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源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现状及对策
2016-07-09吴进华
吴进华
[摘 要] 随着全国高中生源的越来越少,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问题日益突出,部分高职院校的发展难以为继,因此分析了高职院校招生现状,并分析了成因,从而从两个角度提出改革,一方面从宏观上,政府充分行使教育行政管理职能,进行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包括学校拨款机制、改变高职办学层次、拓宽生源渠道等方面;另一方面从微观角度,学校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提高就业质量,拓展社会培训业务,从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解决招生难的问题。
[关 键 词] 生源危险;招生现状;招生市场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9-0176-02
自1998年扩招以来,高考的入学率越来越高,这是国家加大教育资源投入结果,是普遍提高国民教育素质的必要途径,也是我国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转变的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高职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生源高峰的回落,高校的生源越来越紧张,首要的是高职院校,部分省份的民办院校出现了难以为继的问题,高职院校的生源荒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热点。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有80多所高职院校,并且还不断有新的高职院校合并成立,而江苏的生源却以每年3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减。高职学院为了生存,上演了各式各样的生源大战,部分民办院校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手段来争取生源。冷静思考,笔者分析现状,找出现状产生形成的原因,一定程度上能改变招生难的现象。
一、高职院校招生现状分析
(一)生源持续减少
目前为止,全国绝大部分省份高考考生数量持续下降,只有少数几个省份生源呈上升趋势。历年来,江苏的生源从2010年的52.6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36.04万,2017年还要下降3万人左右。生源减少,受影响最严重的就是偏远地区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
(二)地区差异较大
在生源紧缺的背景下,因为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不同地区高职院校的生源状况也有较大差异,从省际看,全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生源较丰富,西部欠发达地区生源欠佳;从江苏省内看,苏南长三角地区的高职院校生源状况远比苏北欠发达地区要好得多,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要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更多。
(三)高职在专科批次录取,教育层次低,社会认可程度不高
高职教育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认为,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办学,而不是两种不同层次的办学,按照全国目前的录取机制,本科教育在第一批次录取,高职院校都在第二批次录取,这就人为地将两种类型的办学变成了两种层次的办学。而学生和家长,极力选择高层次的本科,退而居其次选择专科,专科在生源质量上远差于普通本科院校。
(四)招生竞争无序,恶性竞争严重
生源是学校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源。正因为生源的紧张,各高职院校都想方设法获取更多的生源,尽量做到招生计划不浪费,使出各种手段,有的民办院校通过中介招生,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学校的负担,同时也滋生了腐败。还有的院校通过承诺“选专业”,无限放大热门专业的招生人数,这虽然能解决眼前的生源问题,但从长远看是不可持续的。
二、高职院校招生现状的成因
总结了高职院校的招生现状,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这些现状的成因,有社会原因,即教育管理的缺失,也有其他教育招生制度方面的客观因素。总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点。
(一)现行高等教育录取机制不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
现行录取机制将高职院校安排在专科批次录取,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社会认可度不高,高等职业院校是专科,教育层次不高。家长认为,就业岗位是技术蓝领,社会地位、工作环境、收入等都没有本科高。
(二)现行高等学校拨款机制不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校财政拨款机制是以在校人数拨款为主,部分地方市属院校以教师人数拨款,这就促使高职院一味地追求招生数量,以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政府可以尝试对同一个学校采取按学生数和教师数相结合的拨款机制,但这需要政府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出台新的合理的高校财政拨款制度。
(三)人口出生率降低
考生持续减少是高职招生难的根本原因,国家现在也在做宏观调控,但这需要一个过程,短时间是不能见效的。
三、生源危机的对策
分析了高职招生困难的原因,要想解决本质问题,政府和高职院校必须通力合作,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从宏观上进行顶层设计,高职院校必须从微观上进行改革,努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一)宏观方面
1.提高人口出生率
目前,中国慢慢进入老年化国家,劳动力资源紧张,国家全面开放二胎的政策从长远看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生源的问题,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
高职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而不是两种不同层次的教育,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需从根本上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当前,我国已提出职业教育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中高职衔接“3+2”“3+3”,高本衔接“3+2”,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4+0”等项目都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产物,各高职院校大都是老牌的中专院校合并升格而来,有优秀的师资,擅长实践技能的提升,有条件培育出更好的、更贴切社会需求的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
3.改变高等学校的拨款机制
高校的财政来源主要是学生的学费和政府按照人头拨款,目前高校的拨款基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在校生人数,另一种是按照教师的人数。财政拨款制度的指挥棒驱使更多的高职院校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如果政府能出台新的财政拨款制度,则高职院校可能也逐步着力把自己的专业做精做强,做出品牌来。
4.逐渐改变社会的观念
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引导和宣传高职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的关系,逐步渗透高职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是两种类型的教育,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待遇,提倡学技术本领,改变家长“铁饭碗”的观念。
5.净化招生市场,严厉打击招生诈骗
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加强管理、监督,充分行使政府行政管理的权力,维护广大考生和学校的利益,严厉打击招生诈骗、生源买卖。
6.逐步收紧高职院校专业规模设置的自主权
专业人数的设置是高校自主设定的,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历年的就业数据设置专业的数量及规模,但事实上很多就业数据本身就存在问题。部分学校为了用热门专业吸引考生,无限制放大热门专业招生人数,从眼前看解决了招生数量的问题,但毕业后就业情况又如何,没有更多的人去关注。从长远角度讲,这是不可持续的,就业是影响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因素,如果就业不好,将来热门专业也会变成冷门专业。
(二)微观方面
高职院校是招生工作的主体,要招收好生源,提高生源数量和质量,必须努力从自身改变,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1.调整专业结构
根据社会需求、就业情况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吸引考生填报。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不仅影响本专业考生志愿的填报,在当前的招生政策下,对整个学校考生志愿的填报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专业的改造、优化和整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渐显露出来。如要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高职院校有关职能部门需深入研究,根据专业社会认可度、毕业生就业形势、产业发展情况等优化招生专业,对部分专业进行改造。
2.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开拓社会培训业务
高等学校有三大任务,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在高职生源危机背景下,适当吸纳社会生源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深造,也是高职院校必须认真予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有的学校与行业协会合作,进行行业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将来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扩大社会培训的服务范围,这也是事业单位改革中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这既可以为社会人才培养和人才结构调整贡献力量,也可以为高职院校办学扩充生源。
3.在招生宣传中重视新媒体
通过每年的新生问卷调查,96%以上的学生都通过网络来了解学校的整体概况,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历年录取分数线、招生章程等招生信息,特别是智能手机基本普及的今天,手机端的微网站越来越重要,方便考生手机随时查看,所以加大网络、手机、微信、微博宣传力度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蔡安成.刍议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危机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3,2(20):134-135.
[2]徐耀生.生源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