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鸭山地区古城址的发现与研究

2016-07-04王舜业

理论观察 2016年6期

王舜业

[摘 要]在三江平原地区发现的大量汉魏时期的城址、聚落址,经考古学者十余年的研究,初步认定为凤林古城是目前所知汉魏时期三江平原乃至东北亚极边地区发现的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宫城和宫殿出现最早、保存最好的都城。凤林古城和七星祭坛应为三江平原汉魏时期当地民族的王都遗存,是挹娄王城,说明2000年前的七星河流域出现一个繁荣时期,很可能是黑龙江东部地区已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关键词]凤林古城;双鸭山市;挹娄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6 — 0110 — 04

近十年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调查发现了大量汉魏城址、聚落址,出土了大批文物,仅双鸭山地区发现了汉魏时期城址137座。这些城址大都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掘土堆筑,城墙有外高无内高,或内高较矮,状如“台城”。文物专家干志耿先生在《三江平原汉魏城和聚落址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发掘和研究三江平原这一时期的遗址和文物,可以寻找到向心聚落形态由史前走向国家的运行轨迹,即“游团”、“部落”、“酋邦”、“国家”的发展过程,建立起一套能反映由史前到文明的社会结构特征方面的演进模式,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群落发展到东方城邦式国家阶段,或以渔猎采集文化、有原始牧业和原始农业为基础的向文明时代跨入的研究标本”〔1〕P11。近几年,双鸭山文物工作者对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取得了初步成果,初步认定,双鸭山是满族的源流所在,是其先人挹娄的活动中心。

一、双鸭山地区汉魏时期主要城址

1.凤林、炮台山城址

凤林城址位于友谊县成富乡凤林村西南约1400米处,七星河左岸,它的西南约1.65公里处隔七星河相望有炮台山城址(七星祭坛),二城俗称“对面城”。城址总体呈不规则形,外垣周长6300余米,总面积约114平方公里,全城以七城区为中心,共分为9个城区,似“九曲连环城”。城址构筑方式为掘土为壕、堆土为垣。七城区位于五城区中部,北接六城区,近似正方形,边长112-124米,四面单垣单壕。城垣顶宽近3米,基宽15米,高近4米。护城壕上宽15米,下宽3米,深约4米。城垣四角各有1角楼,四面城墙中部各有1马面。由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凤林村在此城建砖厂,东垣五十三米长段遭到破坏(含1马面),现七城区仅存4座角楼、3座马面,面积约二万平方米。本区曾采集到打制石斧、磨制石斧、铜铃、陶豆、陶碗、陶罐、陶甑等残片,在东城垣建砖厂处出土双耳铜鍑1件。九城区位于凤林城址东北部,西南与五城区相接,略呈圆角方形,城为三垣二壕,北城垣有一门址宽12米,面积21万平方米,有地表坑13座。由于树林覆盖,各种遗迹保存完好,未采集到遗物参考品。凤林城址各垣(壕)总长约1万余延长米,其中在耕地中的城垣(壕)约8千延长米。

凤林城址树林覆盖区域内有地表坑遗迹100个,是三江平原两汉至魏晋时期最大的平原城址,是省内目前古城址中第三大城址,仅次于牡丹江的渤海国和阿城的金上京,有专家称其为“亘古荒原第一都”和“黑龙江省历史第一都”。尤其是七城区出现的马面、角楼,是黑龙江省古城真正出现的标志。2001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

炮台山城址坐落在双鸭山市宝清县七星泡镇平安村东北2.5公里处七星河中游右岸的孤山上,当地俗称“炮台山”。东、北两侧均临七星河,其它两侧均临耕地。城址所在位置地势高,地表杂草丛生,平面呈不规则圆形,面积约48万平方米。城址有上、中、下三重城垣,是人工将浑圆的山体修整成三层台阶状。上层位于炮台山顶部,平面呈东北至西南向的不规则长方形,长约65米,宽约35米,城垣为掘土堆筑,周长约200米,墙外侧高1~2米,内侧高0.5米;城内地表较平缓,多处裸露山体基岩;地表清晰可见有大小不一的地表坑8个,形制呈锅底状,大者直径约8米,深约0.5米,小者直径约6米,深约0.2米;偏北处保留有一略呈长方形土台,长约19米,宽约14米,高于城内地表约0.5米。有学者认为:上层城内的8个地表坑应为北斗七星与北极星的象征,长方形墩台为祭坛或观象台。中层位于山腰处,平面略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长径约155米,短径约115米,城垣为掘土堆筑,周长约450米,面积为17800平方米(含一层面积)。墙垣外侧高1~2米,由于中城围山而建,因此城内地势坡度较大,仅在北部有一块修出的缓台,未发现任何遗迹。下层城位于山脚下,平面略呈圆形,长径约650米、短径约530米,周长约2000米,城垣为掘土堆筑;墙外侧高1~1.5米,基宽15米,顶宽8米;城垣外侧有护城壕,宽约3米,深约0.8米;发现4座门址,东面有两门,西北、西南分别各一门,门宽约8米;门址的两侧均有高台,西北、西南两门址的门道前各设有堵墙,类似瓮城。下层城内地势较平缓,西、南、北三面发现地表坑39个,平面呈圆形,大者坑径约10米,坑深约0.5米,小者坑径约4米,坑深约0.2米。城外南部偏东处有一小城附在该城上,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长约300米,宽约125米,西与南两面外侧有护城壕,宽约3米,深约0.8米。炮台山城址是汉魏时期挹娄人所营建最大的山地城址,它是城和祭祀坛相结合的城址。它的四个城门是黑龙江省目前发现最早的“瓮门”。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防御、要塞、瞭望、祭祀、聚落址

