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基础薄弱学生的主要表现及教学策略
2016-07-06蒋佑上
蒋佑上
高中教育是选拔性教育,知识容量大,内容难度较高,对于部分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学好数学面临较大困难。这部分学生基础较差、知识面窄,接受能力弱、学习信心不足、自觉性差,学习激情易消失。如果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不够、指导不到位,这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希望,慢慢沦为问题学生。因此,作为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多发现学生闪光点,进行表扬和激励。课堂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学情,关注基础薄弱学生。注意新旧知识衔接,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增强学习的成就感。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来说明数学教学中如何针对这些基础薄弱学生进行有效教学。
一、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让学生信任老师、喜欢老师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很难想象,一个高高在上,师道尊严十足的教师,学生会乐意与他一起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互动”,使学生乐学、会学、爱学。教师是良好课堂氛围的引导者,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用教师自己的言语、教态使学生感到真诚和蔼,感到可亲可敬。富有情趣、幽默、诱导的语言,会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可以避免由于教师“满堂灌”而引起的乏味疲劳。这也要求教师在上课前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2.质疑巧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善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还要积极启发引导,多提问、多讨论。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基础薄弱学生学习自信心普遍不足,数学教学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考查方法,通过自己观察、猜想去探索、发现结论。对于学生动手、观察、思考的结果,尽管答案五花八门:不管是对的,不完整的,甚至是错的,都应充分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耐心引导分析,为什么是对的,为什么是错的。鼓励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数学课堂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很多学生耐挫能力差,缺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遇到困难不是勇于去战胜而是逃避困难。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要根据学情因材施教,根据实际需要选配例题。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采取增、删、调整等策略,增补铺垫,力求既符合学生学情,又突出教学目的、教学重点。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增强教学实效
1.展示学习目标
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课前很少预习或从不预习,也就不了解本节要上的内容是什么,多数学生学习方式都是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课堂上要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理解课标要求和学习任务。由浅入深、从已知到未知,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有疑问,激发他们对新知的进一步的探索和展望。这个过程的教学让学生明确了本节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化繁为简
把较难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一般问题,架设学生获得成功的阶梯。问题是思维的心脏。把繁难问题转化为简易问题,让生疏问题向熟悉问题转化,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要合理设置问题,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几个难度与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步的小问题,再分析说明这几个小问题之间相互联系,从而解决整体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这样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把较难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一般问题,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强学生解题反思
荷兰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说过:“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美籍数学家波利亚也说过:“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强调培养学生反思迁移”能力。重视学生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避免解题的错误,深化、掌握解题思路;是对思维进程、思维结果进行的再认识、调整和提高的过程;是优化解题方法,引申、拓广题目结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批判性和灵活性;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标。我们面对的这些基础薄弱学生,经常会出现这种想象:课堂上的内容听得懂、相应的习题也懂得做,但一下课,课本一盖,脑袋就一片空白。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主要是在长期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学习习惯。如在《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第一课时)》教学中,例1讲完后,我就要求学生进行题后反思:通过这道例题你学到了什么?应该怎样进行建模?如何选择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方法上有什么收获、有何技巧(运用函数的三种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表达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再通过观察——归纳——猜想——证明来选择确定),同时在选择数学模型时怎样认识常数函数、一次函数以及指数型函数的增长差异。先通过学生自己初步整理,而后教师引导归纳总结。通过反思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初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在《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第一课时)》教学中我安排了以下练习(课本后面练习题1、2两题)来巩固学生选择适当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检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相关能力。进一步体会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增长差异,以及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作者单位:福建省大田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