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商西周时期成都平原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述论

2016-07-08于孟洲

关键词:成都平原中原地区文化交流

于孟洲

(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夏商西周时期成都平原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述论

于孟洲

(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610064)

摘要:夏商西周时期,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与中原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交流,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文章分三个阶段梳理学界对于两地存在相似形制的陶器、铜器和玉器的研究情况,以此展现出两地间的交流历程。仅从相似形制器物比较的角度开展研究有将问题简单化的倾向,更为深入的探讨应将从中原至成都平原这一广大区域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纳入考察范畴,将具体器物的研究与整体文化背景研究紧密结合,这无疑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研究过程。

关键词:成都平原;中原地区;夏商西周时期;文化交流;考古研究

在中国考古学史上,成都平原是较早开展考古发掘工作的区域之一。若从上世纪30年代起算,迄今已有八十余年了。在诸多学者的努力下,成都平原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已初步建立,并在不断完善过程中。目前,学者间对于成都平原或四川盆地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的认识虽在发展阶段的划分上存在不同认识,或者给予不同阶段不同的称呼,但在各类遗存前后发展顺序的认识上基本不存在大的矛盾。在本文涉及的时段内,主要包括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三类遗存。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三个阶段概述夏商西周时期体现出成都平原与中原地区间文化交流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宝墩文化因新津县龙马乡宝墩遗址①而得名。除宝墩城址外,还发现了温江鱼凫村[1]、郫县古城②、都江堰芒城[2]、崇州紫竹[3]和双河[4]、大邑盐店[5]与高山[6]共计八座古城。其中宝墩城址的面积已达270余万平方米[7],又在郫县古城遗址的中心部位发现面积约550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基址(F5),这些重大发现使得某些学者认为当时已进入酋邦制阶段③。这与近年来在成都平原调查和发掘中除了发现城址,还存在较多宝墩文化普通聚落遗址的情况是相合的。当然宝墩文化的遗址等级划分、遗址间的关系以及文明发展程度等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对于宝墩文化的年代,有大致在公元前2 800至前2 000年间[8]、距今4 700至3 700年[9]、距今4 500至3 700年[10]、距今约5 000至3 700年左右[11]等多种不同认识。不难看出,宝墩文化的部分遗存已进入夏代。

1997、1998年发掘的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墓地出土了一批玉石器,这是目前已知成都平原出土玉石器中时代最早者。发掘者推断仁胜村墓葬的年代上限相当于三星堆遗址一期后段,下限在三星堆遗址二期前段,大致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二期至四期的年代范围[12]。从出土陶器分析,仁胜村墓地的年代应属于宝墩文化四期。

已有学者对仁胜村墓葬出土玉石器上体现出的对外交流的迹象进行了探讨*宋治民:《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土坑墓的思考》,《四川文物》2005年第四期;肖先进、吴维羲:《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土坑墓出土玉石器初步研究》,《四川文物》2010年第二期。,其中的锥形器、泡形器和璧形器等可能与良渚文化存在一定关联,特别是有的器物还在石家河文化中发现类似形制者,这就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东南良渚文化圈与西南腹地成都平原的有关文化因素之互动应是通过长江中游这一孔道而实现的”论点提供了证据[13]。还有学者指出,玉锥形器在商代的三星堆遗址及后续金沙遗址的大量玉器中几乎不见踪影,说明非本地制作,而是域外成品直接输入。这些与长江中下游文化密切相关的器物,特别是典型良渚文化相关玉器的出现,提示至少新石器晚期至夏代早中期之际,一股与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有着极深渊源的文化因素渗入成都平原的三星堆遗址中[14]。至于墓葬中出土的蜗旋状玉器,发掘者和肖先进等先生都认为其形制与二里头文化二期的斗笠状白陶器较为近似。联系到三星堆遗址曾出土二里头类型的牙璋与大量类似二里头文化的玉戈这一情况,肖先进等先生进而推测蜗旋状器的制器观念与形式处理手法或含有借鉴夏文化因素之可能[13]。除此之外,我们目前在宝墩文化的器物群上还看不到其他来自中原地区的文化因素。

