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

2016-07-06淳坤

科技尚品 2016年12期
关键词:输电线路电力工程施工技术

淳坤

摘 要:电力是如今社会发展的物质保障,良好的电力能够更有效的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进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壮大,两者互相关联。而输电线路决定着电力输送的安全稳定,因而输电线路施工在电力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对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0 引言

电力系統由发电厂、输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设施组成,而输电线路是整个电力系统的纽带,输电线路的施工因此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技术往往是最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要素,施工技术的好坏极大程度的决定了最后施工结果的好坏。因而,有效的控制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能够更好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1 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

输电线路的基础工程是确保杆塔不会发生下沉、变形或倾斜倒塌的重要保障。而杆塔是否正常的工作极大程度决定了输电线路是否安全稳定的运行,因而优秀的基础工程是输电线路施工的关键。现如今输电线路施工基础工程有岩石的嵌固与锚杆基础、灌注桩基础、复合式沉井基础、联合基础等,下面就主要结合苍溪县的地域特点对常用施工方式进行分析。

1.1 复合式沉井基础

复合式沉井基础主要适用于易产生“流砂”现象或地下水位比较高的软土地基部分。苍溪县域属低山区,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较低且雨水较多,部分地区主要以软土地基组成,在输电线路施工时多采用复合式深井开挖作为基础。复合式沉井基础由上部方形台阶基础与下部环形钢筋混凝土沉井两部分组成。上部埋入的台阶基础与下部沉井顶部的露出钢筋连城一个整体。在基础的施工中,一般的基础埋深要保持在4m左右,基础深宽比通常为1.5,下部沉井的直径一般为2.55m。采用斜柱式基础,同时结合使用原状土基础(掏挖基础),并结合地形使用高低腿;水泥双杆则根据两杆底部高差采用不同杆高。有效减少基坑开挖量,保护地形地貌及周围植被。

1.2 岩石的类型及基础开挖

由于苍溪以山地为主,大多数居民散居于山地地区,在输电线路施工时,无可避免需要在部分岩石地段进行开挖。岩石基础开挖的方法要根据岩石的类型进行确定。比如未风化或者风化程度较低的岩石,运用机械镐进行开挖,但是有回弹现象,有着一定危险性,并且用锤劈开岩层的难度较大。对于有着轻度,中度,重度风化的岩石,有着不同的开挖方法,但共同点都是要保证岩层结构的整体与稳定,并且在最后10~30cm要人工凿开。

1.3 基坑排水技术

苍溪地处四川盆地,降雨量较大,无论是在什么时间段进行电力施工。由于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架设时间较长,在基坑建设完成后,很容易因为降雨或者土层渗水等原因,导致基坑出现积水,甚至基坑坍塌,影响基础后续浇筑施工。为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结合苍溪县不同地形选用不同基坑开挖方式,更需要做好防水、排水措施。现如今适用于苍溪县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的排水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暗排水法和明排水法。暗排水法是将管井和井点滤水管埋设在基坑的四周,通过总管进行抽水完成对地下水位的降低。明排水法是在坑底设置集水井,通过水泵,人力或电力等方式将水排出坑外。

1.4 杆塔基础坑的回填

由于苍溪县地理环境较复杂,不同地段基坑开挖的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在进行基坑回填时同样需要因地而异。不同形式的杆塔基础需要的回填土紧密程度也因而不同。对于拉线基础或现场浇制铁塔基础,其因为体积与重量大的特点使自身承担了较大部分的上拔拉力,土壤需要承受的力就相对较少,这时土壤的夯实程度需要大于70%的原状土密度。对于不带拉线电杆基础、拉线预制基础等,由于这类杆塔体积小,重量轻的特性,大部分的向上拉力都由土壤承担,这就需要更加紧密的土壤,土壤夯实度大于80%原始土密度。

2 杆塔工程施工技术

2.1 杆塔的选择

针对苍溪县地区,多为山地丘陵且树木较多的特点,在进行杆塔选择时难度更大。正确的杆塔选择能够在一定程度加快建设的速度,减少成本的支出。不同地区的环境使得适合的杆塔也不同。对于施工以及维修难度较大的山地地段,由于居民居住点较为分散,并且树木茂盛,杆塔应当以铁塔为主,这样有助于减少林地砍伐补偿,增加跨度,减少杆塔建设的数量,延长使用时间。而对于居民居住点较为集中以及施工较方便地区,处于降低建设成本的目的,可使用钢筋混凝土杆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杆等。

