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管理学对我国图书馆管理与事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6-07-11吴月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3期
关键词:公共部门管理学主体

吴月芳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银川750021)

公共管理学对我国图书馆管理与事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吴月芳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银川750021)

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和其他类型的是公共组织相融合,处理公共事务,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服务。站在学术的角度来说,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需要不断探索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方法,公共管理学理论已成为其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科学管理图书馆,促进图书馆事业向前发展。

公共管理学;图书馆管理;发展;影响

1 公共管理学概述

公共管理学的前身为公共行政学,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等的频繁出现,欧美国家公共管理理论、实践发生了质的变化,严重影响着公共管理相关的学科框架、学科分支等。公共部门管理是公共管理学的核心研究对象,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的方法是研究的主要内容,需要优化利用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全面而客观地分析公共组织理论,政府作用、公共政策等。公共管理学的核心概念较多,比如,“公共行政”“公共事务”“治理”。

2 公共管理学对我国图书馆管理与事业发展的影响

2.1影响图书馆理念

(1)明确办馆主体。在新公共管理过程中,治理主体和政府作用理论被广泛应用到图书馆管理中,政府在图书馆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日渐显现。随着社会持续发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体得以迅速扩充,政府只是其中的主体之一,但它仍然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织者、监督者,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性主体。由于公共文化产品具有其特殊属性,比如,外部收益性、非竞争性,需要借助政府部门的力量,优化配置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2)明确社会角色。就公共管理理论而言,需要重新确立政府、社会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断探索在社会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在图书馆管理中,需要灵活应用相关理念,以社会动态变化为切入点,重新定位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的社会地位,构建科学化的图书馆是服务体系,把图书馆文献资源、知识服务融入其中,要充分显现读者的导向地位,满足他们的客观需求,构建合理化的图书馆网点,构建省市中心图书馆,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链接,为实现公共馆近距离服务提供有利的保障。此外,还要注重社会市场客观需求、顾客各方面反馈,不断强化他们的图书馆意识,强化以人为本、资源共享的服务意识,确保公民享有文献资源、公共服务的权利。

(3)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管理学中,下层管理机构、人员都被提出全新的要求,需要适当增加下层管理机构、人员管理权限,客观地呈现出在人才方面的要求。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需要构建全新的动态人才结构,使其具备“多序列、多层次、多要素”特点,更好地为图书馆用户服务。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多为图书馆员提供更多再教育、深造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明确不同岗位职责,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中,使其各尽所能,不断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2影响图书馆管理结构、图书馆业务

(1)影响图书馆管理结构。在公共管理学中,分权与授权相关理论被广泛应用到图书馆组织结构中,主要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传统图书馆金字塔组织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图书馆管理活动客观要求,需要灵活各种管理方法,实行横向型管理、矩阵式管理,合理划分权限,适当放宽下层部门相关的工作权限,合理划分不同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优化调整图书馆组织结构,更好地应对时代发展的动态变化。

(2)影响图书馆业务。以经费预算、分配为例,在图书馆资源建设过程中,经费是其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要素,需要做好经费预算工作,进行必要的优化配置。站在公共管理学角度,图书馆经费具有公共属性,需要具备其知情权,要以读者为中心,提供优质的服务,并参与到经费分配过程中。

(3)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就公共管理学而言,会影响图书馆内、外部建设,需要不断探索政府、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一是影响图书馆事业整体控制。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是新公共管理学的核心组成要素,能够动态监督公共部门的公共管理,促进其持续发展,还能客观地评价公共部门决策者、管理员等各方面素养,客观测评公众服务数量、质量及项目管理实施情况,客观地评估在满足读者阅读需求方面履行的职责。二是影响图书馆办馆主体。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图书馆管理与事业发展中,公共管理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需要正确认识公共管理学,正确认识它对图书馆组织结构、图书馆事业整体控制等的影响,随时关注社会市场动态变化,优化管理模式,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促进新时期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3.109

G250

A

1673-0194(2016)13-0197-01

2016-04-20

猜你喜欢

公共部门管理学主体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探析
浅谈管理学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前言》发布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