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
2016-07-11韩庆祥王海滨
韩庆祥+王海滨
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依据当代中国的历史境遇和发展阶段、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趋势,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时代任务、现存问题及其历史使命,围绕“构建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怎样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个总问题,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判断和时代课题。
把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关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命运依赖于当代中国发展的命运,当代中国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当代中国的实现程度决定于它满足当代中国发展需要的程度。我们应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与当代中国的发展命运紧紧维系在一起,谱写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命运交响曲,并把这首交响曲奏响在中华大地上,也奏响在世界舞台上。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发展、在繁荣,但还没有达到时代发展要求的水平,没有达到实践发展要求的水平,没有达到中央期待的水平。如果把当代中国发展作为需求侧一方,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供给侧一方,那么,现实需求和理论供给不足是我们面对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为了不辜负这个时代,我们应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研究现实需求和理论供给的矛盾,并重点解决理论供给不足的问题。
需求侧:当代中国发展依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作为一个身处全球化时代的后发型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需要原创性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这种承载中国文化传统、立足中国大地的实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既不能一味沉迷于从民族性的传统思想中寻找药方,也不能照搬主要产生于西方原发性现代化国家的理论,还不能简单地依赖主要产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欧的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思想僵化”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界在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改革开放扫清思想障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为了解决当今“思想分化”问题进而凝聚最大共识,需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问题研究。同时,也要围绕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实践问题,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善于分析形势、沟通思想、总结经验和谋划未来,加强理论供给。它不仅要承担起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解渴的管用的分析框架和解释理论的使命,而且要为不断推动中国发展贡献思想的力量。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
供给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使命是满足当代中国发展的需要
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命运往往随着时代需要与实践发展而“潮起潮落”。如果一种理论能够“真灵”地解决时代问题,体现实践发展要求,那么,这一理论的发展自然会拥有一个好的发展命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只有捕捉到当代中国的迫切问题,把中国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自己的理论体系里,并成为当今时代和人民的产物,才能满足当代中国发展的真正需要,并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的历史使命。
那么,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能切中现实需要并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呢?这就需要敏锐地捕捉时代问题并及时地破解时代难题。这是因为,一方面,问题是时代表达自身需要的格言,也是时代表现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捕捉时代问题,就能把握时代脉搏,了解时代需要;另一方面,问题不是简单地存在于时代之中,也不是“垂手而得”的,而是需要理论创立者深入了解时代,敏锐发现问题和提炼问题。实际上,问题正是联系理论与现实的“桥梁”,因为问题既存在于现实之中,也存在于理论之中,正是二者的结合与互动才产生真正的时代问题。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能否产生具有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的经典著作,是决定其能否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及其发展命运的基石或支柱。所谓经典,或者是反映时代要求与实践需求,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并运用新的分析框架,提出并解决了新的问题,创立了体现“时代精神精华”的原创性理论或核心理念,引领着时代的发展;或者是沿着思想发展的逻辑,实现了思想(理论)史的转变,并系统深入阐发了某一理论,解决了思想发展史上的重大问题,推进了学术发展。解决问题的彻底性、理论的原创性和阐述的体系性是一种理论能够成为经典的必备要素,而扎根于大众生活,为大众立言,即具有大众性,是一种理论能够为大众所信奉并能够源远流长的源头活水。