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研究
2016-07-09韩玉君
韩玉君
[摘 要] 通过分析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和高职教育的现状,提出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的一些改革设想,希望能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满足社会的需求,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社会的主人。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高职教学;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9-0090-02
高职院校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目前全国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共有一千多所,在校生人数已达1000多万。其在校学生规模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总人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不同于一般的本科院校,教育理念和定位有很大的不同,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产业第一线,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很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满足市场需求是专业发展的立足点和源动力,并始终面对就业岗位对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进行培养。
但是高职院校教师能够教授什么、学生又能学会什么是始终存在的问题,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值得我们探讨,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研究。
一、让学生选择合适的专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大家都知道,做事情有了兴趣,主观上会比较主动,效率也会加倍,因此提高学生的兴趣非常关键。本人教过一个班级,全班四十多人,只有三个人是第一志愿录取的,其他都是调剂的,一开始上课的时候情绪都很低沉,不知道要学什么,也不想学习,觉得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很大。建议大学一年级可以不分专业,先学好基本课程,让他们充分了解不同专业,再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而不是高考志愿定终身。当然,学校教师也要进行监督、引导,让学生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评价,选择相对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兴趣,同时又选择比较适合自身的专业。学生有兴趣,才有积极性去做,去主动学习,主动探讨。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一直强调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事与愿违,学生并不想参与教师分配的任务,归根结底,还是他们没有兴趣,没有参与的欲望。只有他们主观上有参与的愿望,有参与课堂的动力,课堂才能真正地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现在好多学生上课,就是重复教师的操作,对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了能有什么作用,完全不求甚解,只是为了完成教师交代的任务而已,完全违反了教师让学生交作业的初衷。如果学生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教师给了他们感兴趣的任务,他们就会主动去完成,积极寻找答案,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中央新闻曾经报道,台湾大学的叶柄成教授教授的一门《几率》课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概率》,全球两万多人主动加入去学习,这就是学生感兴趣,才会主动参与进来,当然也离不开叶教授的教学方法,他把学生喜欢的游戏融入学习中,让学生通过做题过关占地盘,在玩中学习。所以,除了学生主观感兴趣,我们也要找到提高学生兴趣的办法,教学方法就很重要。
三、合适的教学方法
现在大学教师都在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再仅仅是传统的教授法,而是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对课堂的教学形式进行改变,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关于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已经在教学中使用的行动导向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以及近几年才提出的翻转教室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也在教学中有了很多的应用,不同的学习任务需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实现。
(一)行动导向法
所谓“行动导向法”,是按照职业工作过程来确定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组织教学。教学内容以职业活动为核心,注重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一般通过解决接近实际工作过程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教学组织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到咨询和辅导作用,一般多以小组学习形式进行,强调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模式,它是基于实际工作的教学方法。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是指生产一种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的工作任务。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是职业教育中的最高级形式。具体实施步骤分为:
(1)确定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项目任务设想,当然,如果是企业真实项目更好,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2)制定计划:小组成员共同思考工作任务,每个成员有自己的角色定位,讨论出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初步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
(3)决策:小组成员与教师进行专业谈话,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修改并优化已经制定好的工作计划。
(4)实施: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步骤和程序工作。通过任务实施学生可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与合作沟通等能力。
(5)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教师应在专业谈话中指出学生的不足,这样学生可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以便有所提高。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三)角色扮演法
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背景材料,让学生来担任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表演结束后,全班一起对角色的定位进行讨论,最后教师给予归纳性总结。比如工程领域,项目经理和小组成员的分工肯定不一样,那每个学生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来配合完成项目。这样的方法,学生的兴趣高,参与度好,也能从角色中更好地理解社会分工,具备相应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翻转教室”
传统讲述法是普遍被采用的教学方式,但其最大问题是压缩了课堂师生互动的机会,更难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个别指导。翻转教室(Flipped Classroom)是近来利用科技手段解决此问题所产生的一种教学方式。所谓翻转,是指将课堂知识讲授和学生回家自行练习作业的顺序对调。实际做法是将课堂讲授的部分录制为影片,当作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先观看,而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用于练习、问题解决或讨论等教学互动,以提升学习的成效。其教学逻辑就是在课堂时间让教师能在与学生面对面的学习环境中,可以真正进行双向沟通的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此方法的教学理念及教学设计也随之改变,其核心精神是将学习的责任回归到学生身上,教师原来主导的角色则转为提供学习引领及协助。
不管哪种教学方法,都要分配任务给学生,目的都是传授知识。所以我们教给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也要介绍解决问题方法的来龙去脉,他们不仅要完成任务,去寻找答案,还要知道完成任务的目的,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来完成。不仅知道工具如何操作,还要知道操作的原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理解起来会更容易,学生才能举一反三。当然,如果他们能提出来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最好的,如果不能,那能熟练运用前人的经验也达到了我们高职教学的目的。
四、教学任务的选择
选入课堂的任务要合适,能让学生真正的来操作。职业教育系统一直在倡导校企协作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也是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校企协作是教学方法由简单的理论传授到实际应用的一种转变,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企业需要什么人,你就培养什么人,这样的话,学生学习也就有了目标,学习积极性也就越高。同样,企业也能大大缩短学生进入社会的实习期,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校企合作是现在高职院校合作的方向,这也是高职教育的现状,把企业的实际任务带到课堂,很多高校合作得也非常好,让学生熟悉企业真正的任务,熟悉企业的运作,但是有的任务真正实施起来,却有很多困难。
比如,理工类的课程拿到的任务一定可以在实验室里实现才有价值,毕竟不是所有的教学都可以在企业完成,主要的课堂还是在学校。所以,实验室的设备最好是选择企业所用的设备。也有很多的模拟设备,学生可以当作课下的练习。
五、职业证书
教师也应该在企业进行培训,首先考取相应的企业资格证,真正实现双师教育,不仅仅是上理论课,也可参与企业的具体项目。教师要经常进修,现在社会发展迅速,所有的设备更新和技术发展都很快,教师的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要教给学生的东西还是陈旧的,还没等学生出校门就已经淘汰了。以至学生出去也没有自信,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很多岗位都不敢尝试,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别人说的很多专业名词都不明白。
既然职业教育与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就可以让学生在上学期间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以后在相应的岗位提供保障,真正实现企业和教育合作。让学生把取得的证书当作专业的成绩,既给他们压力,也给他们就业增加机会,真正实现证教融通。让学生明白企业的岗位,真正到企业跟着企业的导师进行学习,这样也会明白自己适合的岗位,找到自己的定位,就可以往这个方向上努力,不用多方向下手。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对口的竞赛,市里、省里甚至全国的比赛,让得奖来刺激他们的荣誉感,增加他们对相应职业的认同感。
本文以如何培养出适合企业的人才为目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教学提出一些体会,希望能够对专业建设提供帮助。积极化解“就业岗位对学生理论、技能的高标准要求和高职院校教师能教授什么、学生又能学会什么之间的对立矛盾”,遵循“战略上目标明确,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最高行动纲领”和“战术上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基本行动纲领”两条高职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原则,积极稳妥、扎实工作,实现高职教育的“低进高出”办学神话,并形成鲜明专业办学特色,对专业建设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何良胜.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
[2]陈奋.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初探[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