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探讨的“黄梅调”这一名称
2016-07-05郑立松
○ 郑立松
黄梅戏,大家公认它是清咸丰年间(1851年)才在安庆地区大江南北出现,至今也只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只有98年。笔者年近九十,接触黄梅戏已80多年了。参加黄梅戏改革工作是1950年,66年来,我接触黄梅戏老艺人(1949年前的职业艺人),至少有二百余人,我可以列出名单来。根据亲身体会,我认为“黄梅调”这个名字,值得探讨。
一、艺人不接受“黄梅调”这个名称
凡是我接触过的老艺人,从不说自己是唱黄梅调的。黄梅戏传统剧目大戏36个、小戏72个,没有哪一个剧目定调唱“黄梅调”或“黄梅腔”。正本戏是以平词为主,外加二行、三行,再加滚唱。小戏唱专为其设计的花腔。一戏一腔,丰富多彩。所谓叫“黄梅腔”者,是安庆城区的观众强加的。因此,出现许多仿制情况。怀宁人叫怀腔;安庆人叫“府调”;潜山人(包括岳西)叫“二高腔”;望江人叫“龙调”;又统称为“小戏”(称徽戏、京剧为大戏);也有叫花鼓戏、采茶戏的。因为他们是姊妹剧种,形成年代和发展形式同类,都是来自民间音乐舞蹈和当地传统的戏曲遗产结合而成的。
二、“黄梅调改成安徽皖剧”是老一辈艺人的愿望
黄梅调1926年进入安徽省会,是听丁永泉口述的,实际上1922—1925年安庆黄宝文书店已公开发行了用木版刻印的黄梅调唱本,城区到处摊点都有出售。传唱者多为木工、瓦工、筑路工、店员和一些识字不多的家庭妇女等。同时还有文化人编的时装戏,如:《姜高琦血案》、《枪杀朱老五(朱艳秋)》等。为了摆脱“花鼓淫戏”的“恶名”,他们曾改成京徽合演(徽指黄梅戏)、京黄合演、京皖合演。“七·七”事变时,安徽各界奋起抗日救国。安庆的民间艺人推出了“安徽省皖剧团”招牌,可以证明的是二十世纪末,四牌楼北段老商铺改造,从地下挖出一个陶罐,发现有“安徽省皖剧团”演员证章毛坯,被安庆收藏家彭保友先生收藏,现保存完好。继徽剧(安庆邦子)、青阳腔(高腔)之后,皖剧应该是安徽新剧种。另因抗日战争拖了八年,解放战争又打了三四年。安徽省分成皖南、皖北两个行政区,至1952年南北合并,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省会设在合肥。解放初期,百废待兴,文化部门也无人顾及一个剧种的名称问题,“安徽省皖剧团”这一名称就此无声无息了。但王少舫、严凤英等仍然在各自剧团搞京剧皖唱,即用黄梅调的声腔演京剧剧目:如严凤英演的《玉堂春》,吴来宝唱的“棒打无情郎”(《金玉奴》)。
三、解放前和建国初成立的班社从不冠以“黄梅”二字
几十年来黄梅调的班社很多,艺人总是抵制黄梅调这个词。如同治年间出生的蔡仲贤,从业徽剧多年,并且很走红。1921年回望江麦元家乡办梨湾科班,教唱黄梅戏。第一个女演员胡普伢,就是他的得意弟子。1920年怀宁罐子窑科班培养出来的名演员有潘犹芝、陈宗记、刘胜阳(后又拜郑绍周为师)。1918年望江杨润宝办的剧团叫“长春班”,1927年桐城琚华光办的班子叫“双喜班”。1923年潜山张庭翰办的班子叫“同乐堂”。1927年东至檀怀珠办的剧团叫“怀珠班”,怀宁张光友的班子叫“全福班”,丁老六的班子叫“民众”,严凤英班子叫“胜利”,桂月娥班子叫“桂椿堂”,张胜英、麻彩楼的班子叫“青城剧团”,宿松的叫和平剧团,岳西的叫峰声剧团,桐城的叫人民剧团,怀宁的叫怀宁剧院,望江的叫曙光剧团等等。总之,都不冠名“黄梅”二字。究其原因是他们演的戏都是土生土长的,所用腔系也是根据青阳腔、徽调及民间音乐改造创作的,怎么能叫做“黄梅调” 呢?湖北为什么不叫黄梅调而叫采茶戏或花鼓呢?他们并没请外省艺人来传授呀!1939年上海中华艺术局出版的《皖优谱》一书,作者“夫桂外史氏”,本名程演生(1888—1952),是地道的安徽怀宁石牌人。