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
2016-07-05徐刚刘汉峰管永前
徐刚 刘汉峰 管永前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以来就是在与各种各样社会思潮战斗中发展成熟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思潮的涌动成为驱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动力源。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传统,牢牢把握这一传统是党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其重大意义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的,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当前,马克思主义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其严峻性和急迫性丝毫不亚于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这些挑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与新自由主义的挑战。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始于1949年,1978年以后实现了重大的历史性跨越,到2010年中国已经在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伴随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1992年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创新的新局面,特别是随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逐步清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旗下不再排斥市场,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的框架内充分地发挥其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但毋庸置疑的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方的自由主义,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的思想观念大量渗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之中。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历史潮流下,西方社会的价值意识和思维方式也在不断走进国人的生活中。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观念和社会认同体系正在全面渗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源与流交织在一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二是民族主义的挑战。民族主义是体现民族特征与民族共同意志的政治意识形态。在经济全球化成为现实的今天,民族主义却日益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热点。民族主义是一种无法界定其优劣的社会形态,其涉及的因素复杂,涉及的矛盾突出尖锐,在民族问题上,往往民族思想、民族意识、民族情感的表达呈现多角度、多层次交织变换。冷战结束后,各国民族主义思想和民族主义情绪都在日益高涨,民族主义发展日益表现出两个基本趋向:一个是弘扬民族文化、光大民族传统的理性民族主义的盛行,另一个是谋求极端民族发展的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正在全球蔓延。民族、宗教等社会问题正在以非同寻常的速度步入人们的政治活动中。三是党的理论创新面临时代发展的挑战。我们党在诸多社会思潮面前,需要自觉地、持续地进行理论创新,但创新的基础是如何更准确、更全面把握理论本源的问题。当前,很多源于西方传统的政治发展理念被移植到我国的社会实践中,这是值得研究思考的现象。理论创新的前提是读好马克思主义的经,用好马克思主义的典。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面前,只有坚定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理论怎样掌握群众?理论怎样为群众服务?怎样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党的理论在指引广大群众进行社会实践中有的放矢?做到上述要求的第一条就是要原原本本的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从根本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这既是理论学习本身的客观要求,也是回应挑战的必然选择。
因此,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需要不断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中去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独立而完整的理论特质,其理论的适应性和洞察力所体现出来的卓越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已经表露无遗,只是需要我们作出准确、鲜明的时代性的注释。
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是引领社会思潮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理论,是有鲜明特色的,也就是说这个理论是一种具有独属气质、深厚造诣的体系,其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学术上的洞见,更在于改造社会的能力和影响力,此为永葆活力的根本所在,这些特质是马克思主义力量的源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是认识和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真理。
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和客观在不断反复升华的认识过程中不断趋近的一种状态和内容。科学的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真理的探索过程,是要从感性到理性,再经过反复检验,形成新的理性修复,并形成规律性认识这样一个路径。这就是说,真理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具体——抽象不断认识,循环往复的这样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揭示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关系,对唯心论如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旧唯物论如洛克、费尔巴哈的简单反映的认识进行了批判和理论升华,科学地提出了认识的起源、本质、规律等观点,强调了认识本质的能动作用,强调了认识的过程是要不断反复深入不断递进的辩证发展过程。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中对认识的能动作用进行了论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科学结合起来的认识论,为人们认识世界,最终不断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的为基础,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集中到社会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私有制实质上就是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正是这种社会生产关系。《资本论》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关系。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发现了剩余价值,形成了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及一系列的矛盾运动,在对资本主义一切现实的经济矛盾运动的深刻阐释分析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发展规律。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由此可见,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的面前。”[2]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两大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真理,为全人类特别是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指出了奋斗目标,为全人类提供了科学有效地认识世界的思想工具,从而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2.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在革命实践中产生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辨析中,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强调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马克思主义甫一诞生就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个理论的成长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和不断创新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别于其他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鲜明的实践性,而这种实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实践,而是对真理的直接的、能动的、发展的实践。
