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

2016-07-09武彦平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文化意识大学英语教学渗透

武彦平

【摘要】文化是语言的灵魂,也被称为语言的心脏。它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的工具。故在英语教学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是很有必要的事情。本文主要根据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探讨了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渗透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词汇、语篇、会话等多个方面,从而提出了文化意识培养的具体措施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渗透

一、大学外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文化既是语言的重要属性,亦是其最重要的载体。人们在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时,从一定方面多多少少会折射出一定的社会文化。所以在语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应以渗透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为重点,来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交际意识,同时,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实现跨文化交际意识。但长期以来,由于大学生不了解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文化意识淡薄,可能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出现误解的现象。所以在外语教学中我们要反对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现象的存在。相反,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教师如果提高对其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故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语言教学的同时,要坚持语言技能,语言知识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策略意识同步发展,这不仅是大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21世纪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二、文化意识的培养途径

随着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不断发展,我们也逐渐认识到了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认识到应该在进行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渗透文化思想的重要性。虽然我国在新制定的课程标准及各类考试中对于文化素养的培养已有所体现,但怎样解决我国英语文化素养的培养问题,用什么来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突出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词汇教学、会话课教学、语篇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提出进行文化意识渗透的具体措施和解决方法。

1.通过词汇学习渗透文化意识。词汇是语言的心脏同时也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部分。然而大部分英语教师对于词汇的教学,往往没重视到这一点。所有造成在英语教学中重词的表面意义,而忽视了文化意识层面的传授的现象。实际上,在英语里有很多词语,如果老师在教学中不结合其文化背景来介绍的话,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就很难达到深入理解的效果。所以说语言从本身来说就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背景中会有不同的内涵。比如对于“dog”这一词汇,在中国文化中多为贬义,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字眼,这些词汇在英美人眼中却是褒义词。所以在一些俗语中有“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

儿),cats and dogs 等等常用词语。又如,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权力的象征,而在西方国家这一词汇往往被认为是邪恶的象征。如“hes a bit dragon around this place”可以翻译为他在这里是一个有点飞扬跋扈的人。中国文化含义的龙称为Chinese dragon,亚洲四小龙就应该翻译为“Asian four tigers”,而不能是“Asian four dragons”.有如关于颜色的表述。它可以表述人们的各种不同的心情,目前的状态。比如“red”这一词汇,中国人对于红色会想到一些令人开心和愉快的事情,而在西方人眼中,就会把它看一种很令人愤怒的状态。

在英语教学中,只有培养大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正确认识及运用,才能够逐渐培养其用英语进行思维,用英语进行阅读的习惯。只有了解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和方式,了解了西方国家对于词汇的文化意识背景,在英语教学中才能够避免所谓的“中式思维英语交际”的不良习惯和现象。

2.通过语篇教学渗透文化意识。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应通过语篇里的内容对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进行培养。虽然大多数的外语教材主要是为语言教学编写的,但教材的涉及面非常之广,主要涉及了地理、历史、文学、政治、经济等等有关西方文化的知识,处处体现着文化渗透这一特色。通过比较他们与本国文化的异同,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准确的对西方文化有一个很好的定位。以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文化教学内容为例,他们很容易进行中外文化的对比。在学习sports文章时,教师可以以西方人的足球文化为切入点,先让学生熟悉各种在西方流行的球类运动,熟悉一些带有西方色彩的运动的词汇,如:volleyball,baseball等,从而开展中西球类运动文化对比的讨论,找出中西球类运动文化的差异。只有通过文化差异的比较,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中西方球类运动文化的兴趣,然后再通过深层次地对课文的语篇内容加以把握和理解,学生们才能够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化的运动与健康的问题。

3.通过语篇教学渗透文化意识。利用会话课教学设计各种文化交际情景。只要把学生放在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他们才能够学会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如:打电话的场景,教师应通过渗透一些交际文化。在对话中诸如“who are you?”,“Hi,I am…”等都不符合英语交际模式,在语用方面存在些错误。所有英语教师应用正确的交际句型来纠正这些语用方面的错误。在教学中,对于语言情景对话的设计也十分重要。如:对学生表达祝福的用语时,教师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场合。可以说“You are so beautiful today.”学生答“thank you”.教师说“It is the last day of this term today!” 学生答“Have a nice holiday”.又如见面打招呼和进行问候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然后再针对不同的交际情景,作出正确的符合交际习惯的回答。教师可以这样说:you say to Mr. Smith,“How do you do,sir?” He says “How do you do?” “What do you say then?” 学生回答:“I am glad to meet you,Mr. Smith”。又如:教师说 “you are Tom. At the party,you see the famous star. You want to introduce yourself to her. What do you say?” 学生回答:“How do you do…? My name is Tom”教师在设计与某个特定的社会场合有关系的语境时,应对学生渗透其文化交际背景和正确的交际用语,并介绍一些常见的人们相互交往中的正确表达方式。并通过文化渗透来设计和组织好会话课的教学。

4.通过多媒体教学渗透文化意识。文化信息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善于从多方面获取有价值的文化信息。可以合理的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的音,形,义来有效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课堂语言教学环境中了解与感受异国的社会与文化风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制作一些相关的幻灯片,或是观看一些英语原声电影,专题纪录片等。因为它不但能使学生学到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丰富多彩的教学媒体材料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Animal这一话题时,大部分内容涉及动物的习性方面的知识。老师可先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制作课件的方式,搜集各类动物的图片,并配以短小纪录片介绍关于动物的各方面的背景材料,然后把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声音、图像的完美结合,使那些静止的文字材料能够生动的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使他们能够颇为深刻的去体验和感知大自然的魅力,从而来弥补书本知识仅以文字为呈现方式的不足与欠缺。

三、结语

基于大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在实际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现状和需求,在当今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去渗透一些文化因素是很有必要的,只有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学才能够更深刻的反应教学内容,实现语言知识和与语言技能的掌握,从而才能够达到对于大学英语新课标的要求。曾有语言学家说过,“一种语言只有深深扎根于该民族文化之中,才能够更深刻的去反应该民族的文化。”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只有善于培养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文化意识,去创造一种用英语去思考问题,探讨问题的氛围,这样才能够提高我们对于中外文化差异的理解能力,更深刻的去感受文化,体验到文化给语言所带来的敏感性,从而达到真正的去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曼.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l.

[2]武洪梅.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56).

[3]周舵.浅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时代经贸,2008.6.

[4]潘建.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J].外语论坛,2012,(19).

猜你喜欢

文化意识大学英语教学渗透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