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不求易 事不避难
——记方山县纪委干部王彦文
2016-07-05李乃全任子亮
■ 李乃全 任子亮
志不求易 事不避难
——记方山县纪委干部王彦文
■ 李乃全 任子亮
有一种追求,虽没有豪言壮语,却在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中把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献给钟爱的事业。
有一种执着,虽不是惊天动地,却在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中靠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到达成功的彼岸。
王彦文是方山县纪委的一名普通干部,2004年入党,2008年参加工作后就一直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八年来,他查办各类案件50余起,配合吕梁市纪委查办案件20余起,获得了领导的好评、同事的认可,逐渐成为纪检系统的业务骨干,两次被方山县委评为先进工作者。
勤奋好学得回报
2008年6月,王彦文通过公开考试进入方山县文物旅游局工作;同年10月,方山县纪委在全县新招录的大学生公务员中公开选拔干部,王彦文因此走上没有硝烟的战场,从事了纪律审查工作。从事新工作后,王彦文虚心向同志求教,业余时间翻阅纪检监察书籍,仅笔记就写了五大本。他不仅好学,而且工作勤奋,他要求自己腿勤、嘴勤、手勤、脑勤。无论搞纪律审查还是负责执法监察,总是凭着勤奋精神干,2012年和2013年连续被县委、政府授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也可以说,这些荣誉正是对他勤奋好学最好的回报。
秉公执纪护正义
熟悉王彦文的同志都知道他已经是县纪委的办案能手,无论案件多么棘手难缠,他都无所畏惧。2015年,他负责查办文化局“一把手”靳某等人违纪违法案件。靳某家与王彦文家是世交,他多次通过亲属、朋友等跟王彦文说情。面对亲情、友情等多重阻力,王彦文挂掉电话、关掉手机,毅然带领调查组深入该局进行调查,固定证据,和说情者打“时间差”,最终查实了靳某滥用职权的违纪违法事实,靳某被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并被移送司法机关,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2016年,王彦文负责查办津良庄村支部书记李某、村主任杨某违纪违法案件。津良庄村属于“城中村”,多年来,群众不断上访反映村干部的问题,以前的调查组多次进行核查,但一直未能有效查结。面对多年积累的复杂问题,王彦文“临危受命”。他不辞劳苦,连续作战,白天调查取证,晚上和村民们谈心聊天,终于查清了李某、杨某二人套取占地补偿款16.8万元的违法事实,受到村民交口称赞。后来李、杨二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置,津良庄村重信重访案这块“顽疾”也终被“治愈”。
2014年,王彦文配合吕梁市纪委查办文水县县委主要领导郭某等四人违纪违法案件。郭某等人位高权重,背景复杂,案件调查初期,调查组人员不同程度存在畏难情绪,案件一度陷入僵局。王彦文主动请缨,他敢于动真碰硬的精神带动了整个案件调查组。调查人员不辞劳苦,足迹遍布两市三县,内查外调,追赃固证,最终拿到了调查对象违法违纪的铁证,查实了郭某等四人共计收受贿赂200余万元的违纪事实,并将涉案人员移送司法机关。一起案情复杂、背景复杂的典型大案尘埃落定。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王彦文体会到,谈话取证是案件查办的关键环节,不能当睁只眼、闭只眼的“木匠”,必须抓住被查者的心理活动轨迹,炼就一双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2012年,王彦文查办了吕梁市政协委员、市政府政风行风监督员闫某违纪违法案件。闫某狡猾多变,城府极深,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刚开始,闫某百般抵赖,企图蒙混过关。接手主谈任务后,王彦文没有直接上手,而是紧盯监控视频,其他人都很疑惑他的这种行为。“通过监控,掌握被查者的心理活动,才能准确地找到突破点,再根据对象的特点制订谈话方案,就会事半功倍。”王彦文如是说。前期工作的充分到位,加上有效的谈话,王彦文终于让不可一世的闫某认罪服法。
打铁更需自身硬
执纪者必先守纪,监督者必先受监督。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王彦文深谙打铁更需自身硬的道理,时时处处以纪检干部的高标准、严要求规范约束自己。
在生活中,他十分注意净化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不该吃的饭绝对不吃,不该去的地方绝对不去。他说,纪检干部必须律己更严,树立标杆,努力当好守纪律、讲规矩的楷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防范自己的小枝小节,绝对不能让怀有不良企图的人有机可乘,绝对不能让不法分子拉拢腐蚀。
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他对自己的妻子、家人也同样严格要求,不允许他们过问工作、接受请托、收受礼物。他说,只有把篱笆扎紧了,后门堵死了,家庭才能成为一个安定幸福的港湾。
“我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缺少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历练,面对复杂艰巨的形势和任务,还很需要继承纪检先辈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使理想的脊梁骨更加挺拔、信念的压舱石更加坚实。”王彦文日记里的这段话正是他扬起远航之帆的心声。
(责编:许树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