之所以说是直接的、能动的、发展的实践,主要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实践离不开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4]毛泽东在《实践论》里引用斯大林的话,“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5]直接、能动的实践不是盲目的实践,是一种目的明确、不断进行理性升华的实践过程,这两个方面互为支撑,互为融合,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另一个意思是实践的丰富发展与科学理论的发展并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源于对社会状况的深刻认识。马克思、恩格斯不仅研究阐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而且亲自投身于革命活动之中。《共产党宣言》就是马克思主义者的革命行动纲领。早在1844—1845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就详实记述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指出了他们的历史任务。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中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他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6]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理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大优势。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条件,就会造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前进。正如毛泽东所言,“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意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但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7]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实践的科学总结,同时又是在实践中不断升华完善,形成新的阶段性的认识和论断。
3.马克思主义具有的批判精神是引领社会发展的巨大驱动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一开始就体现着浓烈的批判精神,这个理论阐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瓦解的历史趋势,论证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重大作用,明确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为人类社会开辟了一条自我解放的途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是其真理性、实践性的必然反映,这种批判体现着时代与历史延续与演进的基本逻辑,也是社会发展的一贯动力的体现。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在矛盾运动与批判递进的运动过程中演进而来的,因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既是一种历史逻辑的产物,同时也是这一理论的鲜明特色。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与改造,也体现在整个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思想交锋与实践归纳。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各种思潮不断交锋、不断批判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在同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作斗争,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是历史的客观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种激烈批判与斗争中不断巩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在欧洲转播以后,工人运动高涨,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爆发了巴黎公社起义,社会主义工人党相继建立。这一时期出现了各样的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曲解和攻击。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极端革命思潮和改良主义思潮进行了坚决地批判和斗争。就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展开了同普鲁东、巴枯宁的斗争,批判了普鲁东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救世计划”,批判了巴枯宁主义坚持的放弃斗争、废除国家、否定权威等错误观点。还批判了布朗基派、俄国民粹派的错误观点,阐释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战略和策略。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拉萨尔主义,明确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到了19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逐渐东移,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任务转到了俄国。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对各种修正主义思潮进行了反击和批判。当时的国际共运中,像德国的正统派和伯恩施坦派、法国的盖得派和饶勒斯派、布鲁斯派、英国的社会民主联盟和独立工党、比利时布鲁凯尔和王德威尔得、意大利整体派和改良派、俄国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等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的斗争。这一期间,对伯恩施坦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是主要任务和目标。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后,一度推崇伯恩施坦主义,成为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障碍。列宁精辟地提出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8]在对孟什维克的斗争中,布尔什维克把建立一个集中的、组织严密的纪律严格的党作为基本条件,批驳了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纲领。中国革命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与非马克思主义斗争的结果。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到陈独秀等创立中国共产党,再到以毛泽东为首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也是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中巩固发展,并创造性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进程。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代表着马克思主义驱动历史发展的一个基本任务和责任,这种精辟而清醒的批判精神正是是其立足时代潮头发挥引领作用的一个突出的特质。
4.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征是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张力与时代活力的突出要素。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社会的认识和分析的深刻性是空前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从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一跃而成社会历史发展舞台上的主角之一,开辟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历史。从第一国际,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再到二次大战以来社会主义革命浪潮的兴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已经成为一句震动全球的名言。其理论张力表现出了它的整体性,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的思维方式,这个理论体系是透过人的行为和资本的行为从总体上把握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状态的根源,是透视与诊治的统一体,是对社会发展一种高度的归纳。这些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一是理论体系上的解构与建构的统一。在哲学问题上,“哲学的终结”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话题。从笛卡尔到黑格尔的二元论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一路发展已难于形成突破,在近代哲学的这种深刻危机中,恩格斯最早提出了哲学终结的思想。恩格斯的含义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了,二是黑格尔的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终结了。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在西方哲学史上浓墨重彩地写上了一笔,突破了单纯理性主义范畴,使哲学成为了社会实践,实现社会改造、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而实现了对哲学认知的超越,为新的哲学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社会实践的引入把马克思主义对资本的解剖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构想自然地结合起来,使社会进步自然地在解构和建构的统一中进行。其二是社会实践中的观察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之所以在世界发展舞台上长期居于显赫的位置,就是因为这个理论体系给予世界的不仅仅是怎样观察和分析事物,更在于怎样改造和革新。这两者的统一体才是这个理论体系的理论张力和整体性优势。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法国学者德里达在其《马克思的幽灵》的著作中提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他认为,《共产党宣言》在当代具有很高的价值。因为“传统的文本没有一个讲清楚了政治正在全球化的方式,讲清楚了在最有创建的思潮中技术和传媒对于它们的不可简约性——而……对于它们的不可简约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一种无以伦比的方式作过分析。”[9]英国学者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在他的《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故事》著作中强调了在现在这个资本主义危机时期重新发现马克思,是因为他在1848年对现代世界所作的预言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人。马克思预言到了全球化这一事实,并且可以说是全面的全球化,包括品味和其他所有方面的全球化,这让人钦佩不已。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实践表明,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逻辑,不能用逻辑的任何一个表达式去代替和涵盖整个思想体系,其深刻的思想价值就在于体系所具有的强大的逻辑性和完整性。这是其理论特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只要把握住上述几点基本的特质,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能够在与社会思潮的较量中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势。
