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源转向生态,走内生扶贫路 专访四川省筠连县委书记王萍
2016-07-06车文斌
车文斌
川南煤海、奇泉之乡;筠篁之地,川滇门户。
四川省筠连县,古时南丝绸之路重要驿站,如今又当如何立足县域特色和资源禀赋,壮大县域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弥补发展短板,从而带动3万贫困人口,与全县人民一道协同奔康?
2016年5月20至22日,本刊记者随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专家调研组前往筠连县调研,并就筠连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及扶贫攻坚等问题,专访了筠连县委书记王萍。
筠连县正在聚力谋变。这个煤炭资源大县,正从以往资源型经济脱身,转向生态型经济,“绿色”“生态”“宜居”成为新的主题。
筠连县正在加紧培育生态工业、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等“互动共生”型新型产业,决心走出一条“精神自信—行动自觉—经济自强”的内生扶贫之路。
走绿色生态发展新路
记者:“十三五”时期,四川确定了三大主攻方向,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弥补发展短板、有效防控各种风险。对筠连县而言,将如何立足县情和县域特色,在这三大主攻方向方面发力?
王萍:一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破除对煤炭经济的依赖思想,推进工业经济向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精细化生产转型,以新型业态做出总量优势和规模效应;大力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突出打造茶叶、肉牛、青蒿、漆树、林竹五大延伸循环产业链条。突出经营园区、经营城镇、经营村庄,推进全域旅游,走工农旅结合的绿色生态发展新路径。
二是着力弥补发展短板。要充分发挥省级扶贫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比照县等特殊政策和山区资源富集配套优势,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县GDP达170亿元以上,工业增强值达到107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9亿元。要在巩固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把工业做大做强与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到2020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优化为10:67:23,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统筹推进旧城改造和“一城四组团”建设,紧扣“宜居宜业宜游”取向,以耕读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生态农业为基、传统民居为形,坚持把全县作为一个景区来规划,走出农业人口就地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农村产业向二三产业靠齐,到2020年力争城镇化率达到43%以上,切实解决城镇化水平偏低的问题。
三是积极防控各种风险。在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上,健全防范机制,制订中长期债务风险化解规划和应急处置预案。在企业发展风险防控上,逐步完善市场自主调节功能,实现市场运行良性循环;同时,引导企业拓展产业合作和区域合作空间,组建经济共同体。在社会稳定风险防控上,深化“五级调解网络”建设,推进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
在转型中建设生态文明
记者:中国社会已进入“生态文明”建设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众多县域2016年抓紧抓实抓好的重头戏。中央和四川省都发布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作为四川省的现代林业重点县、长江上游绿色屏障的建设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筠连将如何着力建设“生态文明”,从而实现绿色发展?
王萍:筠连立足转型发展实际,以建设“绿色筠连、生态筠连、宜居筠连”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实现绿色经济加快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宜居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建设绿色经济系统。坚持工业发展循环化,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突出打造具有高技术含量与附加值的“煤—电—化—材”循环经济核心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坚持农业发展生态化,充分发挥筠连农业生态、气候季差、品种资源等优势,推进绿色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绿色食品加工重点县。坚持服务业发展特色化,突出休闲、度假、健身、探险等旅游主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大力培育电商、网购网销等新型消费业态。
二是建设生态自然体系。实施“青山工程”,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县行动,重点对荒山荒地、矿山开采区、石漠化地区等生态脆弱区实施“复绿工程”。实施“碧水工程”,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净土工程”,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实施“蓝天工程”,重点防控防治PM2.5、PM10及SO?等大气污染物和城区建设工地扬尘等。
三是建设宜居社会系统。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运输装备应用、集约高效运输组织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建管,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积极推进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推广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建立“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乡—农村社区”四级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城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
大通道建设破解休闲旅游瓶颈
记者:筠连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丰富,以生态、岩溶、乡村旅游为主。可是,交通不便是最大短板。未来筠连将如何立足生态,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王萍:一方面,突出交通条件改善,破解休闲旅游制约瓶颈。一是加快对外大通道建设,加快建成宜彝高速、3条国省干线、庆符-镇舟快速通道等高等级公路及“4+2”联网畅通公路网络,积极融入宜宾市“1小时经济圈”;二是推进金筠铁路改造升级,发展为客货通用的对外交通大动脉,并扩建筠连火车站为三级火车站;三是以高速公路为骨架,普通国省干线为支撑,建成农村公路全面覆盖的公路网;四是统筹规划筠连县乡镇连通路、资源开发路、旅游景区路、山区扶贫路,加快县乡公路及农村道路新建与改造。
另一方面,突出发挥生态优势,培育休闲旅游新型业态。紧扣打造川南滇东北结合部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目标,加快培育乡村休闲旅游新型业态。一是树立“经营村庄”的理念,把新村(聚居点)建设作为一项承接一产、带动三产的“产业工程”来抓。二是充分依托农村秀美田园风光、特色种养产业、多彩民间文化等各类资源,分步分批打造“一村一主导、一乡一特色”的乡村旅游新型业态。三是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农民参与”的发展模式,积极引进有资质、有实力的企业,全面整合县域内红色、绿色、古色“三色”旅游资源,加快开发并营销推广大雪山红色旅游景区、古楼峰丛5A级景区等名胜古迹景点。
机制创新帮扶3万贫困老乡协同奔康
记者:为了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川正在大力推进精准扶贫,作为乌蒙山区的重点扶贫县,筠连是如何推进县域扶贫事业的?
王萍:筠连县作为省定乌蒙山区重点贫困县,目前尚有贫困村61个,贫困户8636户,贫困人口31013人,按照“十三五”脱贫攻坚计划,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工作要求,我们始终突出机制创新这个关键,力争2018年底实现贫困村全部摘帽脱贫。
一是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增强牵引力。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开展直接有效的金融扶持,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探索扶贫资金投资股份量化模式,采用股份量化的方式集中投入到农民专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实现“无本增收”。
二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增强示范力。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联动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比如,四川蓝伯特生物科技公司通过免费提供秧苗、免费技术指导,农民出土地栽种、出劳力管理,产品定价回收的“两免两出一定价”方式,带动5000余农户发展青蒿基地3万余亩,贫困户户均增收达1500元。创新推出“好牛贷”金融产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职能部门+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担保公司+企业(养殖户)共同参与的“1+N”联动机制,今年以来农商银行共发放“好牛贷”资金6694.48万元,受益养殖户达2732户。
三是构建社会扶贫机制,增强聚合力。充分发挥省财政厅、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宜宾学院、华西集团等4个省直单位和18个市级单位定点扶贫筠连县的优势,争取到省级定点扶贫单位支持该县能繁母牛基地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全饮水工程等12个重点扶贫项目建设。依托省市扶贫爱心平台和市县扶贫开发协会,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筠商”等群体和个人参与扶贫解困行动,扩大扶贫效益。
四是探索精神扶贫机制,增强能动力。以推广春风村精神文明“735”工程为载体,在贫困村设立“脱贫光荣榜·感恩励志墙”;组建农村乡贤队伍,“1+1”结对示范引领,开展“文明村社”“脱贫先进户”等评比表彰活动,引导贫困户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尚,探索出一条“精神自信—行动自觉—经济自强”的内生扶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