防御址是在遗址外围或遗址中修建有环壕或环墙,同时又修建有房址的遗址,具有防御功能,简称防御址。友谊县东架子山城址,北距兴隆山村约2000米,由两重城垣构成大小二城。小城位于山顶部,平面略呈圆形,周长约220米;大城位于小城南侧的山坡上,套接在小城北城垣上,周长约850米。

要塞址修筑在若干聚落集中分布地域的边缘,或修筑在两群聚落集中分布范围的中间地带,或修筑在利于扼守河流和山谷交通要道的岸边和两侧山上,一般只有一座城垣或城壕,具有防守功能,称为要塞址。园林队东城址,位于宝山区七星镇园林队东北约750米处一独立山的南坡及山顶上。北约1200米为下七星城址,俯瞰脚下流过的七星河。城内有1个地表坑,城外山梁及南坡上有地表坑68个,其中58个呈圆形,10个呈方形,该城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瞭望址位于聚落的最高处,修筑在相对独立、山坡陡峭、较大的山体顶部或接近顶部的地方,既有地表坑遗迹,又有城垣遗迹城址,具有观察、瞭望、通讯功能,称为瞭望址。宝清孤峰山城址,位于宝清县七星泡镇西太村东南3.6公里处的一座孤峰上,东、北方向群山,城址所在位置地势相对较高,位于山顶部,地表被森林覆盖,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面积约1600平方米,周长120米。城墙采用碎石堆砌,城内有半地穴式居住址计7座,呈圆形。

祭祀址位于聚落或全流域中心位置,修筑在相对独立、山坡陡峭、较小的山体上,既有地表坑遗迹,又有城垣遗迹的城址,称为祭祀址。宝清永利东南山祭坛址,位于宝清县七星泡镇永利村东约400米处的孤山上。城址平面呈椭圆形,面积约1.3万平方米。祭坛由下至上被修成五层平台。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聚落址只有地表坑而无防御设施---墙壕的遗址为居住址。 友谊县二道岗遗址,位于在小扁石河上游东岸地南北走向山梁的东侧,背倚完达山,面向七星河。遗址所在是一座东北--西南走向的小山岗,当地俗称“二道岗”。北距新民村约1100米,遗址内有半地穴式居住址139座,呈圆形的66座,直径3-8米,深0.3-0.7米,呈方形的有73座,边长4-10米,深0.3-1米,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遗址表面为林木覆盖,遗迹现象清楚。

3.带垣城址

单垣城址——友谊石头山城址。位于友谊县凤岗镇德胜屯西约2公里处的兴隆山上,城址呈椭圆形,城垣掘土堆筑,周长约300米。城址内有半地穴式居住址34座,城外东南有半地穴式居住址21座,圆形9座,方形46座,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2001年,该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垣城址——长胜城址。位于友谊县兴隆镇长胜村东约600米处山梁上,由大小两城相连接而成。小城在大城的北侧,呈圆形,周长88米,城垣外侧高约2米,内侧高约1米。大城呈不规则形,周长300米,外侧高1~2.5米,内呈台状。似剥土成垣,东南侧有一门址,宽4米。遗址总面积约4.6万平方米。该城址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垣城址——宝清大脑袋山城址位于宝清县七星泡镇永发村西北1.2公里处。形制呈不规则扇形,面积约3.2万平方米。城址由三道城垣构成。小城平面呈圆形,周长约98米。中城套接在小城东垣上,平面略呈梯形,周长约135米。大城套接在中城的东城垣上,坐落在山梁的东坡上,平面略呈扇面形,周长约710米。南垣有一城门,宽4米,城内有半地穴居住址92个,平面呈圆形。该城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垣和三垣城址分布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内,为该区域中心所在,是区域管理的中心。