曾留学法国,归国后担任过安徽大学校长,任过民国政府外交部特派员,担任过土耳其、法国、阿富汗、鲜罗(今朝鲜)四国专使,著作颇多,深爱中国戏曲。他在《皖优谱》中写到:“今皖上各地乡村中,江南亦有之,有所谓舞台小戏者,所唱皆黄梅调。戏极淫靡,演来颇穷形尽相,乡民及游手子学莫不乐观之。但不用以醇神,官中往往严禁搬演,他省无此戏也。”他站在士大夫的立场看待黄梅调,又肯定了“黄梅调”是安徽的。有关黄梅戏源流问题,近三十年来争论不休。我认为基本点是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广大农村,从灯会活动、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以石牌为中心的皖河流域各县艺人在徽调和青阳腔艺人参与帮助下,形成了一个新型的声腔剧种,它与湖北、江西采茶戏、花鼓戏是姐妹关系,各自发展方式不同,结果当然各异。仅从演出剧目来看,他大量吸收了安庆先辈剧种的因素。例如:《天仙配》来自青阳腔《织锦记》、《小放牛》;《打补缸》来自徽调《王婆骂鸡》;《十月怀胎》来自目连戏。总之,黄梅调的胃口大,吸收消化快,养分多。恕不细谈了。
四、首次到上海演出
第一次到上海演出。民国23年(1934年)安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庄稼欠收。广大农民衣食难保,城镇商业萧条,看戏人少,剧团停业,不能坐以待毙。桐城名演员琚光华(1900—1986)请许老小(桐城挂车河人)找在上海的吴锦堂(此人与上海帮会首领黄金荣有关系),想带班到上海演出谋生,对方愿帮忙。琚光华先后几批请去的有丁永泉、柯三毛、田德胜、潘效慈、潘学良(箱生)、琚世云、李正清、查振新、汪云甫(拉琴)陈南照、檀怀珠、查文艳(又名查显尔)、郑绍周(艺名鸿霞)、王剑峰(又名鑫泉)、张先明、田德安、曹振祥、周华国、李小峰(小生盖三县,指潜、怀、桐)、方子圣等等。去的都是主要演员,演出地点有九亩地、叙乐茶楼、太平桥、陆家浜等,演出时间从民国24年(1935)至民国26年(1937)约三个年头,至“七·七芦沟桥事变”,日军飞机轰炸上海先施公司,各路艺人落荒而回。接着是1938年安庆沦陷,跑反开始。此次上海演出虽然去了那么多的黄梅调顶尖演员,但影响不大。出现一段花边新闻:就是汪精卫夫人陈壁君的妹妹和许世英小姐坐包车去看戏,陈小姐看中了演花旦的潘效慈,便将潘勾引离开了班子。花旦一角请郑绍周赴沪顶替。潘效慈后来改名赵子洋,当上了汪伪政府的滁州专员、嘉山县长,抗战胜利后被以汉奸罪论处。
五、第二次到上海演出
1952年省政府文化事业管理局成立不久,就于暑期在合肥办了全省艺人训练班,除文化局干部和政工团一些人员外,还有各剧种艺人,共计500多人。其中各剧种艺人365人,均是主要演员。剧种有京戏、黄梅戏、倒七戏、泗洲戏、维扬戏、梆子戏、常锡戏、花鼓戏、越剧、徽剧、四句推子、曲子戏等。另外还有各种曲艺(大鼓、琴书、相声、评词、洋琴),编成五个队。黄梅戏编在第三队,参加人员有丁永泉、王少舫、潘泽海、王剑峰、丁紫臣、严凤英、彭玉兰、潘璟琍、王文治、王文龙、桂椿柏、琚世贵、杨国英、刘俊云、许友光、刘胜扬、王少梅、张云风、刘绍宗、王琼林、黄甲苗、许光友、殷再乐、钱觉非、陈翠贞等。文化馆戏改干部有田清华、汪忠、黎承先、江美球、吴文虎、李济民等。笔者是这个队的副队长兼临时团支部书记。学习内容是改人(思想觉悟)、改戏(保留精华,去其糟粕)、改制(推行共同班制度),历时47天,提高艺人政治觉悟,不再是“戏子”,而是新文艺工作者了。认识到了积极贯彻共和国行政院发布的关于戏曲改革工作指示,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是每个艺人的责任。学习期间,每晚都举办演出晚会。王少舫、严凤英、潘璟琍演出《蓝桥会》、《王清明合同记》,泗洲戏李宝琴、霍桂霞演出的折子戏《拾棉衣》,引起了强烈反应。