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在数字化舞蹈中的应用探究
2016-07-10朱巍
摘 要: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采集技术、3D打印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与体感互动技术等数字媒体技术得到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开发,技术的更新带动数字化舞蹈的表现形式日趋多元化。本文在阐述当下数字媒体技术的特点和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对数字媒体技术在数字化舞蹈中的应用做出探究。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创新平台系统 3D打印技术 数字化舞蹈
伴随着数字媒体技术不断发展而带来的引领和支撑,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其科技融合程度也越来越高,为数字化舞蹈提供了新的表现手段。在目前,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通信技术等各类数字化技术不断融合发展,形成许多综合性应用技术,这些技术有基于数字网络传输的影视媒体技术,基于计算机图形3D技术的广泛应用于数字媒体领域的3D动画技术,以及基于人机交互、计算机图形和头戴式显示等技术的VR虚拟现实与体感互动技术,基于数字图形3D技术的3D打印技术,下面将在阐述数字媒体技术的特点和分类的基础上,对数字媒体技术在数字化舞蹈中的应用做了简要的探讨。
1 数字媒体技术的特点和分类
随着移动设备和数字电视的普及,数字化的媒体技术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将人体对体感的应用更大放大,通过与数学信息越来越紧密的进行结合,人体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将被虚拟的数字化环境中的真实效果所“欺骗”,从而沉浸在虚拟的世界当中。另外,逼真的3D影视效果需要庞大的资金来支持前期的3D特效制作,传统的数字媒体产品在前期投入更少,最终产品的视觉表现上不尽人意。基于上述问题,将目前主流的数字采集技术、移动终端数字内容开发、增强现实技术与体感互动技术等数字媒体技术引入创新平台,通过建立云端数据库,将3D数字模型与实体物理模型无缝对接,保证了数字项目创作的真实性和便捷性,并将数字内容从网页平台扩展到移动设备终端,实现了数字内容传播的全面覆盖,提高数字媒体产品的质量。
2 数字媒体技术在数字化舞蹈中的应用
数字化舞蹈是一个被舞蹈艺术方面广泛应用的的数字技术,近年来各类3D特效舞蹈表演就是基于人机交互、计算机图形和多通道屏幕等技术在舞台背景、舞台荧幕、舞台道具等领域的应用技术。传统的数字媒体技术主要使用数字摄像的方式对舞蹈进行记录,在数据采集、数据传播和展示方面具有一定的便捷性,但是在数据再利用和编辑性上面应用程度较低。以下将根据舞蹈应用的特点,分析当下数字化舞蹈的多元化表现形式。
2.1 基于运动捕捉技术的数字化舞蹈应用
传统的动作捕捉技术从原理上说可以分为机械式、声学式、电磁式和光学式四种,目前在数字化舞蹈表演中应用最便捷的技术是基于微型惯性传感器(MTX)和无线Xbus系统的惯性实时运动捕捉系统(MVN)。全新的 MVN 动作捕捉系统,在FairChild 国际芯片公司的协助之下采用最新的惯性传感技术,硬件效能与软件功能方面均获得大幅的提升,彻底解决过去惯性动作捕捉系统在双脚同时离地、跳跃、爬楼等动作会产生数据漂移现象的问题。适用于现场娱乐表演,演唱会和路演、训练和模拟等领域。
2.2 基于数字动画技术的数字化舞蹈应用
数字动漫技术广泛应用于手机动漫、手机游戏、电影电视、智能视频应用等多个场合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关注。舞蹈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其舞蹈艺术造型是艺术表现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字动画技术手段,根据不同的舞蹈动作和舞蹈风格进行艺术上夸张表现,将舞蹈艺术的特点纯粹展现出来。数字化的技术手段让舞蹈编排也成为一种可能。
数字动画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形式,可以很好地将传统的艺术形式和新媒体平台进行结合,并可以把静态的艺术形式转为动态,还原舞蹈这一真实的艺术意味韵味。同时,舞蹈在动漫化以后,具备了内容产业的特性,也可以像迪斯尼一样,向相关的衍生产业发展,在商业领域取得丰厚的收益。
2.3 基于虚拟沉浸式技术的数字化舞蹈应用
虚拟沉浸式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 VR,)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建立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系统,首先是选择实可行的虚拟现实系统解决方案。完善的虚拟现实系统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虚拟现实应用开发平台、高性能图像生成及处理系统、立体式沉浸性的虚拟三维显示系统、虚拟现实交互系统、集成应用控制系统。
台湾艺术家黄心健的数字舞蹈作品《继承之物》就是是一个结合实时运动捕捉、3D立体投影、故事设计、舞蹈编排、3D打印、实时3D互动影像、历史建筑的综合性数字化舞蹈表演。他使用最新的 MVN 动作捕捉技术让舞者与舞台背景的3D虚拟现实场景进行实时的互动与联动,巨大的3D元素与人物的互动使舞蹈看起来更加具有戏剧性。3D巨幅荧幕使舞者的表演彷佛延伸到观众鼻尖,创造出一个恍惚触手可及的表演。
舞蹈作为传统艺术形式,尤其是传统视听表演艺术,更加注重的是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对舞蹈内容丰富的内涵表达。而对视听感官的冲击力,需要配合心理和生理都有感情的综合表达才能符合现代人得审美感知。现代的视觉展示技术有多种方式:LED屏幕、三维立体视觉、裸眼3D屏幕、甚至全息显示技术,丰富的数字媒体技术为舞蹈编排和舞蹈美术设计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数字化舞蹈这个新的舞蹈表现形式也会与时俱进,将现代技术与传统相结合,实现出更美更动人的优秀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刘清堂.数字媒体技术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祝嘉怡.当舞蹈面对网络互联网对传统交流模式的挑战[J].舞蹈,2007(04).
[3]孙晓梅.舞蹈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叶胜光.数字化舞蹈艺术的表现特征与视频检索技术[J].浙江大学校报,2003.
作者简介
朱巍(1982-),安徽省阜阳市人。现为南阳理工学院软件学院数字媒体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数字影视特效制作,3D虚拟沉浸式。
作者单位
南阳理工学院软件学院 河南省南阳市 47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