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社会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分析

2016-07-11洪培源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3期
关键词:民情精细化政府

洪培源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农村社会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分析

洪培源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还使用着粗放式管理模式,制约着政府执行效率与政策落实度,并影响其办公服务质量与政府威信力。本文以精细化管理的概念为切入点,就其在农村社会管理改革工作中的运用必要性予以分析,并对具体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法进行了具体的探讨研究,期望为我国农村社会管理改进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农村社会;精细化管理;管理工作

0 引言

伴随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的经济建设进程的推进,农村社会管理粗放、效率不高等问题也日益突显,时常出现上级政策方针在农村得不到具体的贯彻落实等现象,使得政府威信受损,影响着农村社会稳定与管理制度的建设,进而阻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社会进步。因此笔者以农村社会采取精细化管理为研究方向,就其管理实施的必要性与应用方法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

1 农村社会精细化管理的概论与必要性研究

1.1农村社会精细化管理概论

所谓精细化管理其源自现代企业管理研究领域,它指的是企业在规范与标准化生产的前提下,就其生产、管理进程予以合理有效的改进优化,达到生产管理流程与企业结构的进一步标准规范化,从而实现减少企业管理成本与提升工作管理效率的目的。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发展向分工精细化与服务精华化转变后对社会、组织与人的必然要求。延展到农村社会领域精细化管理指的就是其政乡镇府以合理规范管理为前提,在工作进程中严格实行精细操作与规范管理,达到提升政府行政管理质量、减少管理成本的一类方式。

1.2农村社会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伴随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规模与市场高速增长、社会分工细化使得其经济竞争压力加剧,农村社会各类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而我国农村采用的粗放式社会管理手段,缺乏具体的细化分工与标准规范,造成政府行政指令内容模糊、执行力度不足与忽视百姓意见等问题,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影响政策方针在当地贯彻落实。因此,改进农村社会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率与减低管理成本就成为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与研究的热点问题,精细化管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借鉴而来,用以改进完善我国现有农村社会管理制度的关键理论方法。它是以科学管理为前提,在精细操作与规范管理中推进政府行政工作的建设改善,从而达到提升政府办事作风、完善行政结构与优化工作效率的目的,为农村政府科学有效地发挥自身社会管理职能提供必要的帮助与促进。

2 农村社会实行精细化管理的策略方法

2.1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的协作性

管理精细化对农村政府的一大要求就是组织部门工作配合的精细化,或是说部门间行政办公的协作性。农村政府要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其工作都会涉及到各组织部门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合作配合,只有做好相互间的衔接协作管理,才能让政府系统运转流畅、工作顺利执行。若部门、政府间交流协同不畅则会影响到政府职能发挥与政策工作的落实执行,出现“踢皮球”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阻碍政策规定在农村地区的实施推广与损害政府在百姓心中的权威、信任度。针对政府工作配合上的局限,将管理精细化纳入当前改进思路并指导完善措施就是解决问题的必然手段。把政府或部门间配合协作工作精细化,如成立专门的精细化管理办公室,以乡镇党委书记与乡镇长为小组领导,政府各部门主要领导均任小组成员,乡镇党委副书记为为副组长负责具体的管理办公事务。在政府日常组织部门协作配合上发挥自身功用,通过召开调度会议、制定协作配合规范制度、监督部门间配合进程与效果、领导各组织部门衔接合作的具体事务等方法。提升农村政府管理工作的协作性,以达到优化政府社会管理的精细化与高效性,降低其行政管理成本,优化政府办事工作在百姓中的评价。

2.2完善农村社会管理的工作流程与标准化

如前面所言,要实现农村社会管理精细化的目的,将行政工作流程化、规范化是其一大基本要求。将政府办公管理的流程进行标准化规范,把工作中各个环节与其标准要求制定清楚并严格执行、监督,才能强化政府工作的责任性与规范严格,让农村社会管理事务能具体落实到当地,提升行政工作的效率与执行度,以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改进目标。例如,在民情调查与反映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民情会商制度推进农村社会管理的标准与流程化。首先制定相应的民情会商制度规定,政府各部门履行民情会商工作过提供各环节阶段内容与相应的标准要求,保证其实施的规范性与准确性,并依照本地实际需求实时召开民情会商处理百姓急需解决的问题事项。同时采取民情调研、百姓来电来访、民情工作日记等方式收集民情信息。经政府部门整理研讨后,把百姓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与事务作为管理工作重点,以“一事一策”为原则交由各具体负责部门专事专办,限期完成,从而满足群众需求与达到社会有效管理的目的。

2.3提升农村社会群众服务的规范与质量

开展农村社会精细化管理的改革,对工作进程的精细化规范不仅体现在政府行政效率与标准进行有效地优化提升上,同时政府行政与社会管理的基本目的是服务群众,给群众带去便利与实惠。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对便民服务进行标准规范,建立起一套细致完善便民利民制度,提升政府服务质量也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在这方面可以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便民利民服务制度”,就接待群众、服务群众的具体事项做规范化要求。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为顺利开展便民利民行动,可以使用诸如便民利民联系卡等措施强化政府部门与群众的联系与关系,通过优化服务质量的方式让群众信任政府、理解政府的政策规定,从而推动农村社会管理精细化的改进与实施。

3 结语

农村社会管理向精细化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当地政府从组织领导、管理方式、运用手段等多角度、多方面严守“精”“细”“准”“严”的要求,将精细化落实在政府管理工作的各个流程与标准上。以实现对农村社会管理的改进优化,完善政府行政执行力与工作效率,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峰,龙金佩.农村社会精细化管理探索与思考——以松桃苗族自治县沙坝河乡为例[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11(6).

[2]石绍峻.农村科普“最后一公里”精细化管理初探[J].海峡科学,2015(12):44-45.

[3]蒋源.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治理:社会治理转型的机制性转换[J].云南社会科学,2015(5):6-11.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3.123

D422.6

A

1673-0194(2016)13-0217-02

2016-05-11

猜你喜欢

民情精细化政府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用好“民情诊所”解民忧
一颗滚烫心 满腔为民情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八年暖心路 丝丝为民情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汇聚民情 畅达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