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婚恋经济学
2016-07-09张文智
张文智
随着网络交友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互联网上寻觅真爱。然而,多数情况下,决定两个人是否匹配,是否可以擦出爱情火花的并非两颗孤寂的心,而是现实而不受情感左右的经济学原理。
约会是一桩有风险的交易!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邋遢鬼,自恋狂,与前任藕断丝连者,还有唐纳德·特朗普的粉丝。约会网站,包括数量不断增加的各种交友App,对此有所帮助。它们的设计更多地源于经济学原理,而非对人内心的窥探。
从某种意义上讲,寻找意中人与求职没什么两样。一份工作如同意中人,优缺点都有,因而找到适合的那个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同于其他,双方必须对即将发生的匹配充满激情。相对而言,超市是不会特别在意自己正在赚取谁的钱,电力公司也不会为客户是否够格使用自己发的电而烦恼。
凭借对市场设计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阿尔文·罗斯,就对此类“配对市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在配对市场中,供需的平衡并不取决于价格。相反,人们是基于信息进行交易的。一名苹果商贩可能会降低卖价,直至整车苹果全部卖完。可如果苹果公司要雇佣两名员工,它就不会设置一种少到只有两人前来应聘的薪水。通常而言,新员工的素质至少与他们的薪水同等重要。
曾在2012年与劳埃德·沙普利分享诺贝尔奖的罗斯发现,配对市场的结构会在决定谁与谁配对方面产生明显差异。比如,为探究人们的真正喜好而设计出来的系统,曾在医院和医生之间产生了较好的匹配。但是,整个医疗行业的兴趣在于改进匹配,以便搭建起一个全国性的平台来做这件事情。失恋者则必须依赖一系列线上配对工具。
好的匹配取决于好的信息。即使没有线上配对工具的帮助,人们通常也会对双方的共同点有个大概的了解。比如说,人们之所以去纽约这样的大都市打拼,而不是去那些冷清的城市,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在大城市里遇到志同道合者。在纽约,人们选择去消磨时间的地方——不管是洋基体育场还是瑜伽馆——决定了他们会遇到何种类型的人。由于在纽约生活、在瑜伽馆挥汗如雨或在看台上肆意发泄的开销很高,因此,在这种环境中,人们自然相信周围的人都是志同道合者。
但是,一个关键的信息被遗漏了:是不是有共同的爱好。当面询问太过唐突。现实世界中,试图接近一个潜在的伴侣,有可能遭遇尴尬或羞辱。线上配对极大地降低了这方面的风险。打个比方,Tinder和Happn等App表明,两个用户只有感同身受时,才会彼此喜欢。
最好的配对市场是那种有着大量参与者的“密集”市场。在网上寻求配对的人越多,找到一个好伴侣的几率就越大。茫茫人海中,若另一个人也喜欢瓦格纳歌剧、泰国菜或讨论配对市场经济学,成功的概率会大幅提升。
许多约会网站要求会员填写详细信息,这可能有助于促成完美配对。不过,倘若要求填写的信息多到足以把潜在交友对象吓跑的话,就得不偿失了。Tinder最初上线时,有鼓励用户滥交之嫌,用户之间只是基于脸蛋、年龄和性别来评价彼此。简单创造奇迹:Tinder用户每天达成的配对有2600万对之多。
但若变得过于“拥挤”,“密集”市场就会优势不再,因为用户会被参与者的数量吓跑,并且无法在众多参与者中找到中意的伴侣。要应对这种情况,一种策略就是专业化。比如,单身犹太人可用JSwipe交友,这是为他们量身订制的;如果是女权人士,则可以使用女性必须主动发起联系的Bumble来寻找伴侣。
但是,大部分受欢迎的App都在设法运用巧妙的技术来帮助用户筛选潜在的伴侣。就拿Tinder来说,它只向用户提供附近用户的资料,从而便于双方见面。它还引入了一个每天只能使用一次的“超喜欢”选项,允许坠入情网的用户向某人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此外,从去年开始,它还允许人们贴出自己的工作和学历,以帮助用户在茫茫人海中搜寻伴侣。使用了这款App,用户既可以收获许多潜在伴侣,还拥有各种各样筛选伴侣的工具,可谓事半功倍。
针对寻找真爱、门票或是打算拼车之人的配对App的出现,的确让之前耗时费力的事情简单多了。它们或许还会促成更加深远的经济变革。约会App可能会强化婚姻向“选择性婚配”发展的趋势,让人们可以选择与有着相似收入和技能的人结为夫妻。据估算,1960年至2005年间,在美国收入水平悬殊较大的婚姻中,这种趋势所占比例上升了18%。韩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则发现,网上约会刺激了根据学历寻找伴侣的行为。
更好的匹配或许还意味着更大的城市。大都市向来都是一个大熔炉,在那里,刚刚步入成年人之列的人们,通过工作、朋友与伴侣联系在一起。不管浪漫与否,配对App都能让人们更容易地穿行于都市的各个角落,更容易地从其提供的各种机遇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反过来,城市越大,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也越强。
不过,App不可能减少分手的痛苦。而且爱情依然充满神秘,纵然是经过无数次完善的计算程序,也不可能精确预测出两人之间的吸引力。但从众多用户来判断,它们肯定是有作用的。毕竟,和意中人卿卿我我,怎么都要比当一只单身狗好。
[译自英国《经济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