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预防垂体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2016-07-11程玉婷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垂体瘤术后并发症循证护理

程玉婷

【摘要】目的:探讨对垂体瘤手术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后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收治的垂体瘤患者122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62例以及对照组60例垂体瘤患者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为选择不同护理模式;观察组: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通过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突出循证护理临床干预价值。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垂体瘤(19.35%)明显低于对照组(70.00%)患者(P<0.05)。结论:针对垂体瘤患者,临床选择循证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患者术后意识障碍以及脑脊液鼻漏等系列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程度显著,最终显著提高垂体瘤患者的疾病预后质量。

【关键词】循证护理;垂体瘤;术后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07-01

对于垂体瘤患者,临床主要选择经蝶入路垂体瘤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患者在术后较易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1】。为了探讨对垂体瘤手术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垂体瘤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观察组31例垂体瘤患者加以干预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程度尤为显著,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收治的垂体瘤患者122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62例以及对照组60例垂体瘤患者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为选择不同护理模式;观察组(62例):男42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5岁-6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52±2.99)岁;对照组(60例):男44例,女16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6岁-7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62±2.92)岁;观察两组垂体瘤手术患者的基础资料,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垂体瘤患者于临床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垂体瘤患者于临床实施常规护理+循证护理:针对垂体瘤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对其开展循证护理过程中相关的问题,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的形式对相关文献进行有效检索,合理进行垂体瘤护理有关资料的查询,获得临床开展循证护理干预的证据【2】,研究针对性护理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次实验垂体瘤患者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7.0展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施X2检验(以%表示),当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以及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垂体瘤(19.35%)明显低于对照组(70.00%)患者(P<0.05),见表1。

3讨论

3.1 意识障碍症状护理

对垂体瘤患者临床完成手术后,对患者的神志变化以及瞳孔变化进行认真观察,观察患者在3天之内是否表现出恶心呕吐症状以及颈项强直等系列症状。对于表现出意识不清的患者,每间隔30分钟对其进行1次记录,临床对患者展开CT检查。要求值班护理人员针对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的情况、患者止血的情况以及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观察患者表现出意识进行性障碍的情况之后,需要第一时间通知临床医师加以症状处理。完成手术后在进行相关护理操作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动作轻柔,防止患者表现出颅内压增高的现象【3】。

3.2 脑脊液鼻漏症状护理

通常对患者完成手术后的3天-7天,患者较易表现出脑脊液鼻漏症状的情况。对此要求护理人员需要观察从患者的鼻咽部是否流出血性液体或者淡血性液体。护理人员针对脑脊液鼻漏症状的鉴别需要进行详细了解。对于症状确诊患者,禁止下床活动,防止出现疾病严重的情况,将患者的床头抬高,控制角度为30度,要求患者选择平卧位休息。合理选择抗生素对患者展开感染预防干预。确保患者自身的心态保持平和。

3.3 尿崩症护理

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每小时尿量、尿色以及尿比重等情况进行认真监测;对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患者的皮肤弹性进行认真观察,针对低血压症状以及脱水症状可以做到早期发现;要求患者需要将含盐温开水摄入量增加,将含糖食物的摄入量有效减少。

3.4 垂体功能低下症状护理

手术后选择地塞米松或者选择氢化可的松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在选择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了解患者是否表现出垂体危象的情况;做好出院前健康宣教工作,疾病一经表现出系列变化,需要立即到医院进行复诊。

3.5 电解质紊乱症状护理干预

针对入水量进行严格控制;对患者实施血电解质监测,控制频率为2次-3次/天。针对患者24小时出入量进行认真记录。当患者出现了低血钠症状合并多尿症状后,合理对患者实施静脉补盐,合理选择抗利尿激素进行干预,有效保证水盐平衡。将钠盐摄入量有效增加。

综上所述,对于垂体瘤患者,临床通过开展循证护理干预,最终可以将术后意识障碍以及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出现的概率降低,显著促进垂体瘤患者术后身体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红霞,王旭阳,陈丽莉等.认知心理干预对垂体瘤患者心理障碍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01-103.

[2] 张琪英,张菊英,费建美等.空气湿度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患者疼痛及舒适度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6(23): 2188-2189.

[3] 赖海燕,卢桂花,秦丽平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745-1747.

猜你喜欢

垂体瘤术后并发症循证护理
看似“中年发福”,竟与垂体瘤有关
垂体瘤术后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其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月经紊乱、视力下降, “元凶”竟然藏在脑子里
猛长个儿,是发育还是疾病?
青光眼滤过手术常见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探讨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