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化技术在变电站三维数字化领域的应用

2016-07-10何科峰史振鄞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年8期
关键词:数字化

何科峰 史振鄞

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了VMware 虚拟化技术,STD 数字化三维变电设计平台,并且研究了VMware平台和STD 数字化三维变电设计平台,着重研究了两者结合为变电站所带来的经费节约、管理效率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关键词】VMware STD 数字化 三维变电设计

1 VMWare虚拟化技术

1.1 系统及结构架构

如下图所示,下图所展现的是VMware 底层结构架构,VMware虚拟平台主要就是基于主机,进而使操作系统能够顺利的运行,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有硬件的积极配合,例如驱动设备的配合才能够使操作系统顺利的运转。图2 所示的为VMware的底层架构,目前这种架构主要采用裸金属来解决事实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在这个操作系统中只有一部分可以起到作用,其余的部分基本上处于休眠的状态,而且这个操作系统仅仅是处于通信层面,并且它也具有独立的对所有操作系统进行访问的权限。

1.2 STD 数字化三维变电设计技术

通过在基于STD内嵌入多个软件和这是与设计相关的模块就可以完全的满足三维变电设计的要求。在这个领域各个模块可以进行长时间的磨合,进而使得基于STD数字化的设计平台功效更为强大。这种强大的功效甚至会强于某些简单的设计软件的单独使用。并且经过日积月累的积累,内嵌多种设计模块的软件往往会有脸设计者都不曾想到的新的功能。外部的设计数据也可以通过内嵌式的设计软件的外部接口进行链接,进而实现数据的传输。 使得三维变电设计更加的高效。

2 两者结合为变电站带来的效益

通过VMware 虚拟化技术,STD 数字化三维变电设计平台的结合,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输,设计人员还可以基于此平台进行设计操作,简化设计流程,提设计效率,进而会提升设计质量,与此同时还会满足变电所的设计要求。

3 小结

现如今变电站的数字化越来越普遍,这也就使得数据的存储量的爆炸式增长。目前变电站的数字化已经成为了变电站发展的大趋势,但是目前的变电站的应用系统还远远不能满足这种爆炸式增长的要求。因此,就需要对现有的服务器进行重新整合,使之效率更高,系统更灵活,并且稳定性也要大大的提高。这样才能满足整个变电站数字化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东北电力设计院.三维工厂设计中结构设计流程的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S1:55.

[2]于明国,严福章.三维数字化设计在宁东—山东±660kV 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中的应用[J].电力建设,2011,03:37-40.

[3]李颖瑾.三维设计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5:181.

[4]马泽菊.罗建.黄益华.钟加勇.智能变电站数据建模[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6.

[5]李颖瑾.李波.王乐天.基于三维平台的变电站设计探讨. SQ/01-213.101-2008.

[6]张明志,郝倩.浅析 PDMS 三维布置设计在火电项目中的应用[J].中国工程咨询,2009,7:3.

[7]郝倩.任重.基于PDMS三维协同设计平台的系统集成与研发[J].北京高等电力专科学校学报,2012.10:208.

[8]王新平.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智能变电站方案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3.

[9]黄莉.张雪松.杨卫星.变电站二次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与可靠性关系模型[J].浙江电力,2011.02:12-15.

[10]范光甫.朱忠耀.蒋荣安.三维数字化电网解决方案[J].电力勘测设计,2005.01:30.

[11]杨新培.变电站的三维座标管理法[J].山东电力技术.1997.01:28.

[12]彭攸.论变电站一体化设计[J].华北电力技术,1989(Z1).

[13]北京博超时代软件有限公司.http://jdbh.tee.cn/2010/06/1275893148198940.html.

[14]数字化变电站的优势.http://bbs.beiweihy.com.cn/thread-7666-1-1.html.

[15]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特征及架构研究[J].江苏电机工程,2007(S1).

作者单位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甘肃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猜你喜欢

数字化
数字化:让梦想成为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