由于在宝墩文化中存在较多的与重庆峡江地区相似的文化因素[15],所以认为宝墩文化时期与峡江地区存在较为密切的文化交流当不存在大的问题。同时宝墩文化还与川北、川东北以及大渡河中游地区的史前遗存有着一定的文化交流[9]。也有学者认为宝墩文化很可能是由岷江上游地区的营盘山文化发展而来的[16]。

还需指出的是,三星堆遗址和两座器物坑以及金沙遗址出土的玉器中包含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金沙遗址出土的一件10节特高玉琮应非本地产品,而是良渚文化玉器*朱乃诚:《金沙良渚玉琮的年代和来源》,《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四期;杨建芳:《长江流域玉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1931年三星堆出土矮玉琮的简化神人面与山东五莲丹土村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矮玉琮极其相似。三星堆和金沙遗址还见有与石家河文化相似的玉琮[17]。

三星堆文化时期是成都平原先秦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虽然目前发表的相关田野考古资料仍然不多*王家祐、江甸潮:《四川新繁、广汉古遗址调查记》,《考古通讯》1958年第八期;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组:《广汉中兴公社古遗址调查简报》,《文物》1961年第十一期;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第二期;陈显丹:《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概况、初步分期》,《南方民族考古》第二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马继贤:《广汉月亮湾遗址发掘追记》,《南方民族考古》第五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但学者的研究内容却极为丰富繁多[18]。

目前,学界对三星堆文化分期与年代的研究还存在一定分歧*陈显丹:《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概况、初步分期》,《南方民族考古》第二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孙华:《四川盆地青铜文化初论》,摘自《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江章华:王毅、张擎:《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初论》,《考古学报》2002年第一期。,但在遗存前后发展序列上的认识上没有大的矛盾。现主要问题是各家对三星堆文化年代的判断有较大差异。其中对于三星堆两座器物坑出土器物的年代就存在殷墟一期前后、商代晚期、商周之际和春秋、西周后期以及春秋时期等多种不同说法[19]。不过,目前多数学者认同的还是殷墟早中期的观点。郑振香先生认为一号坑与通常所说的大司空村一期接近,约相当于武丁早期;二号坑内的青铜礼器和玉戈与妇好墓所出的同类器比较接近,约相当于武丁晚期[20]。朱凤瀚先生亦认为一号坑青铜容器年代约相当于其殷墟铜器分期的二期第Ⅰ阶段(武丁早期——笔者注),二号坑青铜容器年代约相当于殷墟青铜器二期第Ⅱ阶段(武丁晚期至祖甲时期,可延至廪辛时期)[21]。与发掘者认为一号坑埋藏年代在殷墟一期之末与殷墟二期之间,二号坑埋藏年代在殷墟二期至三、四期时间的认识[22]有所不同,现较多学者都认为二座器物坑是同时掩埋的[23]。

我们曾将峡江地区朝天嘴文化与三星堆文化进行了年代对比,认为两者的早期年代基本相同[24]。这样就可依照朝天嘴文化的年代上限将三星堆文化的上限大体判定在二里头文化三期左右,至于三星堆文化的下限,我们觉得推定在殷墟二期左右较为合适。虽然三星堆文化的年代问题还是一个应该继续研究的课题,但现在给出这样一个年代框架对于我们探讨三星堆文化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指示作用。

与宝墩文化不同,三星堆文化在陶器、青铜器和玉器方面都体现出了与中原地区文化的关联,这也是诸多学者讨论的重要话题。已有学者指出三星堆文化中的陶盉、豆、觚以及陶器上的眼睛形符号与二里头文化所见者较为相似*江章华、李明斌:《古国寻踪》,巴蜀书社2002年版;孙华:《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并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这些共同的眼睛形符号,应当不是通常文化交流的产物,而是具有人群移动带来的观念意识上的符号[23]。

