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关系
2016-07-08李红果李生民徐志文
李红果 米 战 李生民 徐志文
中国.长安大学(陕西西安) 710064 E-maiL:guoyuan2003@163.com
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关系
李红果米战李生民徐志文
中国.长安大学(陕西西安)710064E-maiL:guoyuan2003@163.com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方法:整群随机抽取1100名本科生,对其进行体质健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测试数据由SPSS 18.0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大学生800/1000米成绩与焦虑因子呈显著相关(r=-0.070,P<0.05),男生的体质总评与人际关系敏感显著相关(r=-0.081,P<0.05),女生的身高标准体重与躯体化、强迫显著相关(r=-0.125,P<0.05);大学生体质健康及格与不及格群体的SCL-90总分有显著性差异(t=2.495,P<0.05);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群体体质健康状况的差异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结论: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关系具有性别特征;大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不及格群体;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
【摘要】大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相关性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1]。目前,实施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指标主要是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方面的,缺乏心理健康方面的指标,因此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与心理健康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对于判断体质健康能否全面反应体质状况有一定的意义。
关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是目前体育学领域内研究的热点之一。专家学者采用不同心理健康量表(如自尊感量表)分析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但关于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体质健康关系的研究较少。SCL-90是使用较为广泛的心理健康量表之一,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本研究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和体质健康测试,全面了解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依据测量结果分析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全面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水平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长安大学119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有效回答SCL-90并参加全部体质健康指标测试的学生为1100人(男生785人,女生315人)。
1.2 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互联网查阅有关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文献资料,了解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为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1.2.2专家访谈法通过网络、面对面等方式与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体质及心理健康方面的访谈,以确定体质测试指标及心理量表的选取,保证实验的有效性。
1.2.3体质测试法根据《标准》,用教育部指定仪器对样本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1000m(男)/800m(女)6个项目的测试和评价。根据总评分数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
1.2.4心理量表测评法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SCL-90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较高的效度。该量表采用1~5分计分法,SCL-90总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高。
1.3 统计处理
将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和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录入计算机,运用SPSS 18.0软件对两项评分进行相关和t检验分析。
2结果
2.1 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相关性
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单项和总体评分(以下简称总评),在总评中身高标准体重、800/1000米、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所占的权重分别为0.1、0.3、0.2、0.2和0.2。根据要求计算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数。
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显示,大学生总体上除800/1000米评分与心理健康的焦虑因子呈显著性相关外(r=-0.070,P<0.05),其他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各项间均不具有相关性,说明大学生耐力素质与焦虑因子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耐力素质的锻炼可以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抑和焦虑。男大学生的体质总评与人际关系敏感之间显著性相关(r=-0.081,P<0.05);女大学生的身高体重指数与躯体化和强迫心理因子间显著性相关(r=-0.125,P<0.05),其他各因子间均不具有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体育锻炼是促进体质健康的有效的途径,男大学生在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及比赛来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的同时,也改善了自己的人际交往关系,从而改善人际敏感程度。身高标准体重反应的是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女大学生由于受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非常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美,外在形象美不美会影响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具有相关性,这一研究结果与王虹[2]、金慧娟[3]等研究结果基本相同;男、女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具有性别特征。
2.2 体质健康及格与不及格群体的心理状况对比
为检验大学生不同体质健康组别的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间是否存在差异性,将整体、男生、女生划分为体质健康及格群体与不及格群体,不及格群体包含不及格组,及格群体包含优秀组、良好组与及格组。
表1显示,与体质健康及格组的SCL-90总分对比,大学生总体体质健康不及格群体的心理总分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t=2.479,P<0.05),与王虹[2-4]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与体质健康及格组对比,总体、男和女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组心理健康各因子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大学生体质健康及格与不及格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无论男、女大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均好于体质健康不及格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这与韩晔[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一结论亦适应于超重和肥胖的大学生群体[6],其中人际关系、焦虑和偏执3个因素对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影响较大[7]。从心理应激角度分析,心理应激水平过高、压力过大不利于体质健康,男生体质与心理应激水平负相关,女生体质与心理应激水平无肯定联系[8]。另外,有学者[9-10]发现,对于体质健康水平较弱的学生进行中等运动强度的锻炼是合理的和有效的,具有最大的心理健康效应。
表1 大学生体质健康及格与不及格群体的心理健康比较±s)
