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南、老挝、古巴三国社会主义改革与中国的异同

2016-07-09杨竹芸

现代交际 2016年12期
关键词:老挝古巴越南

杨竹芸

[摘要]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代表社会主义的失败,越南、老挝、古巴三国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调整对内对外路线、方针、政策,把社会主义改革建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本文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来论述三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与启迪、启发。

[关键词]越南 老挝 古巴 社会主义改革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016-02

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来看,苏东剧变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但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急需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迫切的现实性。分析和研究各国社会主义改革状况以及同中国的异同,有利于把握究竟什么是“特色社会主义”,寻找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一、越南革新开放概况以及与中国改革的对比

(一)越南革新开放概况

1986年12月,在中国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几年之后,越南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革新”路线,越南进入革新开放的新时代。导入市场经济,施行对外开放政策,改变了越南长期以来对外封闭的情况,令越南的大门向世界开放,越南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同时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上的形象有所改善。

越南革新开放涉及多个方面。经济上,推进和完善农村承包制,鼓励并支持农村庄园经济的发展;积极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同时,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重点经济区发展战略,实行全方位改革开放战略,加强国内国际经贸合作,加快融入世界的步伐,提升越南经济的国际化水平。

政治体制上,打破领导职务终身制并取得了成功。对党的领导人的年龄做了明确规定,并实行党内差额选举。中央吸取黎笋时期个人集权的经验教训,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加强党委的监督作用,以遏制腐败行为。越南结合自身实际,在不断努力下,近年来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步,党内民主扩大了,社会的民主气氛增强了。

理论成果方面,越南处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道路不存在统一模式,越南结合国情,确立胡志明思想作为越共的指导思想,确立越共的奋斗目标及党的性质,发展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

(二)越南社会主义改革与中国的对比

中国和越南同处亚洲,两国历史文化相近。两国在意识形态上都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党是国家执政党,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反对多党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或国会制度,以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经济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越南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选择渐进式的改革道路,越南同属渐进式改革,以农业为经济改革的突破点,调整农业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试点,并逐步推向全国。越南的改革都是从外部引用,在内部进行利用,不同于苏联的剧烈“休克疗法”。

政治上,两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分别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称不同但都确保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反腐败斗争都是近年来两国的重点。越南国会通过立法形式反对贪污受贿;中国从严治党,频出重拳,打击“老虎”和“苍蝇”。

思想文化上,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越南坚持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警惕西方“分化”战略。中国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要求,用核心价值观来凝聚力量、鼓舞斗志、指明方向。

总结来说,两国的发展战略都遵循实事求是原则,从本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步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离不开邓小平、胡志明这两位改革家度高度的政治胆识和智慧、壮士扼腕的执行力与改革魄力。

二、老挝全面革新概况以及与中国改革的对比

(一)老挝全面革新概况

自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革命党领导老挝人民在这个被称为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的内陆小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86年11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召开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四大,提出革新开放政策,从此老挝进入全面革新的战略时期。其后,又经受住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严峻考验,继续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经济上,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政策后,充分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作用,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农村的不少农业合作社相继解散,家庭承包制迅速铺开。所有制方面,允许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同时,进行国营企业改革,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合作,深化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

政治上革新官僚集中的政治体制,加强党建工作,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加强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外交政策上,以“多交友,少树敌”的方针为指导,推行以谋求经济援助和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全方位务实外交,并取得根本性突破。民族与宗教政策上,改变工作方式,在肯定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说服山地民族迁移和放弃破坏性的耕作方式。20世纪80年代后,强调宗教自由,确立佛教的主流宗教地位,重视佛教组织,把佛教融入政治方针、路线之中。

(二)老挝社会主义改革与中国的对比

老挝的变化离不开中国的帮助。经济上,与中国相似,老挝实行家庭承包制,颁布《土地法》,确认国家保护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转让权,从而极大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老挝允许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而中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两国都出现了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目前存在的所有制形式不同。此外,老挝认为各种经济成分要在国家的指导和监督下发展,中国否认过去那种纯而又纯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老挝发展国家管理的市场经济,而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治上,两国的政治革新理念是相同的。老挝党认为不革新官僚集中的政治体制是没有出路的,并且改革政治体制不是用其他制度来取而代之,而是在巩固人民政治体制的基础上,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党的领导作用和能力。中国的做法类似,大力开展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把党建成纯洁、强大和稳健的政党。两国在反腐倡廉这一方面都进行了法律的确认和打击力度的提高。但老挝弱化了意识形态的宣传,对一些重要提法采取模糊手段,比如在宪法中没有明确采用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的提法,而只提到“民主集中制”“老挝人民革命党的领导”。这一点和中国形成鲜明对比,中国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旗帜鲜明、不模糊。

在对外关系上,两国都实行对外开放,都改革外贸体制,积极发展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但重点有所不同,老挝“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的重点是引进外资,而中国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在宗教政策上,两国区别较大。老挝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是一个有广泛宗教信仰的国家。为了加强佛教的主体地位,国家甚至引导原无宗教信仰的百姓信奉佛教。老挝将佛教教义融入党的方针政策中,而中国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古巴“稳步改革开放”概况以及与中国改革的对比

(一)古巴“稳步改革开放”概况

苏东剧变后,古巴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古巴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抵挡住了国际情势的冲击,稳住了国内局势。在纪念攻打“蒙卡达”兵营四十六周年的会议中,时任领导人宣布采取几项重大经济改革措施,来挽救革命和社会主义,这标志着古巴改革正式开始。回顾十几年来古巴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其主要措施有:在经济方面,适应全方位的发展需求,实行改革开放,重点是财税改革和工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恢复与发展;在政治方面,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全国人民代表政权制度建设;外交上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积极顺应世界多极化,推动建立民主、公正、稳定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党的建设方面,坚持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提高执政能力,精简党政机构,提高党政机关工作效率,重视党的廉政建设;在理论认识方面,古巴深刻意识到普遍原理与国家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走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照搬、照抄外国模式。总体说来,古巴推行的稳步改革开放政策适应了古巴国情的需求,有利于古巴社会主义建设。

(二)古巴社会主义改革与中国的对比

古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对改革的独特认识。与中国不同的是,古巴所做出的改革措施,是困难时期被迫的调整或开放,是暂时的“让步”,应急的措施较多,带有较强的临时性,且多集中在经济领域。

古巴领导人从古巴特殊国情和国内实际情况出发,认为改革不可“操之过急”,要稳步推进,系统的调整与修正是必要的,但任何改革都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制度、危及党的领导、违背社会公正的原则,这是不能僭越的底线。古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有否定态度,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违背,容易滋生金钱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这一点与中国相异。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并不是姓“资”还是姓“社”的评判标准。中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重中之重,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深化改革。除此之外,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古巴的改革也只能根据本国的现实情况逐步缓慢推进,不可能接受或实施中国或越南那样的全面和大规模改革开放的模式。

冷战结束后,越南、老挝、古巴三国都在建设本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努力进行新的探索。由于三国国情、党情都有所不同,改革的方针和进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取得的成就也有所区别。可以说,当今越南、老挝、古巴三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继十九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形成、二十世纪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兴衰之后,二十一世纪党领导人民对社会主义认识第三次飞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老挝古巴越南
读图
越南·河静省
中俄古巴驰援意大利“打脸”西方
“中国优秀电影走进老挝”巡映活动落幕
越南百里“银滩”
古巴经济衰退
“凯萨娜”侵袭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