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的认识是在与各种社会思潮的多回合对话和较量中不断展示和深化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的这四个特点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性,它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视角和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视角和方法不会因世界变化和时代发展变化而退出历史舞台。相反,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真知灼见会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展示出来,而成为驾驭社会思潮,指引历史发展的有利思想武装。
就中国而言,对马克思主义的开始接触是在19世纪的末叶。1899年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的《大同学》一文中提到过马克思,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刊发《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里称“麦喀士”(马克思)为“社会主义之泰斗”。较早向中国人民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朱执信,他在《德意志社会科学革命家列传》中,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主要著作的介绍给了国人。马克思主义走进了中国。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思潮交锋最为激烈的时期主要有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五四运动前后。这一时期社会思潮形式多样,各种观点、各种思想都在谋求社会发展的一席之地,其中保守主义思潮、资产阶级思潮,社会主义思潮成为主要思想交锋的阵地。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社会思潮中的亮点。《新青年》成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陈独秀、李大钊等成为这面旗帜下的旗手。李大钊在1919年《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和第六号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表明了他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并把“这些零碎的资料,稍加整理,乘本志出‘马克思研究号的机会,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有点正确的解释……”[10],此外,连同《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让中国人民在看到了希望和曙光。1920年、1921年间,陈独秀发表了《劳动者底觉悟》、《谈政治》、《马克思主义学说》等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理论成果的阐发,标志着陈独秀、李大钊从民主主义者转向了共产主义者,开始有意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来分析问题,并将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社会的主要手段,担负起马克思主义引进和传播的任务。这次思潮的主要成果就是工人阶级自身阶级意识的觉醒以及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30、40年代。在中华民族面临日益严峻的民族危机面前,全民族必须振奋民族精神,以革命的理论来指导民族实践。这种实践是以反对复古思潮和文化钳制为出发点的。正如瞿秋白所说,“要反对广大群众之中的封建意识和资产阶级意识,而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通俗的科学丛书。”[11]用马克思主义争取群众是一项重要工作,这个工作的外在表现就是在与各种社会思潮的对话交锋中觉悟群众。交锋的一个重要阵地是文学领域。192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上海成立了由潘汉年任负责人的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几乎同时还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中国教育家联盟、中国青年世界语者联盟等,各左翼文化团体又联合组成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在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的纲领中明确提出,要“研究并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使它普及与一般。”[12]左联把文学应该向工农大众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的意识,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上。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社会理想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于当时苦难深重的广大民众而言,是有巨大吸引力的。
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学习高潮出现在马克思主义通俗化释义上。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用它以平凡的真理和通俗的语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性教育的优秀典范,到1938年“从印行的数目来计算,它已经有了两万以上的读者。”[13]蒋介石曾感叹:“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防线。”[14]20世纪30、40年代,延安被称为红色中国的首都,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经过贫困和战争的洗礼,群众日益把追求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生的理想,把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作为奋斗目标。这正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心向背,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总的时代特征是和平与发展。经济较量成为世界各国的角力的焦点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受到来自各种资产阶级经济发展理论的挑战。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取得了重大成果,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向富裕、强国之梦的必由之路。
从上述发展历程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进程伴随各种社会思潮而互为运动的,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重大的发展创新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不断深化的。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看,每一次社会思潮都带给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机遇;同时,每一次马克思主义大发展,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的一次大检阅。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我们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本、实质与精髓,就是要不断巩固这种科学的真理,不断地用真理涤非并前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5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p38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p501,人民出版社,2009版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p500,人民出版社,2009版
[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p269-270,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p672,人民出版社,2009版
[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p264,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8]《列宁选集》第一卷,p274
[9][法] 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p2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p47
[11]瞿秋白:《瞿秋白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p234
[12]徐素华:《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史》,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p25
[13]艾思奇:《大众哲学》,人民出版社,2004,p13-14
[14]刘萍:《艾思奇及其大众哲学的消失》,(台湾)《传记文学》, 第72卷第2期
(作者简介:徐刚系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国家开放大学助理研究员;刘汉峰系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北京市委党校研究员;管永前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