多垣城址——大头山城址,位于双鸭山市宝清县双鸭山农场十三队东北1公里处名为大头山的一座小孤山上。城址东距马蹄河200米,南距12队0.7公里,西邻一条南北向的农田路,北距通乡公路300米。城址修建在圆形山体的山腰及山顶上,由六层台阶式城墙构成。一层位于山顶部,平面略呈椭圆形,直径40-60米,城墙为掘土外返堆筑,墙外侧高3-5米,西南侧有一门,宽3米,内有地表坑4个,形制呈锅底状,坑径6-10米,坑深0.5-1.5米不等。二层位于一层的东南近邻,西北部与一层墙共用,平面呈弯月形,周长约400米,掘土外返堆筑,墙外侧高3-5米,北侧较矮缓,南测较深陡,阶面宽5-10米,内有地表坑20个,形制呈锅底状,坑径5-10米,坑深0.5-1.5米不等。三层位于一层和二层的东北面,平面呈弯月形,周长约650米,掘土外返堆筑,墙外侧高3-5米,阶面宽10-15米,阶面的北侧被开出一片小荒地,东北侧有一层夹层,长约50米,夹层的东端有一门址,宽约6米,沿门址东行,有一条与门址同高的路向东侧的山坡下延伸,该层阶面上有地表坑30个,平面呈椭圆形,坑径5-10米,坑深0.5-1.5米不等。四层位于三层的东面,平面呈弯月形,周长约800米,掘土外返堆筑,墙外侧高4米,三层的门道一直贯通四层,该层内外计有地表坑60个,形制呈锅底状,坑径5-10米,坑深0.5-0.8米。五层位于三层和四层的西北部,平面也是弯月形,周长1000米,该层计有地表坑70个,形制呈锅底状,坑径10-15米,坑深0.8-1米。六层位于五层和四层的东北部,周长1150米,有地表坑75个,形制呈锅底状,坑径15-20米,坑深1-1.5米。1998年为首次发现,此次普查为复查,先后两次在地表采集文物标本为手制夹砂黄褐色陶器残片,陶片表面纹饰为素面。经普查队员根据地表遗迹现象和采集的文物标本研究分析,初步判断该城址为一处汉至南北朝时期文化遗存。

阶梯式城址——老方山城址位于宝清县七星泡镇永泉村西5.4公里处一座山梁北端的山头上。城址平面呈不规则形,面积约1万平方米。城墙3道依山势修建,由三层台阶组成,最高处城址周长为110米;第二道城借用顶城的西墙修整出的月牙形平台,周长133米;第三道城修在第二道城墙脚下的西侧,周长260米。城墙均为掘土堆筑。

对子城——东辉城址,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福利镇东辉村西南2100米处山上。城址南北两侧濒临农耕区,西接山岗,并有一条南北向田间土道,东连东辉八队。城址平面呈椭圆形,城垣周长900米,城址面积46000平方米。城址内分布有东西相对的2座小城和131个直径5-10米、深0.4-0.6米的地表坑,地表坑多呈椭圆形,主要分布于城址南坡。两小城相距110米,平面均呈椭圆形,城垣高约1-3米,顶基宽1-2米,直径40-50米。东小城外侧由三道叠加城垣组成,内有5个椭圆形地表坑,西小城为单城垣,内有2个椭圆形地表坑。城址内采集到手制夹砂黄褐、灰褐色素面陶器残片。本次是第6次复查,通过对城址内的遗迹现象及采集到的标本进行分析,初步断定该城址年代为汉至南北朝时期。该城址的发现,为三江平原汉魏时期的社会生活、民族习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资料。

1999年1月10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黑龙江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5日,国务院在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其补录于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

二、双鸭山地区汉魏时期城址的学术价值

众多考古专家学者认为,双鸭地区及周边有如此密集的古城址和聚落址,有最古老的王城和祭坛,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古部族聚落遗址。认为凤林古城是目前所知汉魏时期三江平原乃至东北亚极边地区发现的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宫城和宫殿出现最早、保存最好的都城。凤林古城和七星祭坛应为三江平原汉魏时期当地民族的王都遗存,是挹娄王城。挹娄的含义《后汉书·东夷传·挹娄》记载:挹娄“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满洲源流考》认为,“叶鲁”为满语“岩穴”之意。按“挹娄”与“叶鲁”同音,挹娄当为穴居人之意。关于挹娄的分布范围,历史文献记载较为明确的是《后汉书·东夷传》,“挹娄,古肃慎之国也。在夫余东北千余里,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极。”所谓夫余是战国时东明建立的以吉林市、长春市为中心的夫余国,东至日本海,南与图们江流域的北沃沮接壤,不知其北疆域。

