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学工作中对不良情绪的管理办法

2016-07-04王英姿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苏格拉底情绪孩子

王英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地增长。物质文明让人民衣食不愁。可新的问题也不断产生。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意识与三十年前完全不同。贫富不均、社会公平正义不足、社会矛盾不断累积……一些戾气肆意横行。个别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采取极端的手段解决问题。我们看到多数校园师生冲突不外乎是教师索要作业而遭拒。管理了违反纪律的学生而被打。收了学生的手机而被杀……。教师都只是做了自己份内的良心工作,为什么还会遭到报复呢。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究竟是戾气太重,还是我们教师没能管控好自己的情绪不够理性没能保护好自己。我以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教师除了要安守清贫,还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管理好自己的不良情绪。

一、为什么要管理自己的情绪

教师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我们每一个人的情绪都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喜怒哀乐爱恶欲在不断变化着。而教师的工作性质是与成长中的孩子打交道。成长中的孩子就是会不断地犯错误。因为他不成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对,什么是错。我们教师就是专门修正错误的。可是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加上个别家庭不正当的教育方式、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习惯、加上有不少家庭父母离异问题、留守儿童多……教师工作有时孤掌难鸣。如果教师还一味只搞教学工作,唯分数至上,过分坚守原则,加上教师工资少,无地位。家庭生活艰难等问题。教师也会犯严重的心理疾病,如果不注意加强对不良情绪的管理,校园恶性事件难以避免。为此,我们每一个教师为了健康地活着。为了更好地工作,都要加强对自己不良情绪的管理。

二、管理好不良情绪的作用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优秀不一定因为该教师有伶俐的口齿,渊博的学识。更加重要的因素是教师有较好的情商。不轻易动怒,宽容,和颜悦色,时不时真诚的关心学生,把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与学生亦师亦友……一个有良好控制不良情绪的教师。会受到学生的尊重,学生会主动亲近他,即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效果自然会不差的。我们现在还有不少教师。因为所受教育有局限性的原因,还是有些专制、简单粗暴。有些教师还是老子天下第一的观点,以为学生就要绝对服从自己,不然就给以严重处罚,把自己身上的戾气教给了学生,学生暂时的表面服从,心理却不服气。因此,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修炼出来的,不是强迫学生获得到的。

三、管理不良情绪有行之有效的办法

1.不良情绪的产生是有原因的。不良情绪的产生好像火山爆发。身体实在承受不了了的一种宣泄。当然这与我们的体质有关。除了这个因素之外,我们的情绪是需要表达的,有的人的情绪长期得不到表达,只好压抑和伪装自己,有的孩子的情绪债物从童年时就开始累计,一旦遇到导火线就会爆炸。解决之道就是要关注孩子成长背景,多关心孩子。让孩子多吃含维B类的食物。任何问题的解决先从情绪着手。只要情绪稳定了,学生就是讲道理的。

2.要给情绪找出口。我们每天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其中有不少不良情绪,如何让不良情绪得到合理的发泄呢?

A.宣泄术。宣泄是调节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当我们遇到不愉快或委屈的事情时,不要压抑在心里,要向知心朋友或亲人诉说出来,哪怕自己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大哭一场也行。这种发泄可以释放积于内心的郁闷。当然发泄的对象、地点、场合和方法要适当,要避免伤害别人。最好的办法是写情绪日记。有不少不良情绪是因为没有时间表达而产生了误解。如果不及时化解掉就是一笔情绪债。如果任由这不良情绪发酵的话,就会成为压力。从而影响我们身心健康。教师可与孩子交流化解学生的情绪问题。教师的不良情绪也可通过书写得到宣泄。

B.转移法。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 “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帮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颗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摇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 “小伙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 “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道: “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这个故事就是转移法消除不良情绪的最好例子。我们教师在工作之余要加强锻炼。跳跳舞。做做操。女教师做瑜伽是不错的选择。

C.呼吸调节法。这个法子特别适作于我们不良情绪就要爆炸时,当意识到不良情绪就要来时,我们要先喝水。然后作长而深的深呼吸。可以缓解我们的压力,避免一场情绪山洪的爆发。

D.幽默化解法。 幽默法。幽默给予我们心理上的影响很大,它使生活充满情趣,哪里有幽默,哪里就有活跃的气氛。谁都喜欢与谈吐不俗、机智风趣者交往,而不喜欢与抑郁寡欢、孤僻离群的人接近。幽默能缓和矛盾,使人与人的生活和谐。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常会发生一些摩擦,甚至剑拔弩张,弄的不可收拾。而一个得体的幽默,往往使双方摆脱尴尬的境地。据说幽默大师肖伯纳一天在街上散步时,一辆自行车冲来,双方躲闪不及,都跌到了,肖伯纳笑着对骑车人说: “先生您比我更不幸。要是您再加点劲,就可作为撞死肖伯纳的好汉,而永远名垂史册啦! ”幽默法对解脱心理困境是极有益的自救策略之一。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位脾气特暴的太太。一天,苏格拉底正在与客人谈话,太太突然跑进来大闹,并随手将脸盆中的水泼在苏格拉底的身上,这对一个稍有血性的男子汉来讲都是无法忍受的。苏格拉底却笑了一笑,说: “我早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有大雨。”一言解颐,他妻子也禁不住笑出声来。适当地运用幽默,不但能娱乐大众,还能像歌德一样体现个人的人格魅力 ,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幽默是生活的调味品,我们要多远用这种智慧。有时也可以让学生课前来两笑话。教师被学生调侃时来一点自嘲,比如:一个讲课讲得津津有味的老师对正放歌曲的学生说:“谢谢你的配乐,这时还真该来一点音乐。”这化解了我们可能声言厉色去批评学生的不良情绪。也让学生惭愧而改正了不是。

E.加强修炼法。动不动就发脾气,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修为不够好,没有处理好各类关系。我们应当明白,我们作教师的,只是一个凡人,不可能改变任何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也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这样我们就会修己安人。身心健康,一切关系和谐。工作愉快。

总之,只有管理好我们的不良情绪,理性地处理各种关系,我们的生活就会和谐美好。我们作教师的也会每天都有好心情。

猜你喜欢

苏格拉底情绪孩子
苏格拉底的信仰
苏格拉底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
像苏格拉底一样拒绝
苏格拉底教学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