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自制体育器械, 丰富幼儿户外活动

2016-07-05黄蓉蓉

考试周刊 2016年49期
关键词:自制户外活动幼儿教育

黄蓉蓉

摘 要: 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自制安全、卫生、耐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形式多样的体育器械是丰富幼儿户外活动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科学设置户外活动区域,合理投放自制体育器械,探索创新自制体育器械的玩法,灵活运用组合功能,在家长的支持和参与下提高幼儿户外活动的效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 自制 体育器械 幼儿教育 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目标的重要渠道。在户外活动中,幼儿不仅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培养不怕困难、团结合作的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体育器械可以诱发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愿望和构想,并产生相应的行为和活动。器械不仅是体育活动的辅助材料,而且是体育活动中重要的操作材料。自制体育器械由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制作,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从兴趣入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自制,具有创造性、适宜性和地域性,能够有效地配合开展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自由选择器械、探索玩法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一、 自制体育器械的原则

充分利用随处可见的自然资源和废旧材料制作成体育器械,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促进幼儿身体动作协调发展。在运用废旧材料制作体育器械时,要把握以下原则:

1.安全、卫生、耐用原则。

器械在活动过程中都与幼儿身体进行直接接触,选用制作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其安全性。其次要牢固耐用,不能使用几次就破损,而是可以经常使用,并保持一段时间,否则浪费材料和教师的制作时间。比如在用报纸做“纸球”时,可以在纸球外面用彩色不干胶纸,粘一层,既美观又耐用,幼儿可以利用这样的纸球进行投掷、抛接的锻炼。

2.适宜性原则。

每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各不相同,对体育器械的需求不同。教师要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从而有选择性地制作出适宜的体育器械。还要细心观察幼儿的过程,善于发现问题,不断地对器械进行改进,使其更完善、更符合幼儿的活动要求。例如小班幼儿喜欢模仿性的体育活动,教师可以用纸箱粘贴上光碟做成火车车厢,形象逼真,小班幼儿玩起来就特别起劲;中班的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相对灵活多了,教师可以利用竹竿或者废旧PVC管做成跨栏让他们跨跳或者钻爬;大班的孩子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硬质的易拉罐做成高跷,让他们尝试踩高跷走甚至跑。

3.充分利用材料原则。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容易收集到的废旧材料,根据这些材料的特性,灵活运用,制作成形式多变、各种各样的活动器械。

可以将同一种材料制作成多种类型的器械开展活动,例如硬质易拉罐可以做成高跷、梅花桩、滚滚车、保龄球、响罐……同种类型的器械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例如投掷类玩可以用报纸揉成团做成纸球、用布缝制而成飞盘、用夹子和布条制作飞镖,用塑料小奶瓶和包装绳做成小火箭、用布和沙做成降落伞,等等,可谓丰富多彩。不同的材料以新颖的形式出现,更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不断变化的器械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积极性更高、兴趣更浓厚。

4.一物多玩原则。

幼儿面对同一件玩具,同一种玩法会很快失去兴趣,在制作过程中通过颜色、形态等的不同方面,使器械尽可能有更多的变化,达到一物多玩的目的,幼儿的游戏兴趣大大提高。比如废旧轮胎喷上颜色,用结实的细绳在里圈穿成网状,再准备一条带钩子的软绳,就可以玩了。竖起来可以滚着玩,平放下来可以当成小蹦蹦床,还可以平放成一排当做独木桥,勾上软绳可以玩拉小车,许多轮胎堆叠在一起还可以进行攀爬活动。

二、自制体育器械的有效运用

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要以“物尽其用,一物多玩”的思想为指导,因地制宜地从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合理利用自制体育器械,真正达到发展幼儿的目的。

1.科学设置区域,合理投放器械,培养幼儿兴趣。

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对户外活动场地进行规划,以发展幼儿基本动作为主,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和兴趣设置钻爬区、跳跃区、平衡区、攀爬区、投掷区等区域。还考虑各区域之间活动性质的合理搭配,投放自制体育器械时做到活动量大的和活动量小的相结合、上肢和下肢的相结合、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和练习综合身体素质相结合。在各个区域内,教师尽可能地提供种类多样、数量充足的自制体育器械。如在投掷区,教师可以给小班投放他们喜欢的大纸球,可以投掷、抛接和滚动;中大班幼儿动作发展较好,教师在提供自治体育器械时,就提供有挑战性、需要两两合作的器械,如废旧挂历卷成的纸棍子、废旧塑料油桶制成的舞龙等,并鼓励幼儿自主摸索多样的玩法。

2.探索创新,挖掘户外体育器械的多种玩法。

教师在组织户外活动时要注意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鼓励幼儿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创新的信心和能力。例如在玩自制布袋时,可以先让幼儿进行探索,想想布袋有些什么样的玩法?幼儿们想出了五花八门的玩法,有的钻进布袋子里学袋鼠跳,有的钻进布袋子里学毛毛虫一扭一扭地往前爬;有的两人一组,把布袋当成托盘用来抛接球;有的把布袋当成小拖车,一人坐在另一人拖;有的几人合作把布袋拼在一起当成障碍物练习跨跳……不同的玩法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同时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也使幼儿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

3.灵活运用,开发器械组合功能。

综合开展各类体育活动,能够促使幼儿肢体的均衡发展和基本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针对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要,充分激发创造力和适当增强挑战性,灵活运用自制体育器械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提高使用效率,也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例如创设的长短不同的纸棍与纸球的组合,进行了走、投、平衡等动作的练习,培养了幼儿平衡、协调、灵活等能力;“袋鼠跳跳”游戏中将废弃木梯子搭成高低不同的田埂、鞋盒拼成宽窄不同的小河,为“袋鼠”设置蹦跳的障碍,增加游戏的难度,激发幼儿的挑战欲望,达到发展幼儿身体综合能力的目的。不同自制体育器材结合,能让户外活动游戏化,更有趣味性,使幼儿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与快乐。自制体育器械组合还可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更发挥器材的利用价值。

4.家园合作,提高幼儿户外活动效率。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开展户外活动时,要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家长对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意义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影响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家长会上,教师对开展户外活动进行宣传和研讨,听取家长对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意见与建议,鼓励家长主动参与户外活动。家长不仅积极参与活动,还经常帮助幼儿收集废旧材料,共同制作体育活动器械。利用家庭、社区为幼儿创设更大更广阔的户外活动空间,家长和社会成员成为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的合作者与指导者,让幼儿在园外也得到了锻炼,培养了自信心。

自制体育器械,弥补了幼儿园体育器械的不足。教师重视幼儿的自主探索,关注幼儿的兴趣与能力,巧妙利用自制体育器械有效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激发了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环保意识,实现了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最优化,让幼儿在主动利用器械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身体素质、个性品质的发展,最终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炎.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活动的意义、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J].学前教育研究,2007(9).

[2]何建闽.幼儿园自制玩具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J].幼儿教育,2008(4).

[3]续润笑.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4]马风霞.幼儿户外运动器械的有效性研究[J].科技风,2012(8).

[5]潘春燕.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材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导刊,2011(7).

猜你喜欢

自制户外活动幼儿教育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初中美术实物教具自制与教学实践研究
谈科学教学中自制学具的使用策略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