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对水资源及水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2016-07-05管海翔新疆乌苏市水利局
□管海翔(新疆乌苏市水利局)
水土保持对水资源及水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管海翔(新疆乌苏市水利局)
摘要:乌苏市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对水资源、水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文章从介绍乌苏市水资源现状入手,对乌苏市水土流失成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水土保持对水资源及水生态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而提出乌苏市加强水土保持的措施,期望对有效改善乌苏市水土流失现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本地区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资源;水生态环境;影响
1乌苏市水土保持现状
1.1水资源现状
乌苏市地处准格尔盆地西南部,由北向南海拔逐步升高,气候地貌具备明显的地带性差异。该市总面积为20700 km2,辖区内共10镇、7乡、3个农牧场和1个林场,总人口数为21.91万人。该市农业生产属于典型灌溉农业,引用天山雪水,共分为四棵树河灌区、奎屯河灌区、古尔图灌区、车排子灌区四大灌区。该市境内共有14条大小河流、19座水库、15条洪沟,年降水量为163.20 mm,年蒸发量为2087 mm,是我国严重的干旱缺水地区。
乌苏市多年来的年均降水量为51.69×108m3,年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7.70×108m3,其降水量的转化率为34.21%;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5323 m3,略高于新疆人均占有水量12.20%;全市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18.10×108m3,其中奎屯河、四棵树河和古尔图河三条较大河流的平均径流量为13.18×108m3;全市地下水年均总补给量为5.89×108m3,其中天然补给量、转化补给量、可开采资源量、现状开采量分别为0.93×108m3、4.95× 108m3、3.53×108m3和1.58×108m3。
1.2水土流失成因
乌苏市水土流失面积为11282 km2,其中轻度以上风力侵蚀、轻度以上水力侵蚀、冻融重力侵蚀、风力与水力交错侵蚀面积分别为1622 km2、2580 km2、2593 km2和4914 km2,可治理面积为7578 km2,不易治理面积为3704 km2。乌苏市的土地类型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乌苏市土地类型分布表
造成乌苏市水土流失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地质地貌
乌苏市的地势特征为南高北低,坡度较大,在1/100~1/300之间。受地势与坡降的影响,水流冲刷强度大,易导致水土流失。
1.2.2气候特征
乌苏市年均降水量少,时空分配极为不均。夏季时,山区长年积雪受温度升高的影响而融化,加之此期间的降雨过于集中,从而易导致局部地区出现洪涝灾害,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1.2.3水文特征
乌苏市主要河流的径流量最大值出现在6-9月份,占全年径流量的70%~80%。受暴雨因素的影响,当日降水量达到20~30 mm时,便会造成洪涝灾害。
1.2.4植被特征
乌苏市的林地覆盖率仅为9.10%,且多集中于山区和荒漠区,平原区的林地覆盖率不足1%,这就造成该市平原地区的防风固沙、蓄水保土能力较差,易造成水土流失。
1.2.5人为活动
乌苏市存在乱砍滥伐、草地过牧等问题,草地退化面积为44万hm2,有12.10万hm2的草地因供水不足面临枯竭。随着乌苏市交通、工矿、水利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地表植被带来了一定程度破坏,增加了水土流失的可能性。
2水土保持对水资源及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水土保持的三大措施
2.1.1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通过改变一定范围内小地形、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降雨入渗,达到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水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而有效预防土壤侵蚀。如:修建淤泥坝是水土保持中重要的工程措施之一,能够起到直接拦沙、间接减蚀的作用;修建中小型蓄水设施,能够起到提高雨水利用率,沉淀水中污染物,减少下游水域污染的作用。
2.1.2生物林草措施
通过在水土流失区种植植物、增加植被覆盖面积,以达到涵养水源、拦蓄径流、增强水流冲刷抵抗能力的目的,其作用机理为林冠截流、林下草灌、植物根系固结土壤等。
2.1.3农业技术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以保证农业生产为宗旨,通过改变局部微地形或地表结构,以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如:等高沟垄耕作措施可改变坡地微地形,增大地表受雨面积,增加降雨入渗,减少雨水冲刷量;少耕免耕措施可提高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雨水渗透率。
2.2水土保持对水资源及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土保持措施可有效减少径流泥沙量,降低洪峰流量,改善水生态环境,根据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机理不同,可将其划分为滞蓄型和拦蓄型两种类型。滞蓄型水土保持措施可改造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透水性、非毛管孔隙率,提高土层的蓄水能力,减少地表径流量,削弱地表径流的侵蚀;拦蓄型水土保持措施可局部抬高侵蚀基准,对沟蚀发展产生控制作用,同时还可以拦蓄洪水泥沙,减缓地表径流,增加坝地,促进陡坡地区退耕还林,增强坡面抗侵蚀能力。
3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改善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
3.1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乌苏市的地下水超采问题极为严重,部分乡镇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加之土地开发过度,严重超出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从而导致乌苏市出现大面积土地沙化、植被枯萎、绿洲消退。为此,必须加强对乌苏市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全面规划,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编制乌苏市地表水资源调查报告、水土保持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指导该市水资源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健全制度,出台地方规范性文件,积极推行地下水取水许可制度,严厉禁止私自打井,对地下水开采量进行严格控制。尤其对于改扩建和新建项目而言,要在项目实施前进行水资源论证,避免项目出现高耗水情况。三是划分地下水资源开采区域,将甘河子镇、西湖镇、八十四户乡及甘家湖牧场划分为地下水超采区、限采区,禁止新打井,充分利用地表水进行农田灌溉。四是加快取水计量设施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安装水量计量设施,为水费征收和取水许可办理提供计量依据。五是强化地下水监测,定期对全市地下水进行监测分析,增设地下水监测井,做好常规分析工作和微量元素分析测定工作。
3.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乌苏市要持续开展节水型、增水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健全常规性节水机制,大力开展渠道防渗建设,陆续改扩建原有的旧灌区渠道,形成四级渠道防渗体系,力争使四级渠道防治率达到100%,使渠系水利系数由原本的0.65提升到0.80,实现节水目标。与此同时,乌苏市还要全面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如:膜上灌、喷灌等技术,不断扩大喷灌覆盖面积,使全市平均灌溉定额由8730 m3/hm2下降至6000 m3/hm2,使农业用水合理化。
3.3加强水土流失控制
乌苏市要针对本市水土流失成因,采取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措施,加强对水土流失的控制,其措施应以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为主,具体包括:在牧区、天然林区采取封禁治理措施,预防水土流失现象扩大化;在草地、农田地区,加强草场防护林建设、农田防护林建设,提高防护林的成活率,充分发挥防护林的防风固沙功能;在牧区草场地区,建设人工草场,扩大植被覆盖区域,改良草场水资源环境;在河道周围加强护岸建设,减少河水对周边耕地造成的冲蚀。
4结论
总而言之,乌苏市的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对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为此,乌苏市必须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在涵养水源、减少径流泥沙量、降低洪峰流量、改善水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重视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达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顺利,金绥庆,党维勤.关于新疆水土保持治理模式的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13(12).
[2]王焕龙.对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水土流失防治的对策[J].甘肃农业,2013(4).
[3]辛琳.乌苏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可持续利用对策[J].地下水,2014(1).
[4]陈顺礼.新疆水土流失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12).
[5]李宏伟,陈增奇,郝咪娜,许晓平.浙江省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6).
[6]马恒有.水土保持对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
(责任编辑:左英勇)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853(2016)05-0019-02
作者简介:管海翔(1969-),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6-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