注:*表示与体质健康及格组心理健康总分对比,该项目差异具有显著性(t=2.479,P<0.05)
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和身体形态等方面存在先天相对较弱和不足,在为人处世上缺乏自信,存在自卑心理;②大多数体质不及格群体不喜欢体育运动,缺乏体育锻炼,造成运动不足,常常会出现身体不适、四肢无力等现象,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导致不良情绪产生;③面对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时,体质健康不及格群体更容易感到精力不足,对生活学习失去信心,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出现心理问题。④体质较好的学生一般来说体育锻炼相对较多,体育运动具有竞争性、自我突破性、群众性、协同性、公开性和交往性等特点,对大学生的身心影响是学校其他教育活动所不具备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于促进心理健康具有良好作用。
2.3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群体的体质健康对比
本研究将心理总分≥160或(和)各因子分的T值≥3的学生划为心理不健康群体(非健康组),其他为心理健康群体(健康组)。本次研究中心理不健康群体有95人(男生50人、女生45人),占总人数8.6%,而心理健康群体1005人(男生735人、女生270人),占总人数的91.4%。郭梅英[11]等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考试焦虑与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等关系密切。黄乔荣等[12]研究认为,大学生手机上网依赖者存在较广泛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非健康群体的体质健康比较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组的体质总评与非健康组的体质总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说明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基本相同。但是由于本次研究中纳入的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数量较少,这一结果的可信性不高,关于不同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分析。
3讨论
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因子的相关性具有性别差异,男生的体质健康与其人际敏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女生的身体形态与躯体化和强迫具有一定相关性。无论男、女大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群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均好于体质健康不及格群体,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增加体育锻炼时间,使大学生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时应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体质健康的整合,帮助其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教师应根据体质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学对象心理状态的掌握,寻找更有效的提高大学生健康素质的方法,关注体质健康不及格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引导该群体学生进行中等运动强度的锻炼;对于患有焦虑症的学生,在采用心理疏导、箱庭疗法[13]等心理疗法的同时,可以通过有氧操、篮球等多种耐力项目的参与来缓解焦虑症状。
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医疗、教育资源,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体育和生活方式等健康教育服务,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构建高校健康管理体系,综合体育、心理及社会教育形成一个有效培养学生健康的机制。
参考文献
[1]杨忠伟.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0-33
[2]王虹.河南省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51-1352
[3]金慧娟,金雷,陆长青.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0,32(4):87-92
[4]周务农,张良,唐志红.高职学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2(4):156-158
[5]韩晔.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体育学刊,2008,15(5):61-63
[6]吴秀云.有氧运动与心理干预对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以超重与肥胖人群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102-104
[7]田常军.“阳光体育语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相关分析[J].价值工程,2011(20):260-261
[8]马德明.大学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应激关系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2,34(1):49-51
[9]叶培军,茅菊兰.江苏省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1,32(4):37-40
[10]余玲,夏君玫,张伟伟.运动干预对弱体质学生群体心理健康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2013,47(8):73-76
[11]郭梅英,张玉英,张毅,等.考试焦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3):405-408
[12]黄乔蓉,范庆瑜,曾延风,等.大学生手机上网依赖与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4):634-636
[13]梁晨.团体箱庭治疗的特点及其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2):217-219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52(2016)02-0305-03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金资助(编号:CHDW2011JC056);长安大学基础研究支持计划专项基金资助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2.038
(收稿时间:2015-08-27)
A Correlative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LiHongguo,MiZhan,LiShengmin,etal
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64,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Methods:242 college students of Chang'an University,who were randomly selected,were tested by physical health and Symptoms Checklist 90(SCL-90)test.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SPSS 18.0.Results:The college students' 800/1000 meters achievements and anxiety factor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To the boy,the physical health's overall rating and sensitive factor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To the girl,height standard weight and somatization,force factor were related.The college students' SCL-90 total between physical health pass and not pass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Difference of physical health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not health groups needed further study.Conclusion: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The relationship has gender characteristics.The mental health in physical health pass group is better than in not pass.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need to be improved.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health;Mental health;Correlation
·论著·(发展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