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毁损伤术后的护理经验

2016-07-05王莉菲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11期
关键词:游离满意率皮瓣

王莉菲

总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毁损伤术后的护理经验

王莉菲

(郑州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河南 郑州 450003)

目的 对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毁损伤的术后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36例接受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治疗的下肢毁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全面优质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上时间、移植皮瓣成活率、皮瓣外形良好率等各项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总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有效护理对于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治疗的下肢毁损伤患者意义重大,手术及时给予患者优质全面的心理护理和生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手术效果。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毁损伤;术后护理

游离皮瓣修复术的成功应用,使得下肢毁损伤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术后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恢复意义重大[1]。本研究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36例接受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治疗的下肢毁损伤患者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方法,发现全面优质护理是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可靠途径。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36例接受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治疗的下肢毁损伤患者,在随机双盲原则的指导下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34.9±5.7)岁,伤后平均(3.4±1.9)h就诊,软组织创面缺损面积:(6×9)cm-(17×30) cm;对照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34.1±6.0)岁,伤后平均(3.3±1.7)h就诊,软组织创面缺损面积:5cm×9cm-16cm×29cm。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就诊时间、软组织创面缺损面积等常规资料的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 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伤口护理、并发症护理、病房护理、用药指导等。给予观察组患者全面的优质护理,具体如下:① 心理护理,引导患者主诉内心感受,耐心回答患者问题;通过音乐、聊天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主观疼痛度;讲述成功案例,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患者保持轻松、稳定的情绪,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基础护理,病房保持舒适的温度、湿度;术后绝对卧床休息5-7d,帮助患者调整卧姿;多食瓜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③ 加强对皮瓣的观察[2-3],尤其在术后24h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血管危象,仔细观察皮瓣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回流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处理。④ 康复指导,依据患者恢复情况及早开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2-4周后鼓励患者作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锻炼强度以不使患者疲惫为度,锻炼期间密切留意移植皮瓣色泽变化,避免皮瓣过度扭转或牵拉;术后1-2月后,鼓励患者开始负重行走。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使用VAS评分[4]评价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总分10分,得分越高,则患者疼痛越剧烈。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皮瓣成活、创面闭合、骨折愈合、皮瓣外形、以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并以此评价患者治疗效果。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疼痛情况、护理技巧、护理态度等,总分10分,8分以上表示非常满意,6分以上表示 满意,6分以下表示不满意,总满意率为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计量资料均值用成组设计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VAS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更短,VAS评分更低,以上数据的比较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等相关临床指标的比较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突出,两组患者各指标数据之间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及护理总满意率的比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94.44%、72.22%,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及护理满意度更高。详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VAS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表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表[n(%)]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满意度比较表[n(%)]

3 讨 论

由于股前外侧皮瓣具有管径粗、血管蒂长、皮支位置恒定、切除难度低、供皮面积大、血供丰富等优、部位隐蔽、感觉神经丰富、切取后对供区功能几乎无影响等优点[5],临床常将其作为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的主要材料,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在下肢毁损伤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大量数据[6-8]显示,利用该类修复术治疗的下肢毁损伤大多可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后护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最终的手术效果,术后有效的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为此,本次研究全面优质护理中,不仅有针对性地对相关护理人员组织进行了业务学习和病例个案讨论,并依据每位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出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此外,护理工作中加强了对护士护理的监督,同时也加强了对患者的巡视和观察,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同时将患者术后的康复指导和心理指导并重,积极关注患者生理健康的同时,也没忽视对于患者心理健康的关注。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护理和随访,护理、随访期间未见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患者相关数据资料完整。总的来说,接受全面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更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3方面:首先,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短,VAS评分更低(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移植皮瓣成活率、皮瓣外形良好率等治疗效果指标值更高(P<0.05);最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更高(P<0.05)。此外,笔者认为,尽管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患者手术质量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同时也应加强对于手术治疗方案的把握,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确保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以上结果表明,全面优质护理对于接受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治疗的下肢毁损伤患者术后恢复意义重大,不仅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节省患者治疗时间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患者皮瓣成活率、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改善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1]周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毁损伤17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8):82-84.

[2]谭海涛,林源,江建中,等.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健侧血管桥接修复下肢严重毁损伤[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2,25(1):71-72.

[3]葛华平,夏既柏,田水宾,等.不同类型的皮瓣移植修复前足毁损伤[C].//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218-218.

[4]蔺海龙,宋志斌,田宝祥,等.游离皮瓣修复四肢电烧伤后毁损性创面[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3,8(3):277-279.

[5]黎丕华,何金妮,吕燕,等.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下肢组织缺损术后72h 皮瓣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5):17-20.

[6]梁久龙,陶凯,邱涛,等.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2,28(5):340-343.

[7]王伟,任小宝,陈翔宇,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治疗儿童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8):107-110.

[8]冯仕明,王爱国,高顺红,等.患侧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转位并桥接健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远端创面[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5):441-443.

王莉菲(1987-)女,汉族,本科,护师。

猜你喜欢

游离满意率皮瓣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陶珊珊作品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游离于翻译的精确与模糊之间——兼评第八届CASIO杯翻译竞赛获奖译文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