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体验无以成文
——“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浅谈
2016-07-08郭厚荣
●郭厚荣
非体验无以成文
——“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浅谈
●郭厚荣
郭厚荣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08年3月,在江汉油田广华初级中学和江汉油田物探学校分别设有办公点。工作室以培养青年教师、引领教学教研为主要工作目标。
工作室主持人郭厚荣是湖北省特级教师。三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他始终致力于构建“自主互助型”学习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体验式作文”就是其中之一),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教科研成果多次发表于省级以上专业期刊。
作文是学生生命历程的记录,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思考。倡导“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要改变应试作文教学忽视甚至遗忘学生体验的教学现状,让学生回归生活,在生命体验中实现生命的自我关怀和提升,真正实现自主作文。
一、捕捉生活细节,激发情感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些论述体现了“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抓住生活细节,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从而产生欲罢不能的表达欲望。
一次,教师带学生去集团参加艺术节。在返回的公交车上,参加完比赛的学生“对号入座”,有说有笑。教师站在走廊中,右手拉着悬杆,身子随着车的颠簸左右摇晃。售票员见状,连忙说:“老师,你到我这儿坐吧。”“谢谢!不用了,没关系的。”司机忍不住插话了:“老师,问您个问题——现在的孩子是本身素质太差呢,还是老师没教育好?”“……哦……啊……我们的学生今天实在太累了,比赛很辛苦呢……”老师宽容地笑笑。顿时,公交车里静悄悄的。
回到学校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以上情境自选话题,写一篇作文。第二天,作文交上来了。有的学生懊悔自己当时的麻木和迟钝,有的学生分析了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有的学生反省了自己综合素养方面的缺陷……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达了对老师的歉意。理解、沟通、信任、成长等通过文字在师生心中潜滋暗长。
还有一次,早读时,学生懒洋洋的,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教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背”字,于是有三两个学生开口了;教师又在后面写了三个小字“会了吗”,更多的学生开始读书了;随后,教师先后写上“?”“!”“……”教室里书声琅琅了。下一节课,教师制作了一张图片:主体是讲桌和老师,背景是早读时黑板上的文字和符号,画名叫《早读铃响过……》。教师将图片印发给学生,要求他们看图作文。学生会心地怪笑之后,愉快地完成了作文任务。
加达默尔说:“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种东西就属于体验。”以上两个案例中的情境稍纵即逝,教师凭借一双慧眼抓住了它们,并引导学生进行体验。这不仅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而且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二、借助资源阅读,助推情感体验
学生身边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这些资源,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情感,而且能为“体验式作文”找到素材。
阅读是最直接最便利的诱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方式。学生阅历较少,视野受限,通过阅读交流等方式理解社会、理解他人,是体验生活、丰富情感、深邃思想的重要途径。我们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专题阅读活动、美文品读活动、课本剧改写演绎活动、“我喜欢的文学人物”鉴赏活动、“我喜欢的文学故事”宣讲活动、诗歌朗诵大赛、读书笔记展评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写作和人生的双生长。
丰富的网络资源,也为“体验式作文”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把优秀的音频、视频资料作为作文教学的素材和触发点,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例如,诗朗诵《妈妈,我等了你二十年》表现了当代军人献身国防的无怨无悔,能引发学生不尽的感慨;FLASH动画《小蚯蚓的遭遇》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悲悯之心,而且能让他们生发出对人生际遇的思考;每年央视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视频材料,不论是人物事迹还是“颁奖词”,都非常值得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挖掘。
很多公益广告贴近生活、贴近人情,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让这些优秀的公益广告进入课堂,也能助推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央视的公益广告《妈妈,我也给你洗脚》中,妈妈为奶奶洗脚的情境感染了儿子,儿子主动端来水,要帮妈妈洗脚。这个视频虽短,内涵却很丰富。教师如果善于利用,它就会变成很好的体验式作文资源。
三、建设互动平台,深化交流体验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人就各有两个思想。体验虽不同于思想,但交换体验仍有益处。搭建互动平台是交流体验的捷径。
《班级史册》是师生交流体验的最好平台。内容可以是班级发生的大事要事,可以是班级优秀人物推介,可以是学生的心灵感悟等。《班级史册》的编写分三个步骤。
一是征集稿件。所有反映班级生活的文章都在征集之列。文章既可以是以前创作的,也可以是征集期间创作的。教师如果保留有班级学生的作品(如学生的课堂作文、周记、小练笔等),也可以提供出来。
二是筛选修改。在充分征集稿件的基础上,教师根据《班级史册》的内容和编写要求筛选稿件。对于内容重复的稿件,可以择优选用;对于遗漏的内容(如重要事件、值得记载的活动、突出的学生等),可以安排学生临时创作。筛选稿件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文章入选。入选稿件确定后,教师要把稿件交还给作者进一步修改。
三是编排目录。入选稿件改定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内容进行分类(如写班级特点的,写老师的,写同学的,写课外活动的,写惜别之情的等),使《班级史册》栏目分明,体例得当。为了突出纪念意义,教师还可以让每名学生写一句赠言,作为附录编在后面。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编定目录。
目前,工作室已编辑出《阳光下的季节》《四时年少》等《班级史册》。它们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里程碑,也是体验式作文教学成果的结晶。
教师真诚、及时、形式多样的作文点评也是交流体验的重要方式。学生作文后,教师不仅要及时批阅,而且要及时讲评。讲评时,或赏析构句成段之巧,或赏析构段成篇之妙,或赏析构思之奇,或赏析主题之新……教师要尽力展现每名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而不要总拿个别作文能力强的学生作范例。这样的点评可能会超出“每周两节作文课”的时间限制,但这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们的行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浪费点时间有何不妥?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设班级“网络论坛诗社”、班级群共享、个人主页、QQ空间、个人博客、微信、电子板报等方式让学生交流体验,收获成长。
“写作”是什么?简言之,不过是两个词——“记录”或“叙述”。当师生、生生之间通过文字分享彼此的体验时,学生就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语感,掌握了文字运用的技巧。这样形成的能力,其牢固与深邃远胜于讲解与灌输。
雅思贝尔斯说:“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体验式作文”教学强调写作的主体是人,是情,是真,而这些都离不开学生的真实体验。循着“体验”的路走下去,或许我们的作文教学能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单位:江汉油田教育集团物探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