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辽宁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再加力
2016-07-06
“十二五”期间,各项惠民生措施密集出台,全省人民拥有了更强的幸福感。特别是近一年来,尽管辽宁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但对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环境等民生领域投入不减。
经济增速在换挡,民生投入不断档。站在“十二五”和“十三五”的交会点上,辽宁省将找准民生和发展的结合点,培育和壮大新的增长点。
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十三五”期间,对民生的关注将提高到一个新境界。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辽宁改善民生投入不减。
2015年10月27日,辽宁省未来五年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出台,将在工资水平、编制、职称评聘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保障乡村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并逐步提高。
从财政大盘子讲,辽宁难中解难,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从民生工作看,牢牢守住民生底线是重点。
“积极推动稳定就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推进平安辽宁建设、加快建设美丽辽宁”。《中共辽宁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着力”要求加快推进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确立了7项民生举措,为落实“四个着力”、推进全面振兴筑牢稳定之基。
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推行终身职业培训,面向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等开展免费职业培训,面向高校毕业生实施就业促进计划、创业引领计划等,对登记失业的困难家庭及高校毕业生兜底安置,对从事公益性岗位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发放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从培训到安置,“一揽子”就业保障措施将在“十三五”继续实施。
“落实就业促进、就业援助、创业引领、技能提升等计划,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點群体就业,帮助结构调整中的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这些实举必将取得实效。”省人社厅政研处处长于海臣介绍。
用实劲、出实招啃下“硬骨头”
经过多年的民生改善,低垂的果子早已摘完,“十三五”期间,辽宁啃的都是“硬骨头”。
辽宁省历史欠账较多,矛盾更显突出。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生态环境,每一个都是热点难点,每一项都事关民生底线。解决最难的,人民群众才有更多的获得感。
保障要全。农民、企业困难职工、低收入人群和困难家庭的保障将得到完善,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等重大民生工程将加快推进,切实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等问题,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留守妇女儿童之家,社区服务和养老服务会让群众更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