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能够影响实践和具有吸引力,还离不开畅通的传播渠道和富有感染力的传播方式。传播首先需要传播者的“真懂”,主要体现在他能完整准确地掌握一种理论提出的背景、针对的研究现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核心观点、基本内容、精神实质、重要意义和得失。传播者在对理论的内容“真懂”之后,如何进行有效的理论传播呢?当然,首先进行理论灌输是必要的,但不能仅仅满足于单向的理论灌输,还必须努力做到:第一,理论传播者要精准把握理论的本质与精髓,将理论化繁为简且作出简明扼要的概括,以便于人们记忆和传播;第二,理论传播者要注重贴近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实际,精准掌握人民大众的利益诉求与精神需求,找准理论与人民大众需求的结合点,便于人们认知和认同;第三,理论传播者要借助具体的、感性的、有形的载体和方法以有效传播理论的精髓,便于人们直观和理解;第四,理论传播者要在语言等方面采取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既避免教而不乐,也避免乐而不教。换言之,理论传播者要由过于注重抽象的理论向同时注重生动的直观转化,把政治话语也转化成为大众话语,内容简明扼要,宣传喜闻乐见,使民众在生动直观中认知理论,使其入心入脑,扣动心弦,打动心灵。
思想中国:谱写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命运交响曲
在传统农业社会,儒家文化是东亚文化圈的主流文化,从东北方向影响渗入朝鲜和日本,在东南方向影响则深入到东南亚地区。在以工业化为支撑的现代化进程中,作为传统农业文明时代优秀代表的中华民族,发展开始远远落后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随之而来的是,在思想理论方面也逐渐不能跟上实践发展的节奏和满足时代需求,理论供给方面依赖西方日趋严重。如今,凭借中国式现代化而飞速发展的当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思想影响力和理论吸引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西方思想能够在思想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其经济政治发展水平是重要的基础,同时,也跟西方的理论生产和实现方式相关。在西方,一些思想家往往根据时代和大众的需求提出思想、理论,由此形成学派与思潮,然后这种学派与思潮会影响政治决策,政治家进一步把这种决策化为价值观、制度设计和具体政策,并诉诸实践行动,从而使理论较好地转化为民众看得见的实践效果,民众从这些实践效果中认同与支持这一理论。这里,一些思想家较为注重“本真”,实践者相对注重“实用”,因而,无论从一些思想家的立言还是从实践者所注重的实践效果,都较为容易地得到大多民众的认同。相对而言,我们传统的理论生产和实现方式一般来说则是:首先是政治家从政治上提出重大的问题与判断,尔后一些专家学者对此进行政治和学理上的注解、阐释和论证,然后通过媒体进行意识形态上的宣传,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推动,以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相对注重灌输。这里,一些专家学者较为注重对“上”的学理注解,政治家较为注重向“下”进行意识形态灌输(当然也十分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一些理论就不太容易真切反映和体现底层民众的民情民意,也不大容易顺利地转化为民众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效果。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因此,在当代中国,谱写和奏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命运交响曲,需要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良性互动,以及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良性互动,以促成“思想中国”的构建。
汲取一切优秀的思想资源并结合中国实践经验致力于创造经典,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觉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为认识当今世界、解决“中国问题”(站在世界看中国和站在中国看世界)和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贡献思想的力量和理论的力量,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在这一过程中,应坚持四项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以中国问题为导向和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还要注意把握“六性”(即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
实践者要真信和真用,并把实践经验反馈给理论工作者。如果一种理论不能通过实践者的真信和真用转化为实践效果,那么这一理论的命运就如浮云流水般是无根无依的,也很难得到民众的真正认同。由此,既要专家学者注重反映时代和人民的呼声,更要实践者注重解决民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进而使理论更好得到民众的认同。如果理论本身不关注人民大众的利益,那么人民大众也不会关心这一理论,这一理论在命运上就会出丑。许多民众要求少谈些抽象概念和空洞口号,多些实在行动和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由理论诉求转化为实践诉求,引导实践者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民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将其转化为实践行动并给民众带来实惠。实践者要“真用”,首先要全面准确掌握理论,对理论有“认知”;其次要真切认识到理论管用,对理论有“认同”;还要真正实践和实现理论,对实践和实现理论要“认真”。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理论的实践者既要努力树立其形象,增强接受者对实践者的信任,还要认真去实践和实现理论。理论好不好,一定意义上在于实践者做得认真不认真。为使理论深入人心,显示其生命力,实践者要自觉认真地通过实践来实现一种理论,使民众从对实践者“认真”实践的良好形象中认同一种理论。最后,实践工作者在真信和真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同时,也要及时地把实践中的经验反馈给理论工作者,尤其是在指导实践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理论更是要如实总结并反馈,以使理论工作者能够不断优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