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梁伟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梁伟
2016-07-08周巧云
◎文/周巧云
“牛人”梁伟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梁伟
◎文/周巧云
技校毕业进厂时,他手里的设备是全厂最破最旧的车床,两年后,车床变成了镗床,又过了两年,镗床变成了全厂最好最新的进口数控加工设备。而今,他“掌管”着拥有17台大型精密设备的加工车间。他的操作技能超过了老外培训师,他带出的徒弟数以百计,他创造的加工法成倍地提高工效,在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减速机厂,他的称呼是——
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梁伟正在检查设备,准备上夜班,手机响了,一看来电显示——“厂长办公室”。赶快接起,“你好,厂长!”“梁伟,现在跑步过来。”“是!”
原来,为了生产高精度的风电产品,厂里花大价钱从美国进口了3台数控加工设备,按规定外方安装后要对工人培训15天。可10天过去了,受训的工人没有一个能上手操作的,再有5天老外就走人了,加工中心干不了活怎么办?厂长想到了梁伟,“手里的活儿放一下,你从明天起参加培训,老外走之前,务必干出活儿来”。
这下不用上夜班了,梁伟打车回家连夜查资料。第二天,梁伟向老外培训师提出“能否动手操作一下机床”,老外立马拒绝:“机床还没最终签字交付,谁也不能动。”梁伟说:“那你操作给我看行不?”老外点头答应了,结果操作时崩刀了,也没成功。于是,梁伟跟老外商量:“编程操作一把试试?”老外同意了,两人分头编程。第三天,两人各操作一台机床,输入程序、上活、走刀,结果梁伟干出来的活又好又快,现场讲解,工人一听就懂。加工中心拥有“车、镗、铣”三种功能,老外只擅长“车”,而梁伟三种都拿手。老外服了,把剩下的培训科目都交给梁伟,拍着梁伟的肩膀说,“我来中国是培训你们的,结果被你给培训了”。
大连重工在组建国家风电传动及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过程中,风电增速机产品外销放量,主力新机型2兆瓦风机行星轴孔的加工是生产的一大瓶颈。虽然外国公司将技术封锁,可梁伟硬是攻克了这一难题。他的这一创新技术被命名为“梁伟操作法”,推广后为企业抢占国际风电市场作出了贡献。多年来,类似的“梁伟操作法”一个接一个地总结推广,助推企业产品不断升级。
为了学技术,除了上网、买资料自学,梁伟还遍访大连各大技术学院,找高手切磋技艺。媳妇儿总是埋怨:“加那么多班,怎么工资也不见涨?”后来才知道,是梁伟偷着把涨的工资拿去拜师学艺了。
2009年,箱体加工车间已拥有17台大型进口设备,每一台梁伟都操作自如,他以工人专家的身份在全厂筛选操作者。那时的梁伟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荣获“大连市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辽宁省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还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创人,自然成为青年职工们仰慕的对象,他们都渴望被梁伟选中。
徐铭宇就是怀着极其喜悦的心情来到箱体加工车间的。可是没几天,徐铭宇就不耐烦了,“梁伟太‘事儿’了,搬工件上工作台手重了不行,手上有油往身上蹭一下也要被说一顿,脚底踩了铁屑也挨批……一天到晚总是这也不对那也不行的”。时间长了,徐铭宇却打心眼里感谢梁伟,因为自己不仅养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加工技能更是得到大幅提高,在集团技术比武中荣获“青年岗位标兵”称号。
“梁伟的刀具水平真不是吹的!”徒弟张兆全佩服极了。他在加工风机端面时,用160刀盘,300转、切身2.5毫米,梁伟指点他:“刀盘不变,将转数提高为450,切身5毫米。”这是他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切削参数,“能行吗?”梁伟十分肯定:“能行!”张兆全试着干了一个,奇迹出现了,原来干一个要用3小时,现在1.5小时就能搞定。“当月工资就多了2000元。”张兆全笑着说。
在减速机厂谁的徒弟最多?毋庸置疑,肯定是梁伟。除了厂里指派的,“劳模结对子”“劳模大讲堂”“劳模工作室”等方式培养出来的青年职工达700余人。梁伟的培训课不唯书、不唯本,完全都是实战经验,用青年职工们的话说就是:“梁伟讲的,一听就懂,拿过来就能用,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