将三星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联系起来的还有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已有学者指出三星堆铜牌饰应该是遥承二里头文化因素在当地制造的,并将其年代笼统推定为商代[25]。张天恩先生认为三星堆仓包地点出土的三件和高骈出土的一件铜牌饰均较窄小,形制、纹饰与二里头、天水及海外诸件铜牌饰有较明显的不同,可能存在着时间方面的差距。铜牌饰的出土地点提供了另一条三星堆文化与夏商文化间联系可供选择的通道,即二里头文化与齐家文化的交流,使其影响达到陇山以西,然后经陇南山地再传播到川西地区[26]。孙华先生在分析了三星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出土铜牌饰的形制变化后推断三星堆文化铜牌饰的年代可能在二里岗文化的后期或更晚的二里岗文化向殷墟文化的过渡期[23]。不过,也有学者在考察牌饰形态、穿系方式及文化交流等方面后认为四川盆地牌饰的产生和新疆哈密地区有密切联系,交流的路线最有可能是通过河西走廊,经川东北地区传入四川盆地的[27]。

正因为在陶器、铜器以及玉器等多方面都可以找到两者间的联系,所以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绝非一般[28]。孙华先生甚至推断“建立三星堆王国的统治阶级的一支,可能是来源于山东地区的古族,并且该古族很可能与二里头王国即夏王朝有密切的关系”[23]。段渝先生认为蜀与夏是帝颛顼之后的两支亲缘文化,三星堆文化中包含的二里头文化因素正是这种关系的生动体现[29]。考虑到湖北江陵荆南寺遗址曾发现典型的二里头文化遗存[30],再加上峡江地区亦见有二里头文化因素[24],所以,二里头文化人群与成都平原间可能存在非同寻常的某种关联。文化因素进入成都平原的路线就如有学者所说的是从长江中游的鄂西地区沿长江西进然后进入成都平原[28]。

另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不是成都平原土生土长的文化,而是夏文化与三峡地区土著文化联盟进入成都平原征服当地原有文化后形成的[31]。这种看法还需更多的材料支持。

三星堆文化晚期遗存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主要体现在铜器和玉器上。这方面学界的研究成果较多。综合以往研究,我们可以大体作出总结。

青铜器

首先,四川盆地史前时期缺乏与铜器冶铸相关的遗存发现,使我们意识到三星堆文化的铜器铸造技术似乎应来自于四川盆地以外地区,又考虑到与中原地区有的铜器种类存在相似形制,多数学者都认为铜器铸造技术就是从中原地区传来。当然,三星堆所出青铜器有两种工艺是其他地区所没有或是最早的:一种是铸铆的方式连接部件;一种是切割孔技术[23]。众多具有地方特色器类的发现以及某些中原系统器类所具有的自身特色也使许多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是本地铸造的。江章华先生还提出了“三星堆系青铜容器”的概念[32]。

其次,三星堆器物坑中已测定分析的五十余件铜器的铅同位素组成数据全部属于高放射性成因铅,与长江流域的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湖北盘龙城遗址及安阳殷墟、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等地所出的含高放射性成因铅铜器的铅同位素组成完全一致,其金属矿产资源属于同一矿产区域来源[33]。这也反映了黄河流域青铜文明与长江流域以及西南地区青铜文明之间的某种深层联系[34]。从铜容器的合金比例看,三星堆文化与长江中游的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古墓铜容器的合金比例颇为近似,后者也是铜锡铅三元合金,含锡量高者在20%以上,含铅量在10%以下,这种相似性可能与它们相同的时代和共同的技术背景密切相关[23]。城洋地区已检测的含高放射性成因铅铜器的铅同位素数据与三星堆铜器的铅同位素组成数据基本一致,其相似程度表明两者也具有同一产区来源[35]。

