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
2016-07-08黄刚
黄刚
1997年,日本著名作家国弘威雄变卖家产,自费来中国东北拍摄了一部自叙体大型纪录片《葫芦岛大遣返》。无独有偶,201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同名大型历史题材影片《葫芦岛大遣返》开机。这部影片再现了发生在1946年至1948年间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断。1946年5月7日至1948年9月20日,曾被日本侵略者烧杀掠夺的中国人民不计前嫌,以德报怨,从人道主义出发,在自己还是遍体鳞伤、食不果腹的条件下,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克服重重困难。对陆续集中到葫芦岛港等待遣返的日本侨俘给予无私帮助。将滞留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超过105万日侨俘虏全部遣返日本。史称“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对战败国侨民最大规模的遣返行动之一,是世界史上绝无仅有的战后人道主义善举。
1908年。日本殖民机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第一任总裁后藤新平提出了“移民控制东北”的战略,计划从1908年开始,经过10期移民,从日本向中国东北地区至少移民50万人,如果情况允许,则大规模移民100万人以上。这项恶毒的建议得到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至1930年,在大连的日本移民共有21万人。1932年至1936年间。日本向东北地区进行了5次大规模组团性移民。1936年8月,广田弘毅内阁把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的计划正式确定为日本国策,提出要在20年内向中国东北移民100万户、500万人。截止1944年9月,居住在东北各地的日本移民已达到166万多人。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由于日本政府采取了冷酷无情的弃民政策,遗留在中国境内的日本侨民和战俘瞬间都变成了“难民”。
1945年7月17日,波茨坦会议规定,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后,包括家属和日本平民都将被允许返乡。得到和平及生产生活的机会。1945年9月29日,在中美联合参谋长会议致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的备忘录中。最早提到“东北(满洲)日人遣送计划”问题。1945年10月25日,中国国民党、共产党,美、苏三国四方在上海召开会议,就遣返日本侨俘问题进行协商,中美双方在上海共同制定了《中国战区日本官兵与侨俘遣送归国计划》,决定先遣返关内的日本侨俘,再遣返东北的日本人。会议原则确定将所有在华日本侨俘一律有组织且安全地遣返日本。中国政府负责从陆路向港口集中输送遣返人员:美军组织船只担任从中国东北到日本的海上输送:苏联承诺负责遣返居住在大连旅顺地区的日本侨俘,但是苏联拒绝利用大连港遣返其他地区的日本人。因此,葫芦岛港就成为东北地区百万日侨遣返归国的惟一通道。
1946年1月7日,中共代表周恩来、国民党代表张群、美国特使马歇尔组成三人小组召开会议,商定了有关遣返日侨的具体办法。确定以葫芦岛为输送港口。三方商定:从1946年5月初开始。先输送国民党控制区的日侨,由国民党东北行辕负责组织实施。共产党控制区的日侨。则由东北民主联军负责集中。从当年8月份开始,在吉林的陶赖昭火车站、拉法火车站将日侨移交给国民党当局,再从葫芦岛港口输送;在安东(今丹东)的日侨也由东北民主联军组织,经朝鲜陆路和鸭绿江海运输送:在大连地区的日侨则由苏联负责经大连港输送。凡有重病未愈者,暂留锦西医院治疗,待最后一批轮船遣送。中国方面成立了国民党东北行辕日侨俘管理处,中国共产党驻沈阳代表饶漱石、伍修权等积极参与了这项工作,还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遣送日人管理处,处长则由李敏然(李立三)出任。日侨俘管理处在毗邻葫芦岛港的锦州专门设立了遣返办公室,建立了能容纳上万人的临时收容所,日侨俘统一检查所也设在这里,其他各市、县均设立了日侨俘管理所。
1946年5月7日,第1批满载2489名日本侨民和战俘的两艘轮船驶离葫芦岛,“葫芦岛大遣返”拉开序幕。1946年9月4日,第105批日侨回国,这一天共发4艘船计载15908人,是单日遣返人数最多的一天。1946年12月25日,当年最后一批3695名日本侨民离开葫芦岛。在1946年232天的时间里,经葫芦岛港遣返的日侨、日军俘虏共158批,总计1017549人(含日军俘虏16607人)。1946年之后,东北地区还剩下留用的日侨33498人。1947年,共有12批29672名日本侨民被遣返回国,1948年6月4日—9月20日,最后几批日侨共3871人从沈阳空运到锦州,然后从葫芦岛乘船回国。至此,东北日侨全部遣返完毕,历史档案显示,从1946年5月7日至1948年9月20日,共有超过105万日本人经葫芦岛被遣返回国。在全球遣返侨民的历史上,“葫芦岛大遣返”从一个港口送走如此之多的人员,称得上史无前例。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岁月,财政紧张的中国政府仍拨出了大批粮食、燃料、药品和13441节火车皮,以供遣返之需,据《东北行辕日侨俘管理处经费移交对照册》记载,仅1946年5月至8月,遣返经费开支就达1,4712亿元(东北流通券),其中仅日本侨民伙食费就支出了1,2亿多元(东北流通券)。为了保证日侨俘可以及时治病,在葫芦岛还专门设立了有外科、肠道科和妇产科的医院,并保证了足够多的床位。为了便于日侨了解遣返政策和进程,中方甚至还办了一份日文的《东北导报》,前后共出版了498期。
日侨离开中国半个多世纪后。有部分人员重返故地,在葫芦岛港的遣返旧址矗立起一座碑,碑文中写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向未来,以史为鉴,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永不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