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联合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2016-07-05高颖
高 颖
(郑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喉二科,河南 郑州 450000)
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联合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高 颖
(郑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喉二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研究分析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联合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牙周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采用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局部用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牙齿松动、探诊深度等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5%,常规组有效率仅为75%,研究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临床指标相比差异不显著,治疗后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对牙周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联合局部用药有效提升有效率,改善临床指标,提高预后质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局部用药;牙周病
牙周病在临床上属于常见性口腔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当前对于牙周病的治疗主要以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为主[1]。临床研究发现导致牙周病的主要因素为口腔菌斑微生物,传统手术反复难以有效持续杀菌,治疗效果不理想,复发率高[2]。随着缓释用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有效解决了手术方法中持续杀菌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显著提升了临床疗效[3]。本文主要研究分析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联合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对我院治疗患者采用分组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牙周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诊断符合牙周病诊断标准,且排除其他口腔疾病患者,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下将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80例)和常规组(80例)。研究组中,男性为55例,女性25例;年龄为20~60岁,平均为(43.5±2.6)岁;吸烟史患者34例,患牙145颗。常规组中,男性为52例,女性28例;年龄为21~61岁,平均为(44.2±3.4)岁;吸烟史患者32例,患牙155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所有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前4周进行龈上清洁治疗,清洁完成后再采用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进行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基础上使用局部用药治疗,使用药物主要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日本SunstarINC,批号为H20100244),将药物直接注入到患者的牙袋内,每周1次,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牙周各项指标(牙齿松动情况、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以及菌斑指数)。疗效判定标准为:治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牙周的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相比治疗前显著缓解,牙周各项指标相比之前改善超过30%;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为出现任何改善甚至加重,牙周指标改善低于30%。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试验所获得数据全部导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出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5%,而常规组有效率仅为75%,两组疗效相比研究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牙周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牙齿松动情况、龈沟出血指数、斑菌指数以及探诊深度等临床指标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指标相比之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牙周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3 讨 论
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口腔的护理越来越重视。牙周病作为常见的口腔疾病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如何有效治疗牙周病成为临床研究重点。临床研究发现导致牙周病的主要病因为口腔内部的致病细菌的感染,感染的菌群以菌斑形式在患者的牙龈根部生长和繁殖,因此在治疗中需将致病的菌斑清除干净[4]。
传统的治疗牙周病的主要方法为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采用手术方法将致病菌斑进行机械性清除,虽然短期内获得了一定疗效,但是手术方法对于口腔内部的致病菌无法形成有效的、持续性的杀菌作用,从而导致治疗效果欠佳[5]。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部分学者在实践中研究发现在龈下刮治术和根面整平术基础上联合缓释用药可以有效解决药物浓度在患者口腔内部难以持久保持的劣势。因此本文在治疗牙周病中在传统手术基础上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进行治疗。盐酸米诺环素属于一种广谱抗菌药物,相关实验证实,盐酸米诺环素对于大部分能够杀灭大部分细菌,进入口腔后同患者牙齿表面紧密结合,有效杀灭致病菌斑,同时盐酸米诺环素在低浓度下有效抑制胶原酶对患者牙周袋周边正常组织发生降解作用,从而有效保护牙周袋[6]。在治疗中为了有效保持药物的持久性,采用将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注入到患者的牙周袋内,使其长久保持高浓度,起到持续性的杀菌功效。本次试验中,使用药物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达95%,而只运用手术治疗的常规组有效率仅为75%,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牙齿松动情况、龈沟出血指数、斑菌指数等牙周指标无显著差异,虽然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指标相比之前显著改善,但是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结果同朱蔚蓉[7]等研究结果相同。
综上所述,在对牙周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联合局部用药有效提升有效率,改善临床指标,提高预后质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1]钱军,韩静,刘志强,等.脉冲 Nd: YAG 激光与手工龈下刮治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2012,7(5):632-633.
[2]Birang R,Behfamia P,Yaghini J,et al.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Nd: YAG laser compared to sealing and root planning alone on Clini-cal periodontal parameters[J].J Periodontal Implant Dent,2010,1(2):25-28.
[3] 杜岩,欧龙,张贤华,等.全口超声龈下刮治两次法对轻中度慢性牙周炎老年患者的近 期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2,9(4):219-222.
[4]陈彩云,景雅玲,张卫平,等.超声联合 Gracey龈下刮治器治疗广泛型侵袭 性 牙 周 炎 的 临 床 观 察[J].卫 生职 业 教 育.2012,28(7):145-147.
[5] 陈育纯,吴永红.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7):667-668.
[6] Jerve-Storm PM, Al Ahdab H, SemaanE, Fimmers R, Jepsen S. Microbiological outcomes of quadrant versus fullmouth root planing as monitored by real-time PCR[J].J Clin Periodontol. 2013,34(2):156-163.
[7] 朱蔚蓉.龈下根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3):1817-1818.
高颖(1983-)女,汉族,硕士,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