第三,从尊、罍、盘等商文化系统青铜器形制看,它们虽都具有商文化同期铜器的基本特征,“但三星堆系青铜容器不是一成不变地完全模仿商文化的青铜器,而是按照自己的信仰与需要进行重新设计铸造”[32]。这种情况的产生一方面坚定了我们认为三星堆文化青铜器为本地铸造这种可能性的信心,同时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三星堆文化与商文化的关系问题。因为在整个峡江地区都有大量的三星堆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陶器中的小平底罐、豆、豆形器、圈足状捉手器盖、鸟头把勺、瓶等[24]。因此许多学者都将峡江地区的同时期考古学文化归入三星堆文化。另外,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容器也能看出三星堆文化始终与长江中游地区存在文化交流。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以尊、罍、盘等容器为代表的铜器,特别是其中的尊、罍目前还在除广汉三星堆外的重庆巫山大昌[36]、湖北江陵[37]、沙市[38]、湖南华容[39]、岳阳[40]、安徽六安[41]、阜南[42]、湖北枣阳[43]等地也有发现,并且有的在形制上比商文化所出者要更为相似。上述种种迹象,给学界考虑商文化因素传入四川盆地的通道问题提供了证据。一种观点认为三星堆的青铜文化最接近于湖南、湖北,且与淮河流域的安徽一隅也有联系。故设想以中原为中心的商文化先向南推进,经淮至江,越洞庭湖,同时溯江穿入蜀地[44]。不难想象,商文化与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在分布区上并不直接相接,则两者间的交流自当通过一定的媒介方可进行。

除此之外,陕南城洋地区因历年来多次出土青铜器而为学界关注。据《城洋青铜器》一书统计,城洋地区有19个地点出土33批青铜器,加上两县零星出土者共计710件[45]。该地区除了出土一定数量与商文化相似的青铜器外,出土的尊、罍、戈、矛、钺等铜器多与三星堆文化的同类器相似,特别是还发现有与三星堆器物坑所出玉石璋相似的青铜璋[45]。这种体现在器物上的相似性也表明了两者间的密切交流。李伯谦先生在对城固铜器群进行分析并与水观音和竹瓦街出土铜器比较后认为城固铜器群同早期蜀文化的关系密切,两者间不只是个别文化因素的相似,而是在文化性质上有着很大的一致性。以城固铜器群为代表的文化有可能是更早的蜀文化(至少是早期蜀文化的来源之一),蜀族最早的活动中心可能不是在其他地区而是在汉水上游,只是到西周时期才转移至成都平原[46]。当然,这种认识目前已少有人支持。不过,有学者推测“由关中平原经过周南下,越秦岭经汉中、城固到川西平原,可能是当时一条商文化入川的重要路线”[47]倒是很有道理。即使不是由关中平原越秦岭,而是从豫西或江汉地区入川,陕南亦可作为一个重要的入川中转地。宋治民先生亦曾提到其他几条夏商文化的入川路线,如“通过关中东部在西安以南经子午谷至陕南城固、洋县一带,西至汉中,南下成都平原”以及褒斜道和嘉陵江河谷[48]。

玉器

玉璋在三星堆器物坑出土玉器中占有重要地位,多有学者借此讨论成都平原与中原地区夏商文化间的关系问题[49]。杨建芳先生曾指出古蜀国的玉璋、玉戈、有领玉璧和有领玉环都受到中原商人玉文化的深刻影响。玉器纹饰也有仿自中原商文化的,如古蜀国早期特大玉璋的几何形阴刻纹样仿自商代早期玉戈,古蜀国晚期刻有山川神灵祭祀图的斜邸玉牙璋上的几何形双钩S纹与妇好墓玉簋上的S纹极为相似,等等。当然,商文化也受到来自古蜀国玉器的影响,如妇好墓编号443的玉戈应是蜀地输入或仿蜀人玉戈的结果[17]。此外,三星堆文化玉器可能还与陕西北部神木石峁一带的夏商时期玉文化有关,也受到长江中游夏商时期玉文化的影响[17]。

