮配有高爆弹和烟雾弹等多种弹种,高爆弹具有多种装药方案,作用距离各不相同:1号装药射程1475米、2号装药射程2125米、3号装药射程3000米、4号装药射程3750米、5号装药射程4375米、6号装药射程4700米。
看得出来,这显然是一种能够在战场上向暗堡等坚固目标发射致命火力,有效掩护本方步兵作战的武器。事实上,二战之前德国人在步兵炮这一领域已经远远领先于其潜在敌人。当时英军的战术教条是以迫击炮来为步兵提供支援,法军虽然也装备了自己的步兵炮,但在打击威力和可靠性等方面都无法和德国步兵炮相提并论。而德国人还不满足于此,为了让步兵炮真正成为“步兵自己的火炮”,他们又开始考虑提高步兵炮的机动能力。
150毫米重步兵炮美则美矣,但它有一个先天缺陷就是全重达到1.8吨,对于步兵来说确实太重了。波兰战役期间,德军分别采取传统的马拉和半履带车牵引这两种方式来实现sIG 33的战场机动,畜力牵引效率太低,而需要牵引其他各种野战炮的半履带车的数量又严重不足,这使得德军步兵在很多时候都无法获得这种重步兵炮的及时支援。
于是在波兰之战结束后,为这种重步兵炮实现“自行化”的动议就提上了日程,而这项工作同样交给了致力于火炮自行化研究的阿尔凯特公司。阿尔凯特差不多是在开始生产I号自行反坦克炮的同时展开自行重步兵炮的研发工作的,基于I号自行反坦克炮的经验,设计人员同样采用I号B型坦克作为改装对象。
工程进展非常顺利,到1940年2月,已经有38辆I号自行重步兵炮整装下线。第一眼看到这种奇怪武器的人不免会暗暗吃惊,这么小的底盘上面盖着这么高大的战斗室,真是再恰当不过的小车扛大炮。
要知道,I号自行重步兵炮的车高居然达到3.35米,是所有I号坦克家族型号中个头最高的一种。而这样高的真实原因颇令人有些啼笑皆非,原来阿尔凯特的技术人员是直接将整门sIG 33型重步兵炮放到了坦克的底盘上,包括全部的炮架和两个硕大的精钢打制的路轮在内!这样一来,构成战斗室正面和侧面(后部和顶部敞开)的13毫米厚钢板围板也就得非常高大,从正面看去让人觉得I号坦克顶上扛着一个硕大的箱子,以致很快就有人给它起了个外号叫“农场大门”。
那么,为什么不像I号自行反坦克炮那样,先对火炮来一番拆除炮架等“技术处理”呢?阿尔凯特的解释是,一来sIG 33型重步兵炮结构细密拆解不易,二来如果坦克底盘在战斗中受损,炮组还可以把步兵炮拆下来继续战斗!
不管怎样,急于实现重步兵炮自行化的德军还是采纳了这一方案。I号自行重步兵炮自重达到8.5吨,车长4.42米,车宽2.65米,车高3.35米,最大速度35千米/时(公路),最大行程100千米(公路)。炮身水平射界左右各12.5度,高低射界-4~75度,车组(炮组)共5人。离奇的是,由于重步兵炮已经占据了战斗室的大部分空间,只有车长、驾驶员和1名炮手是留在自行重步兵炮上,另外2名炮手则坐在配套使用的半履带弹药输送车上。对此,阿尔凯特给不出更好的改进办法,在I号坦克有限的尺寸里,也确实没别的办法可想了!
头重脚轻
新出厂的I号自行重步兵炮被立即送往步兵部队,当然,不是数量庞大的步兵师,而是在装甲师下属的摩托化步兵营里编成独立的自行重步兵炮连。搭乘着卡车和半履带车的摩托化步兵负责跟在坦克后面实施进攻,将数量有限的自行重步兵炮配备给他们自然是恰当的做法。
德军在1940年3月正式组建自行重步兵炮连,从编制来看,每个炮连编有连部、3个排、弹药补给分队、通讯分队、后勤分队等;全连共4名军官、31名士官、108名士兵。连部装备有4辆野战汽车和6辆摩托车,下辖的3个排各有2辆I号自行重步兵炮、4辆SdKfz.10半履带车(其中2辆加配拖车)、2辆摩托车。在打响西线战役之前,一共有6个这样的自行重步兵炮连成军,分别加入到6个装甲师序列中,即:第9装甲师的第701连、第1装甲师的第702连、第2装甲师的第703连、第5装甲师的第704连、第7装甲师的第705连、第10装甲师的第706连。
这些I号自行重步兵炮和I号自行高炮一道投入了对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的入侵,在充当攻击矛头的装甲师的推进中发挥了相当的作用。在各师的战报里,都时常可以看到这种重型武器以高爆弹摧毁英法军队的坚固据点,保障本方摩托化步兵随后开进的报告。
令德国人高兴的是,这种过分高大的自行步兵炮的战场生存力似乎并不弱,整场战役结束后,总共只损失了2辆I号自行重步兵炮,其中有1辆是被法军炮火直接命中而报销的。至于另外的自行重步兵炮,虽然多少都暴露出在行动装置上的缺陷,但基本上都完好无损。
到了1941年春天,这些自行武器又参与了对巴尔干地区的入侵,参战的计有第2、5、9三个装甲师的自行重步兵炮连。和1940年相比,这时的炮连在连部额外加配了信号班,每个排也增加了1辆专门用于无线电联络的野战汽车,这一增强通讯能力的做法在巴尔干战场上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之后,可用的I号自行重步兵炮悉数投入了“巴巴罗萨”行动。俄国大地成为这种武器由走运到背运的转折点,当德军在理想的季节里向着莫斯科、基辅和列宁格勒快速推进时,I号自行重步兵炮还能够发挥预期的作用,但随着“泥将军”和“冬将军”相继降临,这种“头重脚轻”的自行火炮很快就陷入了行动困难的境地。
到了1941年的那个严冬,参战的绝大多数I号自行重步兵炮都已经上了“战斗损失”的清单,大部分折损这一事实不假,但未必是“战斗损失”。事实上,许多自行重步兵炮难堪俄国复杂地形的考验,退出战斗的原因其实是“非战斗因素”。
对比来看,这种武器在1940年法国战场上的成功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当时的天气和地貌,西线战役始终是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法国发达且养护良好的道路网也“保障”了自行重步兵炮的发挥。这样看起来,这种貌似强悍的大块头,其实是一种战场适应性非常差的玩意儿。
(编辑/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