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模式初探
2016-07-05郭爱莲
郭爱莲
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模式初探
郭爱莲
【摘 要】探讨艺术类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该文主要通过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了解该类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针对其现状和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模式
【关键字】艺术类高职院校 学生心理健康 辅导模式
作者单位: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北京 100068
2016-01-08收稿,2016-02-06修回
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还很少有人专门研究。只有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借鉴其他类型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益经验,才能逐步形成适合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1]。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是一所公办高职艺术类院校。本课题组通过对学院2014级和2015级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以探索构建艺术类高职院校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课题组在2015年3月份和2015年10月份分别对2014级和2015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试,测试量表选取了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划分为良好、亚健康、状况不佳三种状态。测试结果如下:
1.1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经过对两个年级的学生状况测查,心理健康状况为良好状态的学生占比为76%。说明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处于良好水平,且男生女生之间无明显差异。男生与女生情况对比见表1。
表1 心理健康测试总体情况
1.2不同专业学生之间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差异 虽然同为艺术类专业学生,但不同专业之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存在内部差异,需要重视。如我院京剧系学生的良好率最低,只有68%,而良好率最高是的影视表演系学生,其良好率达到83.3%,两者差异比较明显。这可能与各专业之间的教学过程、方式、及其面临的就业压力等方面有关。见表2。
表2 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状况
1.3农村、城市户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明显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47人)和城市户籍(223人)学生的心理健康良好率分别是78.7%(37人)、75.7%(168人),农村和城市户籍的不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不明显。
1.4高考录取专业与学生的愿望不相符合不是影响学生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 专业符合情况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在亚健康和心理健康不佳的人群中,高考录取专业与学生自身愿望相符合占比为64.6%(42人),反而比不符合的占比35.4%(23人)还高,表明高考录取专业与学生的愿望不相符合不是影响学生心理状况的决定因素。
1.5艺术类高职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类型 测试结果显示,强迫、人际敏感和焦虑所占比例排前三位,表明人际关系可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而强迫和焦虑则可能是学生中最常见的表现症状。见表3。
表3 各种症状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2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课题组通过日常观察、课堂教学及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认为导致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2.1社会环境因素 高职院校属于专科层次,跟普通院校学生相比,学生容易产生比较强烈的自卑意识。其次在就业形势日趋紧张、就业压力日益增加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看不到自己明显的竞争优势,对前途的迷茫和无望,也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自卑心理。巨大的精神压力,容易使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2.2家庭环境因素 在心理学的理论中,父母的教育理念、家庭教养方式及父母的相处模式等无不对孩子的心灵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学习艺术的学生,家庭在其前期的的学习中普遍经济投入比较大,父母对孩子经济的过度放任,可能导致学生形成虚荣心过强、喜欢攀比等不良个性。
2.3学校教育因素 艺术类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起步较晚,在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由于办学规模较小,缺乏充足的可借鉴的经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心理辅导机构不健全、心理辅导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没有有效的督导机制等,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资金缺乏、设施不完善、人员不到位等因素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发展的羁绊。
2.4学生个体因素 艺术类高职学生这个群体也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如感性思维活跃,理性思维欠缺;思维灵活但人文素养欠缺;喜欢标新立异而缺乏自我约束等等。这也导致学生具有情感易冲动、欠缺理性、对社会现实关注不够等特点 ,容易在学习和生活中因为一些小问题引起心理波动。
3 构建艺术类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
3.1政策保证和领导重视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 学校党委和行政要切实加强对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将其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设置、硬件建设、人员配置等方面给予充分重视和积极支持。
3.2建设一支合格的队伍是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逐步培养和建设一支有爱心、责任心、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目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教师相配合,心理专家与心理辅导员相结合,合理配置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加强心理辅导教师系统培训,促进师资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督导制度,通过专家督导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师自身的健康水平和工作水平;加强与其他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间相互借鉴和学习。
3.3丰富和开发与艺术类职业院校相符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是高等学校面向广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目前在艺术类高职院校中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也缺乏相对固定的教材。所以首先要集中力量进行课程开发,建立适合艺术类高职学生特点的完整的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其次,在教材编写方面,应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模式,将文本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相结合,积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平台;特别针对艺术类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好动不好静等特点,要突出课程的活动性,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更要重视活动的体验和感悟,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课程形式要要灵活多样,将讲授、讨论、游戏、等形式融为一体。在课程评价中,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来,让他们的心灵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涤荡和成长。
3.4认真、踏实做好日常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对学生日常的咨询和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认真、踏实地做好日常地咨询和辅导工作。要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每年对新入学的学生的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早发现学生当中的突出问题,重点关注、及时干预、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建立包括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信箱咨询等多形式、立体化的咨询网络,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3.5加强与相关医疗机构的沟通与合作 对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和复杂的学生,在其病情诊断、治疗及愈后评估过程中,都需要医疗部门的支持、配合与参与,因此建立与相关医疗机构的合作制度,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之一。
3.6在学校建设立体化、多维度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网络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各种宣传阵地,如板报、橱窗、网站、广播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2]。
3.7要充分争取社会及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 心理学研究中表明,社会及家庭支持系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着重要影响。学校要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争取社会力量及家庭力量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可以增强学生应对突发危机事件及面临心理问题和困扰时的解决能力,从而提高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胡月香.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J].人民论坛,2010(29):148~149.
2 武艳.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157~159.
(编审:刘文华)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art and the mode of counseling
Beijing Opera Art,s College,Beijing 100068,China
GUO Ai-lian
Key Words:Artistic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Mental health status of students;Counseling model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art vocational colleges on the basis of a general survey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Furthermore, practicable model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ounselling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54(2016)02-0167-03
作者简介:郭爱莲,女,心理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