由于在成都平原不见典型的商文化的陶器因素,再加上从铜器上体现出的诸多特点,表明商文化势力未曾进入四川盆地。

段渝先生认为商王朝为了获取蜀国以南云南地区的青铜原料,只能采取以蜀为贸易中介的途径来取得,甚至有可能直接与蜀进行贸易,从蜀人手中获取青铜原料,并认为这是三星堆文明得以雄踞西南的重要政治经济原因之一[29]。另外,从江陵荆南寺遗址中表现出的三星堆文化因素与典型商文化因素共存的现象*荆州博物馆:《荆州荆南寺》,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何驽:《荆南寺遗址夏商时期遗存分析》,《考古学研究(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即可明显看出三星堆文化与商文化势力曾在江汉地区相遇是确有其事的。不过,从江陵、沙市[50]以东,则似乎不见典型三星堆文化因素,这或许表明以陶器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因素被“遏制”在江陵、沙市以西地区[51]。

综上所述,夏、商文化与三星堆文化间的交流似乎有所不同,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夏文化与三星堆文化在陶器、铜器和玉器等方面存在的交流使得学者认为曾有部分夏人来到成都平原。商文化与三星堆文化间目前仅见铜器和玉器方面的相似器类,且基本为在成都平原本地仿造的,还不见典型的商文化陶器因素在成都平原出现,两支文化的人群虽有可能会在江汉地区相遇,但商文化的势力似乎还未到达成都平原。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三星堆文化历年的发掘资料还未系统发表,目前所见主要是两座器物坑与零星披露的资料,所以目前对于三星堆文化本身的基础研究还远远不够,这就决定了有关三星堆文化与夏商文化间关系的讨论还只能停留在初期。

近些年十二桥文化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其中的原因虽然很多,但金沙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不过,相较三星堆文化而言,学界对于十二桥文化的研究还很薄弱。

目前在十二桥文化的界定上有两种意见具有代表性:

金隆电解自1997年投产至今,先后经过多次技术升级和挖潜改造,最终实现了46万t的产能目标。为了适应国内外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生产过程中,质量应与产量同步提升。较高的阴极铜质量,是全体员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现,是不断提高品牌形象的重要保障。铜产业发展至今,影响阴极铜质量的内外部因素更趋于多样性及复杂化,因此如何保持较高的经济技术指标,将是生产管理者共同面临的复杂课题。

其一,江章华等先生将新一村遗址8~6层[52]出土遗存归入十二桥文化[10];

其二,孙华先生将新一村遗址8~6层出土遗存单独称为新一村文化[53]。

三星堆文化中不见而十二桥文化阶段出现的卜甲,是十二桥文化受到商周文化影响的结果[54]。但成都地区十二桥文化的占卜从用材到整治都有自身的特点。其早期形态的挖凿圆形孔卜甲受到商文化的影响,西周时期又受到周人占卜的影响,表现在圆形钻孔、猫眼形孔和长方形凿等方面[28]。