华东军政委员会和上海市观摩小组人员特别感到安徽这两个地方戏是优秀剧种。因此才有到上海演出的机会。在向上海正式介绍时,安徽方面选择了“黄梅调”这个名字,因为从这个地方剧种众多的名字中,叫“怀腔”显小了,叫“皖剧”又太大了,叫“徽调”、“花鼓调”、“二高腔”既重复也不准确,都不如“黄梅调”叫得上口,字面上也好看。从此上海方面在宣传和发文上,都正式称作“黄梅调”或“黄梅戏”了。艺训班结束,接着省文化局派我和余建民(导演)、李觉勤等到安庆组织这次演出。安庆市党和政府大力支持,市文联刘芳松(后任文化厅副厅长)、王圣伟(后任安庆民盟主委),与班友书(文化馆长)都积极热情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又通过市委领导,请来安庆军分区文工队熟悉黄梅戏音乐的王兆乾同志,搞现代戏作曲和组建一个小型民乐队。我在现场整理改编了《打猪草》,《蓝桥会》、《路遇》等三个小戏。通过不到两个月的排练,两台晚会基本完成。《中国戏曲志安徽卷·大事记》是这样写的:“11月应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的邀请,安徽泗洲戏、黄梅戏组成演出代表团,赴上海做展览性演出。演出剧目:泗洲戏移植评剧现代戏《小女婿》,由主要演员李宝琴、霍桂霞表演,受到著名音乐家贺绿汀等的赞赏。黄梅戏为现代传统戏《路遇》(《天仙配》中一折)、《打猪草》、《蓝桥会》、《补背褡》和现代戏《柳树井》、《新事新办》,主要演员是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等,受到上海文艺界关注和赏识。”11月15日《上海大公报》发表了贺绿汀《看“安徽地方戏”观后感》中写到:“看《打猪草》这一段小歌舞剧,我深深感到生活对于文艺创作的重要性。文艺工作者脱离群众生活就不可能有什么创作,音乐、舞蹈也不能例外。”又说:“在他们演出中,我仿佛闻到了农村中泥土的气味,闻到了山花的芳香。”该报同时发表华东文工团团长张拓的长篇评论文章,标题是《民间戏曲艺术的两个花朵——看过黄梅戏、泗洲戏演出之后》。认为黄梅戏是极有表现力的一个剧种,既能演好古装戏,又能演现代戏。同时《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都发表了评论文章。
六、确立黄梅戏的名称
“黄梅调”名称长达一百多年,到1952年8月省艺人训练班开学,基本上都称“黄梅调”或“黄梅戏”了,1952年底安徽省就决定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53年元月24日安徽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抽调笔者与查霍勤、万选康、方绍墀、凌祖培等分赴安庆、怀宁、潜山、桐城、望江、宿松、铜陵、青阳等县调人,拔尖的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等。老艺人有丁永泉、胡遐龄、王文治、查瑞和、熊少云、张贵林等。同时调一批十四五岁业余、专业剧团有培养前途的演员,如丁俊美、吴春生、许自友、张萍、江明安、潘霞云、檀允武等等。选调演员集中在安庆市吴越街文化馆排些小戏,再到合肥演出,向省领导和有关单位汇报演出。
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以后,安庆地区及各县正式以“黄梅戏”为剧团命名,安庆市民众、胜利两剧团也加上了“黄梅”两个字。称其为“皖剧”的梦想彻底破灭。
回顾冠名“黄梅”的实际历史,的确是出于偶然和随性,牵扯不上艺术类别的界定和源头问题。本是很简单的问题,是人为的弄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