当今学者对挹娄的疆域多有考证,如杨保隆的《肃慎挹娄合考》中考证“挹娄地域四至为;东临日本海,西至呼兰河流域一带,南在宁安和东宁县以南,珲春和汪清县以北与北沃沮相邻,北达黑龙江入海处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2〕P182干志耿、孙秀仁的《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考证“张广才岭以东以西,老爷岭以西,牡丹江中下游,以及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汇流地带及其下游”。

双鸭山处于这一地区,友谊县在这一地区的中心,也就是说,双鸭山是挹娄文化的中心所在。

殷德明和干志耿先生认为凤林古城和七星祭坛在汉魏时期是一个都城的两大组成部分,是比渤海国的上京城和阿城的金上京更早的古城,是“亘古荒原第一都”和“黑龙江省历史第一都”。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先生,于1993年、1995年、2001年三次莅临双鸭山检查指导文物工作,踏查汉魏时期遗址,评价其为“全国各地的文物遗址我见过很多,象双鸭山地区汉魏时期遗址保存这么好的,我是头一次见到,在我国创造了研究城址与聚落址之间关系的最好模式。”提出,“黑龙江西有白金宝遗址,东有凤林城,是探究黑龙江古代文明起源的地方。”并强调,要在依法保护的基础上,积极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在2001年视察友谊和宝清县汉魏时期遗址后,为友谊题词 “七星聚落、文明之光”,为宝清县题词为“北疆物宝、荒史源清”。 200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中评价,“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分布密集、保存完整、类型丰富、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

三、滚兔岭文化、凤林文化应是挹娄文化

滚兔岭文化是三江平原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铁器时代文化遗存,因双鸭山市滚兔岭遗址而得名,其中心分布区域是安邦河、七星河上游。迄今,在三江平原调查发现的滚兔岭文化遗址数量,双鸭山市(集贤县、友谊县、宝清县)约900处(其中,完达山北麓的挠力河支流七星河调查发现了近500处;在完达山北麓西侧的哈达密河、柳树河、太平河调查发现了300余处。另外,完达山北麓宝清县的大小索伦河调查发现了滚兔岭文化遗址几十处;在完达山中麓倭肯河流域发现了近300处。这些遗址是滚兔岭文化分布的重要区域),佳木斯市(桦南、桦川、富锦、同江、抚远)509处,七台河市包括勃利县80余处,鸡西市包括虎林和密山约15处,总数1500余处。

双鸭山地区继“滚兔岭文化”后的“凤林文化”的保安东城址出土了铁犁铧,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认为“黑龙江从魏晋时期出现犁耕农业,凤林文化发现平地筑起的高墙深壕并设置角楼和马面的不规则形及方形的城,是黑龙江真正意义上的‘城出现的标志〔3〕P138。田禾《凤林文化浅析》认为,凤林文化的主体源于滚兔岭文化,两者是同一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4〕P24。凤林文化是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被认为是三江平原汉魏时期古代文化的代表。

凤林文化、滚兔岭文化的族属问题,经多年考古调查、发掘,基本形成共识即“滚兔岭文化就是挹娄文化”,如:著名考古专家林沄先生。文献中所称“挹娄”的遗存至少应该包含波尔采-蜿蜒河、滚兔岭、东兴这三个考古系文化。这三个考古系文化分布在三江平原地区,也就是说挹娄人当时就活动于三江平原地区,表明已经进入国家发展‘三部曲中的‘方国阶段”。中心聚落形态从史前走向国家,正是从村落到国家的必然过程。三江平原地区汉魏时期的几百座城址和聚落址,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遗址群落,标志着这一地区社会历史发展到一个特殊的阶段,跨入了国家阶段和文明的门槛。这种国家以城邦形式出现,或如专家学者所说城邦国家,属于东方式城邦国家,有的专家学者说是由“酋邦”的形式发展到国家的。恩格斯曾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国家的出现是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因此可以说,双鸭山汉魏时期已跨入了文明的门槛。

张忠培在《黑龙江考古学的几个问题的讨论》一文中指出,其中的许多问题,虽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城邦林立”的景观,无疑应被视为历史演进中重要阶段现象,或许是文献记载的“挹娄国”、“勿吉国”、“豆莫娄国”等的所在地〔5〕P11,说明2000年前的七星河流域出现一个繁荣时期,很可能是黑龙江东部地区已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参 考 文 献〕

〔1〕干志耿.三江平原汉魏城和聚落址的若干问题〔J〕.北方文物,1999,(03):11.

〔2〕杨保隆.肃慎挹娄合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82.

〔3〕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黑龙江〔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138.

〔4〕田禾.凤林文化浅析〔J〕.北方文物,2004,(02):24.

〔5〕张忠培.黑龙江考古学的几个问题的讨论〔J〕.北方文物,1997,(01):11.〔责任编辑:陈玉荣〕