彭县竹瓦街先后两次发现的青铜器群是十二桥文化阶段成都平原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一次是在1959年冬,发现21件铜器,包括罍5件,尊1件,觯2件,戈8件,戟1件,钺2件,矛1件,锛1件。王家祐先生推断这批铜器的制作时代可能在殷末周初,下埋时间可能更晚些。并认为铜容器中的罍、尊、觯的形制在商及周初最为流行,周代后期已经少见。纹饰中的兽面纹、夔纹、雷纹、涡纹以及器身饰立棱和立体怪兽等都与商和周初的铜器相同。认为兵器中的矛、戟、钺和锛等皆为初见器形,可能皆自外地传入[58]。另一批铜器发现于1980年,铜器出土地点距1959年发现的铜器窖藏地点约25米,铜器盛在一个大陶缸内,包括4件罍、3件钺、2件戟和10件戈[59]。徐中舒先生认为第一次发现的铜器群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为殷器,包括一尊两觯以及兵器中的一部份戈和斤(原文称锛);一为蜀仿制器,包括五罍、部份戈及及农具的铜犁(原文称钺)”。并认为就蜀仿制铜器群而言,最晚年代亦应在西周较早期。铜器群中夹杂的殷代遗物不属于同一氏族同一年辈之物,此诸殷器必为战利品,或为周王颁赐的掳获物。此殷代二觯(即覃父癸觯和牧正父己觯——笔者注)在四川出土,并且其埋藏年代又距周初开国时期不远,正是蜀人参加伐纣之役最直接有力的物证[60]。冯汉骥先生分析了第一批铜器群,认为其中的尊和觯可能为晚商殷人之器,应该为交换、赐予或掳掠而来。并提到其余者虽颇具一些地方风格,但实与西周的铜器分不开。五件罍的形式、花纹等几无一非殷、周铜器中所常见者,其规抚的痕迹显而易见。兵器中的I式戈完全是殷、周时期的主要兵器——勾兵的类型。如果认为它们是西周青铜器的边缘地区的发展亦无不可[61]。罗泰先生在详细分析出土罍的形制特点后提出:“在目前的证据下,似乎将竹瓦街的罍看做关中或河南某个作坊的产品最为合理,即使它们制作于四川,也一定是仿制中心地区输入的典范,而不会是启发王畿内青铜器的源泉。”[62]上述学者间的观点虽存在一定差异,但从竹瓦街出土铜器的年代、形制与纹饰上体现出的与中原文化间的密切关系看,许多学者认同的蜀人参与伐纣一事当属史实。孙华曾指出“从四川盆地青铜文化长期保持西周前期铜器的风格的情况分析,西周前期周文化对新一村文化乃至于以后的青羊宫文化的影响都是强烈和持续的”[53]。霍巍和黄伟在将四川地区所见的无胡蜀式戈与陕西西部、甘肃东部的泾渭流域三角形地带所见同类器进行比较后认为前者很可能是在后者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并成为蜀地流行时间最长、使用最广泛的武器[63]。

宋治民先生曾指出,从考古发现看尚没有夏商势力到达四川盆地的迹象,两地文化间隔有高山大川,但以几种极具个性的器物来看,二者之间是有交流的[48]。的确如此,夏商西周文化分布区并不与成都平原直接衔接,中间还存在其他文化或文化区,如何看待两地间的文化交流涉及的问题较为繁杂,而不仅仅是寻找两地间的相似因素那么简单。所以,此研究课题还需要继续积累相关的考古资料以及系统探讨从中原至成都平原这一较大地域内不同区域文化间的关系,具体研究时又会远远超出这一地域范围,这样或许方能得到较为合理的解答。

总结全文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宝墩文化时期的成都平原因发现多座城址和大规模的建筑,预示着已经开启了文明化进程,与周边地区也存在密切的文化交流,尤其是该文化晚期墓葬出土的玉石器已表现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间存在文化交流,但是否此时已与中原地区存在某种文化交流还不敢确定。

二是二里头文化时期为中原地区考古学文化飞速发展的阶段,以超大型遗址的出现昭示着中原文明已走出龙山时代城址林立的“万邦”阶段。就像许宏先生所说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已是华夏王朝文明的开端[64]。无独有偶,这种现象亦发生在成都平原。三星堆城址的出现取代了宝墩文化时期二座(或二座以上)城址并存的时代。三星堆文化也超越以往,在铜器铸造技术、青铜牌饰、玉器和陶器等方面透露出与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间的密切文化关系,或许真的像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有部分夏人已来到成都平原,甚至还有学者提出“三星堆王国王族如果不是全部的话,也有一个支系应当来自二里头王国王族中的东方氏族”[23]。