2.2 杆塔组立

当前我国的杆塔组立有分解组立与整体组立两种。钢筋混凝土杆由于其杆身多为焊接,自身重量大的特点,其组立方式一般为现场地面组装,然后抱杆进行整体组立。

3 架线工程施工技术

3.1 架线

受苍溪县地形因素以及居民居住特点的影响,在架线过程中同样存在较大难度。不单需要考虑树木对线路的影响,更需要将输电电压纳入到考虑范围内。同时在针对杆塔间距不同的山地地区,架线的方式自然存在一定差异。对于跨越35kV及以下的线路就可以用到拖地展放的架线形式,拖地展放不需要专业设备,线路直接拖在地上行进,这就显得十分简单,但是由于线路直接与地面接触,线路的磨损就会十分严重,并且由于没有机器的帮助,直接由人力拖动行进,使得拖地展放需要大量的人力,效率也会因此较低。对于跨越其他高电压等级线路和跨越森林的线路,线路展放就必须得是张力展放。张力展放不能让导线拖地,通过牵张器械始终保持线路有一定的张力,从而对交叉物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张力展放能够保证线路的展放质量,并且效率也较高,但是施工器械昂贵且笨重。对于牵引绳的展放,我们使用无人机,安全、经济、快捷。

3.2 紧线

输电线路在架线完后需要对线路进行紧线。紧线前首先要对线路进行一定的检查,检查导线在放线滑车中的位置,防止跳槽现象的出现。还需要检查导线是否有绞劲,检查直线压接管位置,检查导线是否损伤等。导地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压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将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后进行紧线的工作。因为苍溪县多为山地,电力部门无法做到定时对每一条输电路线以及杆塔情况进行检查,无法做到对突发状况的及时解决,为此在紧线操作时,更应当对各方面细节工作进行严格把关。

4 输电线路检修施工

输电线路检修施工包括平时的巡查、检测、以及通过自身经验发现问题等。由于输电线路都是直接裸露在外界环境中,当一些不可力抗的惡劣环境出现时,往往会对输电线路以及输电线上的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坏。受苍溪县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线路在使用过程中的受损量均较大。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极端天气的影响下,诸如暴雨,大风等,导致线塔的倒塌,输电线路的崩断以及绝缘串的脱落等事故的发生率较大。当这些情况出现以后,就需要相关人员的发现与维修。由于苍溪县输电线路遍布范围广,即便监测设备能够大概确定事故发生的地理位置,但还是需要巡查人员对输电线路的熟悉,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的发现线路损坏地点,明确输电线路损坏的具体问题,从而召集抢修人员的维修。对于每次输电线路的损坏情况都需要进行记录,通过这些资料的收集了解哪些区段更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加强巡查人员对这些地段的巡视、检测。巡视人员每次在进行巡视时都需要带上必要的维修设备,对于在巡视路上发现的一些的一般问题进行维修,消除。

5 输电线路施工的管理

安全一直是所有项目施工最为强调的问题,生命无价。输电线路工程由于需要在高空作业,就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工程的延误以及经济的损失都是次要,人员的受伤才是最为严重的事情,由于在苍溪县进行输电线路施工往往在山区地段进行,地理位置的偏僻使得受伤人员,不能及时得到最好的治疗,从而可能造成生命的逝去。安全管理工作因而极为重要。做好施工材料的防火工作,输电线路施工的工作环境都较为干燥,极易发生失火,因而需要将材料安放在较为安全合理的地方。制定严格规范的施工规程,通过最先制定好的施工规程来指导施工人员的操作,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极大程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基础物质保障,由于输电线路施工需要在空中作业,防护设备和施工设备的采购必须确保其质量,防止因为施工设备的质量缺失而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现象出现。

6 结语

科技的发展造就了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输电线路施工中,在简便施工方法的同时,节约了施工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能,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造就高效稳定的输电线路,为安全可靠用电带来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明时.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4,(12):258.

[2]林国荣.淺析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6):1205.

(作者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苍溪县供电分公司)

猜你喜欢

输电线路电力工程施工技术
试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BIM系统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浅析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输电线路运行事故及其解决对策
110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
浅浅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