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撷英
2016-07-11
观点
2016-04-06
新浪网
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把竞争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重负。在竞争焦虑氛围中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
2016-04-12
新华网
大自然的材料不能用图片、视频替代
浙江省科学特级教师刘晋斌说,小学三年级是学生科学课的起始年段,其中一项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是学会观察,大自然的材料就是第一性的学习材料,“这些东西不能用图片、视频来替代,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课堂上观察小动物是有必要的。所以找蝌蚪抓蜗牛才成为了一种必需。”他认为,收集小生物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2016-04-15
新浪网
能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焦虑的父母无法养育出一个快乐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接纳孩子的个性,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并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能自由地培养自己的兴趣、个性和能力;父母要少下指令,多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了解孩子最想做、最适合做什么。要知道,父母永远无法替代孩子成长。
2016-04-22
中青网
国民不能满足于碎片化阅读
数字阅读碎片化特征比较明显。我们不能片面和简单地将碎片化阅读等同于“不好”的阅读。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碎片化阅读,它有自身的不足,需要弥补。国家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国民深度阅读的引导,让人们在用网络、手机进行阅读的同时,也注意多读书。
2016-04-23
中国教育网
科普不仅仅是传播科学知识
科普,要第一时间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不仅仅是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的丰富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甚至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所焕发出来的科学精神。如果我们能够从青少年的科普做起,发挥科学家们和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的智慧优势,扎扎实实,一步步地引导公众,科学传播会更为繁荣,也会加强和科学家们的紧密联系,促进科学家出更优秀的成果。
2016-04-24
中青网
郑渊洁:人应该终生保持好奇心
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认为,很多人觉得自己从学校毕业了,就没有了不懂的东西,这不对。人的毕业证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证明。在此之前,应该保持好奇心。有些人会对孩子说,你都多大了还问这样的问题,这是不对的,孩子有疑问是该欣喜的事情。
2016-04-29
新浪网
夸奖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指出,如果周围人给孩子的评价是积极的、肯定的,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能行,就会在生活中树立起自信心;反之,如果周围的人总是向他传递一些消极的评价,如批评、指责、打骂等,孩子们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无能感,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2016-05-03
光明网
教育也要关注“用户体验”
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强化“用户意识”,时刻考虑“假如我是学生、我是家长会怎么想、怎么做”。这是当前最需要的“心药”,就是要关注、重视和改善教育的“用户体验”,需要落实到“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的教育态度上。
2016-4-28
科学网
什么是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要求人具有理性的思维。对待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能够基于一些基本的公认的道理,运用逻辑的思维进行判断,而不是主观臆测、任性偏执。这是一种思考问题的习惯,一种信奉逻辑思维的价值取向。能够以此种思维方式去应对科学的发展,学习、消化新的科学概念、思想、方法。
2016-04-12
巴尔的摩太阳报
科学与阅读、写作、运算同等重要
洛克西德·马丁公司前CEO、白宫前科技顾问Norman Augustine和美国马里兰州教育董事会副主席James Gates共同在《巴尔的摩太阳报》撰文,支持该州采纳《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文章认为,除了3个R(reading-阅读、writing-写作、arithmetic-算术)代表的基础学科以外,科学课对中小学生至关重要,不应被看作是为一部分学生开设的附加课。科学思维让学生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还为青年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为迫切需要新员工的科学相关领域提供了人才。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创造了新的职业,取代了一部分传统工作,需要劳动者拥有必要的教育背景。由科学家、科学教育专家和行业专家共同制定的《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旨在把学生变成会思考的人,能胜任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中的技术工作。这些标准与当地学校系统课程相嵌入,不只是教“科学”,而是指导学生如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结果。运用知识进行调查、构建模型、将设想反复测试,并利用电子时代的互动方式学习解决问题。这些做法都是新生职业必要的思考习惯。
2016-04-01
美国科学教师协会网站
地球和环境科学学习评价指南出炉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美国科学教师协会发布了《发现学生的想法》系列丛书的全新一集《地球和环境科学:32个形成性评价工具》。以32个参与式问题(探测工具)发现学生到底(或认为自己)学到了哪些地球和环境科学的核心概念。教师可以利用其中的教师笔记调整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年龄寻找适合的传授科学的方式,保证学生准确地掌握学习内容。全书分为4部分:土地与水,水循环-天气气候,地球历史-风化和冲蚀-大地构造,以及自然资源污染-人类影响。本书是该丛书的第10册,每一个评价工具都提供现象、可能的解释、探索发现、概念和解释现象,以及与《K-12科学教育框架》中核心概念的关联、相关研究等,并提供科学背景等经过课堂实测的教学材料支持。
2016-05-04
校园新闻
Odysseyware开发新专业学习系列资源
为公众和学校提供可定制在线K-12教育资源的Odysseyware公司推出了“学校转变系列”在线课程,为学校和学区实施职业学习提供创新策略和指导模式。这套免费的实时虚拟课程聚焦于基于能力学习、定制和学生选择,对所有希望改变学区、学校或课堂学习方式的教育者开放,内容包括每周1次的博客文章和虚拟网上论坛,搭建教育思想领袖的平台,分享实践领域的最佳做法和课堂中的成功经验。该系列课程中的“为新一代学习者设计能力导向的学习路径”和“用定制手段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者需求”等网络研讨会已经上线,“让全体学生作好真正的职业准备”、“成功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创新技术整合为大学和职业准备服务”等话题也将陆续录制播出。全部在线活动可在课程网站点播观看。这些模型更加适应个性化学习、教师教授和学生选择的新时代。
2016-05-01
新华网
研究显示打屁股对孩子有害无益
美国公布一项历经50年的研究显示,打屁股能帮助孩子学好的理论没有根据,相反还会增加孩子的攻击性及罹患心理疾病的风险。分析显示,一个人小时候被打得越多,成人后越有可能表现出反社会行为,患精神疾病的风险也较高。此外,他们也更容易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体罚,印证了对体罚的态度会代代相传的说法。
本栏目内容均取自互联网,旨在让读者了解当前国内外有关科技教育的发展方向。栏目编辑将尽可能选取来自知名网站的链接,但互联网规模庞大、变化快速,我们无法保证这些链接今后不含非法内容,敬请读者提高防范、辨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