三是商文化阶段,尤其殷墟文化时期商文化的青铜铸造技术达到了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而在殷墟文化早中期的成都平原,三星堆两座器物坑出土的众多铜器亦表明成都平原的铜器铸造技术也达到了第一个高峰。无论是从成都平原、中原商文化、汉中盆地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含高放射性成因铅铜器的铅同位素组成完全一致而表明的其金属矿产资源可能来源于同一矿产区域,还是从铜器铸造技术上的诸多相似性以及青铜容器上的形制与纹饰的相似,都表明这一时期是中国铜器发展史上铜器铸造技术交流的一个重要阶段,伴随而来的人群交往之频繁也可想而知。中原商文化因素进入成都平原无论是经由峡江地区还是陕南地区,都合情合理,但商文化势力当还未进入成都平原。

参考文献:

[1]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四川省温江县鱼凫村遗址调查与试掘[J].文物,1998(12).

[2]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四川都江堰市芒城遗址调查与试掘[J].考古,1999(7).

[3]叶茂林,李明斌.宝墩文化发现新遗址[N].中国文物报,2000-07-12(1).

[4]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四川崇州市双河史前城址试掘简报[J].考古,2002(11).

[5]比三星堆遗址还早的盐店古城[J].科学大观园,2003(5).

[6]大邑发现又一史前古城[R/OL].[2015-12-13].http://news.sina.com.cn/s/2006-02-12/07508182593s.shtml.

[7]考古勘探证明:宝墩遗址面积达276万平方米[R/OL].[2015-10-10].http://www.sichuandaily.com.cn/2010/11/19/20101119644084081478.htm.

[8]王毅,孙华.宝墩村文化的初步认识[J].考古,1999(8).

[9]江章华.成都平原早期城址及其考古学文化初论[M]//宝墩遗址.东京:有限会社阿普(ARP),2000.

[10]江章华.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初论[J].考古学报,2002(1).

[11]赵殿增,李明斌.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土坑墓[J].考古,2004(10).

[13]肖先进,吴维羲.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土坑墓出土玉石器初步研究[J].四川文物,2010(2).

[14]王方.试析古蜀玉器中的良渚文化因素[C]//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四.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15]于孟洲.重庆峡江地区中坝文化研究[J].考古与文物,2010(3).

[16]黄昊德,赵宾福.宝墩文化的发现及其来源考察[J].中华文化论坛,2004(2).

[17]杨建芳.长江流域玉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18]段渝.三星堆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1).

[19]宋治民.蜀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20]郑振香.早期蜀文化与商文化的关系[J].中原文物,1993(1).

[21]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23]孙华,苏荣誉.神秘的王国[M].巴蜀书社,2003.

[24]于孟洲.峡江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5]杜金鹏.广汉三星堆出土商代铜牌浅说[N].中国文物报,1995-04-09(3).

[26]张天恩.天水出土的兽面铜牌饰及有关问题[J].中原文物,2002(1).

[27]陈小三.试论镶嵌绿松石牌饰的起源[J].考古与文物,2013(5).

[28]江章华,李明斌.古国寻踪[M].成都:巴蜀书社,2002.

[29]段渝.玉垒浮云变古今——古代的蜀国[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0]荆州博物馆.荆州荆南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31]向桃初.三星堆文化的形成与夏人西迁[J].江汉考古,2005(1).

[32]江章华.三星堆系青铜容器产地问题[J].四川文物,2006(6).

[33]金正耀.铅同位素示踪方法应用于考古研究的进展[J].地球学报,2003(6).

[34]金正耀.广汉三星堆遗物坑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研究[J].文物,1995(2).

[35]金正耀.宝山遗址和城洋部分铜器的前同位素组成与相关问题[M]//城洋青铜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6]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巫山境内长江、大宁河流域古遗址调查简报[C]//四川考古报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37]王从礼.记江陵岑河庙兴八姑台出土商代铜尊[J].文物,1993(8).

[38]彭锦华.沙市近郊出土的商代大型铜尊[J].江汉考古,1987(4).

