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6-07-07李强
李强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和方法,要高度重视对课文中“潜在意义”的发掘,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力;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应求同存异、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索精神;要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活动内容要新颖,形式要活泼,通过调查、参观、访问、联欢、远足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使他们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知识的本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教育;路径与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意义深远。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容易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让学生写作文,要求起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要求紧扣教材观点,不能越雷池半步,这就养成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种“不是习惯的习惯”。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一、通过想象激活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创造性,认识到课文的理解必须融入真情实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否则课文仅仅是孤立于自己之外的事物,充其量不过是一些印在纸上的符号而已。教师要以自己较高的学识修养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课文之外的“潜在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般情况下,文章中多条线索的交叉、情节的戛然而止等,都能造成课文的“潜在意义”。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高度重视对“潜在意义”的发掘,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有位哲人曾经说过:“想象就是创造力。”在文学作品中通过想象发掘和填补“空白”已成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正如“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之一伊赛尔所言:“文学本文也是这样,我们只能想见本文中没有东西;本文写出的部分给我们知识,但只有没有写出的那一部分给我们想见事物的机会。的确没有未定的成分,没有本文中的空白,我们就不可能发挥想象。”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以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这一结局戛然结尾,这里就有相当多的阅读空白等待读者来填补。于是我布置了一个“《项链》后记”的训练,要求学生按照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一下主人公最后的命运,想象不要千篇一律,只要合情合理即可。由此一来,学生兴趣大增,争相发言,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这一环节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由于课文本身的诸多因素具有潜在性,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被人们理解和认识,加之学生的社会经历、文化水平、个人气质和审美倾向不同,对同一篇课文的理解和认识也就有所不同,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应求同存异,因势利导,保护学生钻研问题的积极性。在学生提出了问题之后,教师应给予表扬,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到的见解,积极寻找正确的答案。例如,《项链》中有这样一句话:“极细小的事情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有的同学认为,这句话是对的,虚荣心人皆有之,看你是否碰上倒霉的事。也有的学生认为,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这细小的一件事”确实成全了路瓦栽夫人,因为她从此丢掉了虚荣心,变成了劳动妇女。对于这样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教师不可简单地加以否定,要肯定学生的钻研精神,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方向思考,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教学中有时会碰到一些似是而非、难下定论的问题,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分析和评价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言行,教师不应勉强学生,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应提倡求同存异,百家争鸣。例如,在《雷雨》中,周朴园保持侍萍以前室内的摆设,保留着侍萍的生活习惯,有的学生以为是假想,理由是当侍萍真正站在他面前时,他凶相毕露,厉声责问侍萍:“谁指使你来的!”“你来干什么!”还要赶她走。这恰恰暴露了他假善真恶的面目。有的学生则认为周朴园是真诚的,理由是他此后的两次婚姻都很不幸,相比之下还是侍萍善良、温柔、贤慧,值得眷念,他强迫周萍认母便表现了他的真诚。这两种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可以并存,不必强求一致。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索精神。
此外,语文教学中还应重视探究和发现环节。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给每个学生充足的读书和思考时间,使他们人人都能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书,有时间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对学生独到的见解应热情鼓励,对有价值的见解要充分肯定。如此坚持下去,每个学生一定会在探究中有所发现,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
三、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打开创新的大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并在活动中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语文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对青少年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们要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把教学的立足点由知识传授转移到开发潜能上来。一个人的个性与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营造一种有益于学生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是培养创造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语文课外活动内容要新颖,形式要活泼,要独立自主地开展。在活动中学生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加深对生活的认识,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知识的本领。如在诗歌朗诵、作品讨论、艺术演出、影视欣赏等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生活现象,提高分辨美丑和欣赏文艺作品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创造才能。
语文课外活动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只有采用活泼、轻松、有趣的形式,才会收到良好的活动效果。调查、参观、访问、联欢、远足等活动都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开拓学生视野。例如,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之前可拟定一些调查内容,如途中所见的炉灶烟囱数、吸烟人数等,通过调查学生能够强烈地意识到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急需提高。还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江边、街道、菜场、景点等场所,让学生结合所掌握的生态知识去发现问题,去思考怎样使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很多学生都能根据平时所掌握的知识,提出比较合理的建议。这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兴趣陡增,创新意识增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借着“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的东风,因地、因时、因材、因人施教,充分利用语文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段继扬.创新性教学通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陈美华.立足自主,着眼创新——也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下旬) ,2013(9).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