[39]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博物馆:图版17[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40]熊传新.湖南新发现的青铜器[C]//文物资料丛刊:5.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41]安徽省皖西博物馆.安徽六安出土一件大型商代铜尊[J].文物,2000(12).

[42]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第1卷:夏商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43]徐正国.湖北枣阳发现一件商代铜尊[J].文物,1990(6).

[44]李学勤.商文化怎样传入四川[N].中国文物报,1989-07-21.

[45]赵丛苍.城洋青铜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6]李伯谦.城固铜器群与早期蜀文化[J].考古与文物,1983(2).

[47]张玉石.川西平原的蜀文化与商文化入川路线[J].华夏考古,1995(1).

[48]宋治民.试论蜀文化和夏商文化的关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

[49]李学勤.从广汉玉器看蜀与商文化的关系[M]//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成都:巴蜀书社,1991.

[50]沙市市博物馆.湖北沙市李家台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5(3).

[51]夏微.重庆地区三星堆文化时期遗存的再认识[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52]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十二桥遗址新一村发掘简报[M]//成都考古发现(2002).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3]孙华.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4]罗二虎.成都地区卜甲的初步研究[J].考古,1988(12).

[56]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凤县古文化遗址清理简报[M].文物参考资料,1956(2).

[58]王家祐.记四川彭县竹瓦街出土的铜器[J].文物,1961(11).

[59]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彭县西周窖藏铜器[J].考古,1981(6).

[60]徐中舒.四川彭县濛阳镇出土的殷代二觯[J].文物,1962(6).

[61]冯汉骥.四川彭县出土的铜器[J].文物,1980(12).

[62]罗泰.竹瓦街——一个考古学之谜[M]//奇异的凸目.成都:巴蜀书社,2003.

[63]霍巍,黄伟.试论无胡蜀式戈的几个问题[J].考古,1989(3).

[64]许宏.二里头:华夏王朝文明的开端[J].寻根,2010(3).

(责任编辑张彩霞)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and Research o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engdu Plain and Central China During the Xia,Shang and West Zhou Dynasties

YU Meng-zhou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4,Sichuan,China)

Abstract:During the Xia,Shang and West Zhou Dynasties(or the Pre-Qin Period),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among BaoDun Culture,ShangXingDui Culture,ShiErQiao(Twelve Bridges)culture of Chengdu Plain and Central China presented various features at different stages.This article contains 3 parts in analyzing those comparative studies which have been done on similar potteries,bronze wares and jade wares excavated from Chengdu and Central China in order to interpret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hose big two areas.To avoid the superficial studies in the similarities among wares,a further and deeper exploration is proposed to bring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vast areas like Central China and Chengdu Plain into the inspection.Such combined studies on specific wares and whole cultural backgrounds would be a long-term research.

Key words:Chengdu Plain; Central China; Xia, Shang and West Zhou Dynastie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rchaeological Studies

收稿日期:2016-01-1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四川盆地商周时期墓葬制度研究”(13CKG017);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巴蜀系青铜器综合研究”(12YJC780004)的中期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于孟洲(1977- ),男,黑龙江绥化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考古与巴蜀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K871.2,K8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71(2016)04-0042-08

①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等:《四川新津县宝墩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1997年第一期;中日联合考古调查队:《四川新津县宝墩遗址1996年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一期;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宝墩遗址》,有限会社阿普(ARP)2000年版。

②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等:《四川省郫县古城遗址调查与试掘》,《文物》1999年第一期;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省郫县古城遗址1997年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三期。

③林向:《寻找三星堆文化的来龙去脉——成都平原的考古最新发现》,《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四期;段渝:《玉垒浮云变古今:古代的蜀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猜你喜欢

成都平原中原地区文化交流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中原地区品种齐全的果树苗木大规模繁育基地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近十年成都平原经济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基于因子分析的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压力评估
2017 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将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中原地区储气库建设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